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工业化时期西欧乡村社会变迁的启示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论文关 键 词 原工业化 乡村社会变迁 启示

   论文内容摘要 原工业化理论一度热议,尽管其解释的对象和适用的范围倍受质疑,但其关于原工业化时期西欧乡村社会变迁——乡村工业的发展、阶层结构的变动、文化生活的变化——的一系列实实在在的研究发现,对于我们今天解释和解决我国乡村社会建设的困境有多重启示。
  
  原工业化是美国经济史学家门德尔斯于1969年在《18世纪兰德的工业化和人口压力》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当时的原工业化主要是指“一种农业制造业活动的扩张”。1971年他撰写《原工业化:工业化的第一阶段》一文,为原工业化的概念作了修正与界定:原工业化的标志不仅是传统组织的,而且是市场导向的,主要是乡村工业大量迅速增长,还伴随着乡村经济的空间组织的变化。其后,许多学者借助细致的田野调查,对此概念和所涉及的领域进行了长时段的深入研究,为我们分析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过渡提供了新鲜的素材和独特的视阈。虽然有不少反对者对此界定所解释的对象和所适用的范围提出了明确质疑,但是姑且抛开这些质疑,如果悉心研究这些讨论的话,我们会发现其中所涉及的原工业化时期西欧乡村社会变迁的研究,对思考我国今天的乡村社会建设具有多重启示。
  
  乡村社会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在1982年布达佩斯召开的第八届国际经济史大会上,门德尔斯作为原工业化议题的召集人,代表做了主题报告。他归纳了原工业化的三个特点:一是,与老式手工业不同,原工业不是为了地方或地区,而是为地区外的出口市场而生产。二是,原工业化最有意义的方面是为村民提供了雇用机会。三是,乡村工业与地区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同时进行。[1]这三个特点提示我们,至少需要关注我国乡村社会建设中的三个相互关联的重大问题:乡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业商品化的不断成熟。
  门德尔斯在《原工业化:工业化的第一阶段》一文的第一部分,曾花很多篇幅讨论原工业化与工业化的联系,其中第一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联系就是乡村工业的发展最终由于生产的需要导致了工业革命。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他所设计的乡村社会现代化的有效路径:首先,乡村工业的发展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在此基础上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相应增加,劳动力价格随之上升,当对劳动力的需求最终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商人就会扩大经营地区,其结果则是有更多的农民卷入原工业化。接下来,出于监管的困难,管理成本增加,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机器的发明和使用被广为提倡,以便提高生产效率。于是,商人会继续选择追加资本,投入到更多的生产之中,这样在原工业化中逐渐积累起的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和技术知识,可以应用到日后的现代工业中。最终,由于现代工业的日益发展,从事农业人口的减少,农业开始集聚化发展,农业商品化随之日益发达,乡村社会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变。[2]
  反观我们今天乡村社会的发展:由于耕地的急剧减少,农业天然的具有一定忙闲相间的生产周期并受制于自然气候,农民农业收入水平长期维持在相当低的水平,乡村计划生育政策推行的相对滞后等等,大量过剩的乡村劳动力逐年沉淀并积压。当生活的困窘与富余劳动所引致的失业共同出现时,乡村社会的发展出路问题便倍受关注。事实上,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的争论便拉开帷幕,在30年代还产生了“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即认为相对于城市工业和传统农业,中国应该走乡村工业化的道路。当时主张该理论的著名经济学家郑林庄先生一直强调,挽救国家的经济危机乃在失业与无业问题的解决;乡村工业因而长期被定位为在农闲时用来解决农民生计困难的副业。而建国后近30年,由于我国实行了一套城乡隔离的政策,一方面使得乡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另一方面加剧了城乡在各个方面的差距,使得乡村的发展乃至城市的发展陷于尴尬之境。
  面对如此窘境,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基本形成了两套转移乡村剩余劳动力的方略,大力发展“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便是其一。梳理我国乡镇企业产生和发展的路径,其尽管与西欧原工业化时期乡村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大区别,但在性质上都注重以跨地区或跨国界的市场为导向,强调以工补农。然而在现实的发展中,我们却发现,由于我国过度强调乡镇企业以工辅农、以乡辅城的“辅”的角色定位,乡镇企业长期分散而形成不了规模、技术含量不够、管理流程混乱、人才吸引无力、资金供给疲软、环境破环严重、发展后劲不足。尽管一部分富余劳动力确实被转移了进去,在物质生活上也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这种发展本身并不可持续,也无助于集镇的形成和繁荣,更无助于整个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集约化发展乡镇企业,使之真正为乡村工业化和现代化搭桥铺路,亟待全盘思考和重新规划。农民工浪潮紧随其后。在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壁垒被打破以后,大量青壮劳动力流向城市,既有力地支撑了城市的基础建设和后续发展,也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农民收入极大不足、农闲时间无事可做的状态。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惊叹于乡村社会中青年队伍出现的“真空”,经常有媒体报道某某乡村出现了白发老人和学语幼童无人照顾、众多耕地遭遇抛荒的现象。当这种以赚取体力钱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打工行为集体发生、规模空前时,我们会发现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难以发生,农民的文化素质难以提高,农业的发展出现某种程度的滞缓,乡村社会的生活呈现出某种惨淡。因此,如何能够在有效转移乡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有力推动或者退一步说不影响乡村社会自身的建设,相当关键。
  原工业化理论中有一个基本论调是工业化的发生以对乡村社会的改造为前提。然而,我们并没有出现原工业化所描述的西欧城市商业资本大量注入到乡村社会的情况,我国的乡村社会建设客观上正陷于某种无序与混乱,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负面效应极大地牵制着农业商品化的进程。因此,如何找到一个合理的平台,有效地推进乡村社会的现代化,亟待扎实的研究。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