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和西方“人性”思想比较浅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荀子则不然,他指出“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凡语治而待寡欲者,无以节欲而困于多欲者也。”由此可见,荀子虽将欲望当作人性本恶的根源,但他反对“去欲”、“寡欲”,认为“去”不如“导”、“寡”不如“节”,而且“导”还是社会治理的必需,他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与基督教对情欲的全盘否定不同,荀子认为:只要符合社会礼义法治之“理”,情欲就仍然是可以接受的。“求者从所可,受乎心也……故欲过之而动不及,心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 “节”与“导”的最大不同,即在于一个是内省性的,是一种从内而外的力量,主要关注个体生命、个人与上帝的关系,即:通过个体接受基督,从而得到圣灵的力量管理自己的新生活,战胜肉体的束缚;另外一个则是外导性,是通过外在的力量进行疏通。荀子认为这种外在的力量需要三个方面的作用,即“师法”、“礼义”和“法度”。
三、小结
关于人的本性问题,千百年来都令人们探索不止、争论不休。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还是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都不无道理。但相比之下,近代文明日臻成熟的社会科学,对此有更加合理科学的解释。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与弗洛伊德的观点。马克思将人性视作“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结合体。弗洛伊德则将人性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其中,“本我”和“自然属性”是人无异于其他动物的生理欲望。“社会属性”和“超我”则是人性能够被加以文化改造、后天学习的部分。由此可知,人性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简单的加以肯定或否定都带有极大的片面性。
荀子从当时礼崩乐坏、世风日下的社会背景出发,只看到了人性中不好的一面,并且夸大了人的本性生理欲望,甚至将此等同于人性;而基督教神学更是假借神的形象,否定与之对立的人的私欲罪性,更加夸张地认为没有基督的生命就完全是罪恶的。二者都只是看到了人性中有关生理欲望的“自然属性”及“本我”,而忽视了人性中能够被加以改造的“社会属性”和“超我”。不过相比之下,荀子还是注意到了人性中可以改造的一面,并且强调“师法”、“礼义”的作用,但其“人性恶”的论断,还是不免其片面性。
参考文献
[1]华夏文库 荀子:注释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
[2]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关于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一个误区
下一篇:论检察文化品牌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