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上博三札記(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士、馮勝君先生等引《荀子·勸學》“強自取柱,柔自取束”,《淮南子·氾論》“太剛則折,太柔則卷”等文作比較[14],說是。“凡物無不期也者,剛之梪也,剛取之也。柔之約,柔取之也”,是說或剛或柔的物,都向剛柔的極端發展。

由《荀子·勸學》、《淮南子·氾論》,郭店簡《語叢一》簡71、72的“無物不物,皆至焉,而無非己取之者”,似可有解[15]。“無物不物”的後一“物”字,當作類別講,《左傳·召公九年》:“事有其物”,杜注:“物猶類也。”“無物不物”,正是“事有其物”。“皆至焉”的“至”,或可以解釋爲“來”,但是考慮到《語叢一》簡105説到“物各止於其所”,則解釋爲“來”似乎會有矛盾。《玉篇·至部》有:“至,極也。”而《易·坤》:“至哉坤元”,孔穎達疏:“至,謂至極也。”則“無物不物,皆至焉”,可以解釋爲物有其類,皆向類之極端發展,適與《性自命出》簡文“凡物無不期也者”語義相對應(其後文是直接分物爲剛柔兩類)。《語叢三》64下、65下連讀也是:“無物不物,皆至焉”。

《性自命出》、《語叢一》文中的“取”,疑可讀或解釋爲“趨”,因爲從“取”得聲的“趣”,與“趨”古通[16]。《荀子》之“自取”,“取”字疑也可讀或解釋爲“趨”。徐幹《中論·貴驗》篇引有:“子思曰:‘事自名也,聲自呼也,貌自眩(炫)也,物自處也,人自官也,無非自己者。’”[17]可以參看。

通過《性自命出》、《語叢一》、《語叢三》的相關簡文,似可以表明《恒先》的“天下之作也,無許極,無非其所”,是說“天下之作”,無處不體現著“至極”的原則。而“舉天下之作也,無不得其極而果遂”,則是說“天下之作”,必須得其至極方才完成。《中庸》說:“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正是從天的角度來說明如何使物至極。

“無不得其極”,《左傳·昭公十二年》有:“事不善,不得其極。”《國語·周語上》有:“夫王人者,將導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無不得其極。”《左傳》、《國語》中的“極”,與“善”相關,當是用“至極”的引伸義。



[1] 參李銳:《清華大學簡帛講讀班第三十二次研討會綜述》,“孔子2000”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2004年4月15日。

[2]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288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

[3]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289——290頁。

[4]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289頁。

[5] 《恆先》開篇原釋文所讀“靜”字,也宜讀爲“清”,可參李學勤先生的意見。李先生已根據帛書《道原》斷讀“虛靜爲一”,且有讀“靜”爲“清”的意向。見氏著:《楚簡〈恆先〉首章釋義》,《中國哲學史》2004年第3期,81頁。

[6] 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研究——附論新見銅器和簡帛》,130頁,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後研究工作報告,2004年5月。

[7] 曹峰先生認爲字下是否有符號無法確定,根據馬王堆帛書《經法·道法》中的“虛無刑(形),其裻冥冥”,讀《恆先》爲“若寂夢夢”,可資參考。見氏著:《〈恆先〉編連、分章、釋讀札記》,“孔子2000”網,2004年5月10日。本段“明”字也有可能當讀為“萌”。

[8] 參廖名春:《上博楚竹書〈恒先〉新釋》,《中國哲學史》2004年第3期,87頁。

[9] 參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890頁,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10]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179頁,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11] 袁國華:《郭店竹簡“

讀上博三札記

”(卲)、“其”、“卡”(卞)諸字考釋》,《中國文字》(臺北)新25期(1999年12月),164——166頁。

[12] 陳偉:《郭店竹書別釋》,182頁,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13] 《郭店楚墓竹簡》,182頁。

[14] 趙建偉:《郭店竹簡〈忠信之道〉、〈性自命出〉校釋》,《中國哲學史》1999年第2期,36頁;劉昕嵐:《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篇箋釋》,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33頁,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馮勝君:《讀〈郭店楚墓竹簡〉札記(四則)》,《古文字研究》第22輯,210——211頁,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

[15] 陳偉先生曾据《莊子·山木》,解釋“無物不物”的後一“物”爲役使之意。見氏著:《郭店竹書別釋》,208——209頁。但是對於“皆至焉,而無非己取之者”,陳文説這一句是對“天生百物,人爲貴”的具體闡述,似將“無非己取之”的“己”等同爲“人”,恐不可從。

[16] 參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會典》,360頁,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7月。

[17] 參徐湘霖:《中論校注》,72頁,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7月。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