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和西方“人性”思想比较浅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荀子则不然,他指出“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凡语治而待寡欲者,无以节欲而困于多欲者也。”由此可见,荀子虽将欲望当作人性本恶的根源,但他反对“去欲”、“寡欲”,认为“去”不如“导”、“寡”不如“节”,而且“导”还是社会治理的必需,他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与基督教对情欲的全盘否定不同,荀子认为:只要符合社会礼义法治之“理”,情欲就仍然是可以接受的。“求者从所可,受乎心也……故欲过之而动不及,心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 “节”与“导”的最大不同,即在于一个是内省性的,是一种从内而外的力量,主要关注个体生命、个人与上帝的关系,即:通过个体接受基督,从而得到圣灵的力量管理自己的新生活,战胜肉体的束缚;另外一个则是外导性,是通过外在的力量进行疏通。荀子认为这种外在的力量需要三个方面的作用,即“师法”、“礼义”和“法度”。
  
  三、小结
  
  关于人的本性问题,千百年来都令人们探索不止、争论不休。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还是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都不无道理。但相比之下,近代文明日臻成熟的社会科学,对此有更加合理科学的解释。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与弗洛伊德的观点。马克思将人性视作“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结合体。弗洛伊德则将人性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其中,“本我”和“自然属性”是人无异于其他动物的生理欲望。“社会属性”和“超我”则是人性能够被加以文化改造、后天学习的部分。由此可知,人性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简单的加以肯定或否定都带有极大的片面性。
  荀子从当时礼崩乐坏、世风日下的社会背景出发,只看到了人性中不好的一面,并且夸大了人的本性生理欲望,甚至将此等同于人性;而基督教神学更是假借神的形象,否定与之对立的人的私欲罪性,更加夸张地认为没有基督的生命就完全是罪恶的。二者都只是看到了人性中有关生理欲望的“自然属性”及“本我”,而忽视了人性中能够被加以改造的“社会属性”和“超我”。不过相比之下,荀子还是注意到了人性中可以改造的一面,并且强调“师法”、“礼义”的作用,但其“人性恶”的论断,还是不免其片面性。
  
  参考文献
  [1]华夏文库 荀子:注释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
  [2]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