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竹书《曹沫之阵》与《慎子》佚文(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

又《孟子荀卿列传》云:

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论,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

《盐铁论·论儒》更说:

齐威、宣之时,显贤进士,国家富强,威行敌国。及愍王,奋二世之余烈,南举楚、淮,北幷巨宋,苞十二国,西摧三晋,却强秦,五国宾从,邹、鲁之君,泗上诸侯皆入臣。矜功不休,百姓不堪。诸儒谏不从,各分散,慎到、捷子亡去,田骈如薛,而孙卿适楚。

可知慎到是齐稷下先生之一,当为齐宣、愍王时期之人。齐宣王在位为公元前三一九至前三○一年;齐愍王“北幷巨宋”在前二八六至前二八五年。其《慎子》各篇的产生,基本应在此时段内。由此推论,竹书《曹沫之阵》成书的下限,应该不会晚于齐宣、愍王时。

 

至于其上限,自然不会超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六八四年)。道理很简单,《左传》记载:庄公“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在这之前,曹刿肯定没有见过鲁庄公,不然,“其乡人”就不会反对了。而简文所记曹刿劝谏鲁庄公铸“大钟”之事,应该在这之后。至于竹书下文记曹刿与鲁庄公论兵之事,与《左传·庄公十年》“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和《国语·鲁语上》“公曰:‘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对曰:‘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财不过用;财用不匮,莫不能使共祀。是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今将惠以小赐,祀以独恭。小赐不咸,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将何以战?夫民求不匮于财,而神求优裕于享者也,故不可以不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近,既有可能是这次曹刿论战的内容,也有可能是长勺之战后所论。无论如何,竹书《曹沫之阵》的成书,都不会早于鲁庄公十年。



三  异名与本字

 

简文“

楚竹书《曹沫之阵》与《慎子》佚文

楚竹书《曹沫之阵》与《慎子》佚文

”之名,写法多样。李零指出:

简文“曹”作“

楚竹书《曹沫之阵》与《慎子》佚文

”或“

楚竹书《曹沫之阵》与《慎子》佚文

”,“沫”作“蔑”、“

楚竹书《曹沫之阵》与《慎子》佚文

”、“

楚竹书《曹沫之阵》与《慎子》佚文

”、“

楚竹书《曹沫之阵》与《慎子》佚文

”或“

楚竹书《曹沫之阵》与《慎子》佚文

”。“

楚竹书《曹沫之阵》与《慎子》佚文

”字古文字多用为“造”,与“曹”读音相同(都是从母幽部字);“

楚竹书《曹沫之阵》与《慎子》佚文

”字从蔑或从万,“蔑”或“万”与“沫”读音亦相同(都是明母月部字)。古书所见异名,如“刿”、“翙”是见母、晓母的月部字,读音也相近。[24]

李零将“

楚竹书《曹沫之阵》与《慎子》佚文

”读为“沫”,文献上是从《战国策·齐策三》、《齐策六》、《燕策三》和《史记·管晏列传》、《刺客列传》之说。但在早期文献里,“曹沫”之“沫”多写作“刿”。如《左传·庄公十年》、《庄公二十三年》,《国语·鲁语上》,《谷梁传·庄公十三年》,《管子·大匡》、《孙子·九地》等皆作“刿”。《吕氏春秋·离俗览·贵信》虽作“翙”,但“翙”显然自“刿”出。《慎子》逸文除《初学记》和《天中记》作“翙”外,其余也都作“刿”。

 

楚简其字作“蔑”或从“蔑”,释作“沫”只有语音上的联系。释作“刿”则不但有音的联系,更有形、义方面的联系。“刿”字从刀,从戉;而“蔑”字《说文》云“从戍”,甲骨文、金文像以戈击人头,字形接近。《说文·刀部》:“刿,利伤也。”《方言》卷三:“凡草木刺人,自关而东,或谓之刿。”《广韵·祭韵》:“刿,伤也;割也。”而“蔑”本义为削、灭。《国语·周语中》:“今将大泯其宗祊,而蔑杀其民人,宜吾不敢服也!”韦昭注:“蔑,犹灭也。”《周易·剥》:“剥床以足,蔑贞,凶。”王弼注:“蔑,犹削也。”陆德明《经典释文》:“荀作灭。”削、灭与伤、割,字义也接近。疑曹刿在“齐桓公与鲁庄公为柯之盟”时“手剑拔刀而进,迫桓公于坛上”(《新序·杂事第四》),以刺客形象闻名,故称其名为“刿”。而释作“沫”,形、义方面的这些联系就看不出了。

 

所以,无论从文献记载的时间之早,种类之多来看,还是从字形、字义方面的联系来看,释作“刿”都比释作“沫”要好。

 

传世文献曹刿除作“曹沫”外,还有作“曹沬”、“曹昧”的。如《史记·齐太公世家》:

五年,伐鲁,鲁将师败。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平,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鲁将盟,曹沬以匕首劫桓公于坛上,曰:“反鲁之侵地!”桓公许之。已而曹沬去匕首,北面就臣位。桓公后悔,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沬。管仲曰:“夫劫许之而倍信杀之,愈一小快耳,而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于是遂与曹沬三败所亡地于鲁。

是“曹沬”四见。又《史记·鲁周公世家》:

十三年,鲁庄公与曹沬会齐桓公于柯,曹沬劫齐桓公,求鲁侵地,已盟而释桓公。[25]

是“曹沬”二见。《鹖冠子·世兵第十二》又有:

是以曹沬为鲁将,与齐三战而亡地千里,使曹子计不顾后,刎颈而死,则不免为败军擒将。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司马贞《索隐》又作“曹昧”。

 

“昧”是“沬”之假借,但“沬”与“沫”谁为正字呢?前人有过讨论。

 

《史记·刺客列传》:“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司马贞《索隐》:“沫音亡葛反。《左传》、《谷梁》并作‘曹刿’,然则‘沫’宜音‘刿’,‘沫’、‘刿’声相近而字异耳。” 《史记·管晏列传》:“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张守节《正义》:“沫,莫葛反。”依此,“沫”为月部字,当为正字,而“沬”当为误字。

 

但司马贞《索隐》又说:“沫音昧,亦音末。”“音末”,即读为“沫”;“音昧”,即读为“沬”。就是说既可读“沬”,又可读“沫”。持这种意见的人其实并非少数。《汉书·礼乐志》:“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沬流赭。”颜师古注:“沬、沫两通。沬者,言被面如靧也,字从水傍午未之未,音呼内反。沫者,言汗流沫出也,字从水傍本末之末,音亦如之。然今书字多作沬面之沬也。”[26]

 

清人梁玉绳《史记志疑》则认为:“沫,荒内反。《索隐》音‘亡葛反’,从末,非。”[27]

 

“沫”、“沬”两字字形相近,一是两横作上长下短,一是两横作上短下长,故文献经常混用。[28]但说“沫”可两读,显然不能成立。

 

梁玉绳读“荒内反”,实质是以“沫”为“沬”。这一意见是错误的。因为“沬”和从“未”之字,古音皆属物部,它们和“刿”、“蔑”这些月部字是不能通假的。只有同为月部字的“沫”才能和“刿”、“蔑”互用。

 

因此,这些异文的演变线索只能是“刿”、“蔑”同音假借为“沫”,再由“沫”形讹为“沬”,又由“沬”假借为“昧”。張大可、李人鉴將《齊太公世家》和《魯周公世家》的“沬”皆校改為“沫”[29],顯然是正確的。

 

由此可知,竹书《曹沫之阵》如依简文本身,当作《曹蔑之阵》;如依传世文献为读,最好作《曹刿之阵》。至于简文的“蔑”和传世文献里的“刿”,谁是真正的本字,确实还不好说。 



[1]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

[2]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241页。

[3]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242页。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