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佛经中的印度民间故事及其本土化途径——以愚人故事、智慧故事为中心(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1]《出曜经》卷二十二〈亲品〉第二十六与此略同。
[2]参见钱钟书著,《管锥编》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79页。
[3]见斯蒂·汤普森著,郑凡等译,《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页226-227。
[4]见季羡林《佛本生故事选·序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页2。
[5]见季羡林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页76-77。
[6]此事又见于《殷芸小说》卷五。
[7]明·江盈科《雪涛小说·催科》。
[8]见《殷芸小说》周楞伽校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页107。
[9]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页228。
[10]明·浮白主人编《笑林》也收录了此一笑话。
[11]见雷东平等编,《印度民间故事·镜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页163-165。
[12]见雷东平等编《印度民间故事》,页150-151。
[13]毗舍佉,即《贤愚经》卷七中的“毗舍离”,故事情节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十八大同小异。
[14](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二载:“《五百本生经》,未详卷数,阙。……齐武皇帝时,外国沙门大乘于广州译出,未至京都。”这本《五百本生经》可能是《本生经》的全译本,但此译本当时就流传不广,而且在梁代即已失传。其中的故事可能主要通过口头途径传播。
[15]此事今本《风俗通义》不载,又见于《北堂书抄》卷四四、《太平御览》卷三六一、六三九所引。
[16]此事今本《风俗通义》不载,又见于《白帖》十三、《太平御览》卷四九六、六三九、八一八所引。
[17]  以上参见钱钟书著,《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页1000-1002。
[18]蓝吉富主编,《大藏经补编》第六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年版,页225,上。
[19]此一本生故事有数种汉译,重要的有夏丐尊1944年根据日译本的转译和郭良鋆、黄宝生直接根据巴利语文本的译文。后者收录于《佛本生故事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40-42页。此故事也分别被雷东平等人编译的《印度民间故事集》(云南出版社)及王树英等编的《印度民间故事》(北京大学出版社)收录。要命的是,一本将“菩萨“(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译成了“波提萨多”,一本则译成了“鲍提·瑟得沃”。
[20]前人说,南北两史出,余七史几废。总体而言,南北两史的水平是较其余诸史高,但就此事来说,《北齐书·方伎·綦毋怀文传》就没有记载,不知是李百药识见高于李延寿,还是掌握史料不如李延寿丰富。
[21]《管锥编》第二册,页706-707。
[22]林继富认为,蚂蚁穿珠母题始见于古希腊关于米诺斯王的神话传说里,智者达大鲁斯曾将一根线拴在蚂蚁腰上,穿过米诺斯王给他的螺旋贝壳;他还提示英雄提秀斯手里拿一个线团,将线头系在大门上进入迷宫杀死怪物,顺利从迷宫中脱险。后来演变成“蚁穿八角宝石”,进入古印度的《佛本生故事》之中。见林继富《多重文化碰撞的智慧母题——文成公主传说难题考验试析》,载《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
[23]以上难题主要集中在类型851A“公主求婚者的试题”中。
[24]以上难题主要集中在类型875“巧媳对难”中。
[25]此一难题丁乃通单独立为一类——875B1。
[26]此一难题丁乃通单独立为一类——875B2。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