先吴文化:璀璨深邃的星空(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对于良渚文化突然“人间蒸发”的问题,气候环境学提供的答案是海侵。离现在最近的一个地质时代称为全新世,11500-10000年前开始至今。在这全新世的11500年间,曾出现过大小数个海侵。海侵时间长达百年乃至上千年,影响弥重弥远,可称是导致沿海地区史前文化中断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

  全新世前期,距今11500-7000年,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大量冰川融化,海平面随之升高,至距今约6300年时,海平面比现在高出约8米,长江三角洲海岸线比现在向西内退180-200公里,上海、无锡、常州、杭州、绍兴及太湖均在海水中。这名为“皇天畈”的全新世最强大海侵使得地处沿海的河姆渡文化消失。

  至距今约4000年时,由于此前全球气温又持续升高,形成全新世以来的第二个最高海平面,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高6米左右,被称为“钟家堍”海侵。无边无垠的海水滚滚而来,海水高度不见下降,只见上升,淹没了田地、村落,淹没了干栏式房屋,良渚原始先民只好撤离,一拨拨地分散着走向山地,走向遥远的他乡,四处漂泊,以求生存。这一强大海侵最终使得良渚文化遭遇灭顶之灾,就此消失。考古表明,在大量良渚文化层上,普遍存在一层厚约0.5米以上的黑色水相沉积物,是长期处于浅海底或湖沼底留下的痕迹。这是海侵毁灭良渚文化的科学证据。

  四

  良渚文化之后是马桥文化。马桥文化因这一史前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上海闵行马桥镇而命名,它的地域覆盖环太湖地区,包括今上海、江苏东南和浙北。马桥文化特征是广泛使用石制生产工具,有三角形石犁、半月形石镰、石耘田器、翘刃石斧、三角形石刀、长条形石刀、石矛、石镞等;日用陶器为轮制泥质黑陶,有鼎、尊、觚、觯、簋、瓦足盘等,饰以压印的带状云雷纹,或拍印的几何形花纹等。

  但是,良渚文化时期发达的玉器制作,那些精致加工的稀世珍品,包括各类玉器,图案细刻的陶器、雕琢优美的象牙器等,在马桥文化遗址中均未发现。良渚文化大量优秀、发达的元素在马桥文化中不占主导地位,很多工艺都退步了——有人称之为奇特的“返祖”现象——马桥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各类文物做工都比较粗糙,陶器制作欠精,造型比较简单,而玉器不仅雕工粗劣,而且品种少、质量差,这些都表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不及良渚文化时期。同时,马桥文化原始文字的结构与表意方式,也比良渚文字更为简单幼稚。这些都是海侵摧毁良渚文化后带来的破坏性结果。

  有研究成果称,马桥文化来源于浙西南山地的史前文化。这当然是有科学根据的,但似并不全面。在良渚文化被海侵摧毁时,一部分良渚原始先民就近移往山地生活,并生存下来,最终成为马桥文化原始先民,是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逻辑的。但是也会有良渚原始先民走向其他的地方,与他乡居民融和后,又反过来影响马桥文化。如马桥文化的饰以压印的带状云雷纹陶器,很明显地受到了北方商周时期风格的影响,而拍印几何形花纹陶器则与南方印纹陶文化风格一致。一些马桥文化遗址出土有刀、凿、镞等小件青铜器,但未发现铸铜工具,这说明这些青铜器并非马桥文化原始先民自己制造的,而是来自遥远北方商周时期的东西。可见马桥文化在一些方面虽比良渚文化落后,但当时的原始先民已经能够摆脱良渚文化封闭“围城”的束缚,开始广泛吸收各方先进文化元素,走向开放。

  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泰伯奔吴了,与马桥文化原始先民结合,开创吴文化。由此判断,当初无锡吴文化研究曾经持有的“泰伯带来了黄河流域的先进文化和耕作技术,改变了江南落后、蛮荒的面貌”观点,非但不能算错,而且应当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正确观点。泰伯肯定带来了当时先进的北方商代甲骨文字,王朝政治思想、制度乃至青铜制造技术等,成为吴文化的一个源头。吴地几乎是因此“跑步”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所有这些,对于改变马桥文化落后状态是非常需要与必要的,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泰伯能够和平、和谐地与马桥文化原始先民融和在一起,崛起于太湖之畔,开始构建一个部落联盟、一个方国……

  在对先吴文化作过这样的透视后,很明显,我们可以发现敢于对外来优秀文化吸收、选择、提炼、发扬、创新,是吴文化开始之初就具备的优秀文化基因,后来则发展成为吴文化的一大特征。所以,我们要说,先吴文化作为吴文化的另一个源头,也是非常重要的,它理应成为今后吴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一个璀璨深邃的星空,里面有太多的内容、内涵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索!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