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以不可改也”——楚简《恒先》中有关“语言符号的强制性”的思想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楚简《恒先》因其形制完整、内容古奥,一经公布,便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极大关注。《恒先》大概出自庄子后学之手,【1】深受战国末期道法家思想的影响。【2】道法家主张“形名”之学,建立了自成体系的名学理论。洪诚先生曾指出,中国古代的语言学跟名学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些基本理论的研究,因名学发展而出现”,并且“这些理论,直到今天还是有重要意义”,需要我们“据实以求,沙里淘金”。【3】而《恒先》正是保存了先秦语言学方面的吉光片羽,显得弥足珍贵。有关内容主要集中在该篇第十简:

言名先■者有疑言之后者校比焉。举天下之名虚

“习以不可改也”——楚简《恒先》中有关“语言符号的强制性”的思想

(属),习以不可改也。举天下之作强者,果天下

一、  校读

对于此简文首句如何断句,众家意见不一,并直接导致对内容理解的分歧。廖明春先生读为:“〔恒气之生因〕言名。先者有疑,妄言之,后者效比焉。”【4】董珊先生读为:“〔恒气之生因〕言名。先者,‘有’待‘無’言之,后者校比焉。”【5】黄人二先生、林志鹏先生读为:“〔凡〕言名先者,有疑罔,言之后者校比焉。”【6】赵建功先生读为:“〔凡〕言名,先者有疑,妄言之,后者效比焉。”【7】庞朴先生读为:“〔凡〕言名先者有疑,荒言之后者校比焉。”【8】刘信芳先生读为:“〔凡〕言名先,诸有疑,妄言之后者校比焉。”【9】王志平先生读为:“言名先者,有疑妄;言之后者,考比焉。”【10】

笔者赞成第九简不宜与第十简连属的看法。第七简接第十简的意见值得考虑,但这里暂且不考虑这种编联,因为第七简末尾的“凡”只是表总指的指示形容词,【11】并不影响我们对第十简进行断句。

笔者认为,此句当断为:“言名先者有疑 ,言之后者校比焉。” 需要指出,“言名先■者”的墨钉可能未必如李零先生所言“应是表示专有名词的符号”。【12】尽管“名先”在文中确有特定含义,但为什么同样是术语的“物先”,以及更为重要的概念“恒先”偏偏没有类似的墨钉呢?其实此处的墨钉与第七简、第十一简的墨钉都是表示句读的。只不过古人的句读并不等同于现在的标点,这里便是“音节之句读”,【13】意在提示“者”后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可能还兼有消除歧义的作用(与“先者……后者……”句式相区别)。把句读加在虚词之前,这在楚简中有例,如上博简《诗传》第四简:“曰:诗其犹平门┛与?戋民而

“习以不可改也”——楚简《恒先》中有关“语言符号的强制性”的思想

之。”过去以为此钩识大概出于书手误植,【14】现在看来很可能只是当时标点的习惯之一。

“名先”,指未有“名”时。“言名先”是说在言语活动中创制“名”,这可与第五、六简的“名出于言”相参看。“”,王志平先生读为“妄”。【10】黄人二先生、林志鹏先生读为“罔”。【6】董珊先生读为“無”。【5】按,“”当读为“詤”。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二下:“慌与同。”【15】而“詤”与“慌”义同。【16】其实参照第七简“恙”读为“详”之例,亦可直接推求。《吕氏春秋·知接》云:“无由接而言见,詤。”高诱注:“詤,读(一本作读为)诬妄之诬,億不详审也。”简文“有疑(詤)”之“詤”,正“億不详审”之义(“億”,度也),这可与第七简的“详宜”相参看。“疑”,或读如本字,训为“不定”,或如赵建功先生所说,读为“擬”,训为“度”。【7】“疑詤”为近义并列,如读“擬詤”则为反义并列。

“言之后者”,“之”是代词,指代“名”。“言之后”意即在后来言之,“后”为后置状语。“言名先者”可以是个体的人,而“言之后者”则主要指社会群体。“校比”为同义复词,《庄子·天道》云:“形名比详。”陆德明释文:“比,校也。”“形名比详”,即比校、详审形名,则可知简文中所要“校比”的正是指“名”。这亦可与第七简“详宜”相参看,可见第十简与第七简的确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举天下之名虚

“习以不可改也”——楚简《恒先》中有关“语言符号的强制性”的思想

(属),习以不可改也。”其中“虚属”当参照同简“举天下之作强者”的“强者”、第十三简“举天下之名无有废者”的“无有废者”,理解为后置定语。属,犹合也(《礼记·经解》“属辞比事”郑玄注)。“虚属”之名,即名与实虚合之名,主要指名与实联系不够紧密的情况。“习”,李零先生认为当通“袭”。【12】按,无烦改读,《广雅·释诂四》:“袭,因也。”王念孙疏证:“袭,通作习。”“习”除“因”之义外,更有学习、熟习和习惯等义,于义为胜。

 二、从语言学角度看“习以不可改也”

一些学者认为,“习以不可改也”即《荀子·正名》所谓“约定俗成”之义。【17】其实二者不能等同。

中国的语言学著作一般都采用荀子的“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名”观点,来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可是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18】不难看出,《恒先》中“习以不可改也”着重阐述的是语言符号已经进入使用阶段的情况,这是与“约定俗成”的根本区别所在。笔者认为,“习以不可改也”乃是对语言符号的强制性特点作出的精辟论述,这与索绪尔的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所谓强制性,指“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18】索绪尔指出:“一个符号在语言集体中确立后,个人是不能对它有任何改变的。”【19】“能指……对使用它的语言社会来说,却是不自由的,而是强制的。”【20】

“习以不可改也”体现的强制性思想有三重含义:

第一,因袭而不可改。“一种语言状态始终是历史因素的产物。正是这些因素可以解释符号为什么是不变的,即拒绝一切任意的代替。”【21】

第二,习以为常而不可改。“语言的实践不需要深思熟虑,说话者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意识到语言的规律,他们既不知道,又怎能改变呢?”【22】

第三,习用而不可改。“语言却是每个人每时都在里面参与其事的,因此它不停地受到大伙儿的影响。这一首要事实已足以说明要对它进行革命是不可能的”,因为存在“集体惰性对一切语言创新的抗拒”。【23】

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语言符号的强制性特点,不禁令人赞叹。而《恒先》的作者能够揭示这一特点,是在继承先秦名学,特别是道法家名学的基础上,立足于所处时代的语言现实并深入思考的结果。

首先,《恒先》看到了语言符号体系的复杂性。由第十三简“举天下之名无有废者”可知,按是否被应用,“天下之名”有废与不废之分;根据第十简“举天下之名虚属”可知,按名实关系,“天下之名”有虚属与否的区别。马王堆帛书《经法·论》云:“三名:一曰正名,立而偃,二曰倚名,废而乱,三曰强主灭而无名。”【24】以上都表明先秦道法家对语言符号体系的复杂性有着清晰的认识。这是发现强制性特点的前提之一,“一种语言就构成一个系统。……也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出大众不能改变语言。因为这个系统是一种很复杂的机构,人们要经过深切思考才能掌握,甚至每天使用语言的人对它也很茫然。”【23】中国古人对此有切身体会。他们对语言进行探讨,通常是以文字(实际上对应的是词)为思考的出发点,如郑玄曰:“古曰名,今曰字。”(《周礼·春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注)而中国的文字体系本身纷繁复杂,他们对此有非常直观的认识,不难得出语言符号体系具有复杂性的结论。

其次,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恒先》认识到一些非理据性符号存在的意义。“举天下之名虚属,习以不可改也”正是从这个方面展开的论述。尽管这些虚属之名,在名实关系上存在问题,但它们都经过前人的创制、后人的校比,并经过人们的沿袭、使用而变得不可更改,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恒先》的这种见解,根植于当时的语言现实。以楚文字为例,其中的不少字其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