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精神(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我们的社会尚未形成哈贝马斯所倡导的公共空间,更确切地说我们没有个人可以依赖的精神空间,那些坚持自我的人不但要承担外部的压力更要克服内在的叛离。而这些恰恰是因为缺乏独立的个人的缘故,我们真正需要回到独立的个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力量无论是悲痛或欢乐。在长期文化政策的松动下,我们的社会、学校也应该思考如何完善地保存真我而不是改造,我们只有看到一个个独立自主的个人时才能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我们只有在个人的不断完善中看到社会的进步。
我们并非没有意识到我们自身的问题,存在的很多黑暗与邪恶的认识最终都在我们的肉体、思想、习俗乃至背叛中体现出来,这种消解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我们回到个人也意味着回到了虚无和罪恶,我们任何的真诚也难于面对我们追求的渺小和无能为力之感。这种个人与时代的不期然的同构关系是每一个诗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实,差别只体现在我们的认识以及对之的态度上,我们是遵从,是超越;是回到起点还是继续穿越;而这又是没有前车可鉴,缺乏同行者的孤独之旅。正如帕斯所言:现实是最遥远的。这不是提示我们要与生活保持距离,而是让我们领悟到存在并非仅仅处于我们感知的领域,对真实的认知本身包含着我们的怀疑、背叛和重构等各种欲念与行动中,荒原或绝处也不可等同于没有道路,而是没有道路这种意识形成了这种认知,只要有人的行动任何的存在都会显露出生机。当然我们更要意识到人类行为本身以及由之导致的荒漠化,这源于我们不断面临的丧失之感,我们在背叛中承担的那些拒绝与遗忘,这也只能在行动中克服。我们不可能在沉思默想的姿态中完成征服的使命,更不会从中领略生存的价值与欢乐,我们生存的力量和勇气之源。我曾追求过完全的独立自主而最终认识到个人的虚妄性与卑贱状态,我在对自己的克服中意识到自我是一种过程,是种种现实心态的不断展现与完结的过程。这使我对多多等的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如《北方的声音》将个人的苦难与生存其间的土地和人民相连,这种胸怀和认识都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继承、发扬的。对于我们而言有双重的任务,一方面在世俗中坚持真我,一方面则要在坚守中追求更大的境界。我们需要不断消解社会对个人的覆盖也应能回到生存的世界中。我们必须在生活中创造自己的父亲,以之来保存对生命的真切感恩,在现代人的流浪生涯中创造我们永恒的家园和记忆,这也是个人存在的必须要素。虚无是不存在的,对虚无的肯定只是对自己的背叛,不是如有些人认为的是一种真诚与勇气的体现,恰恰相反这是典型的懦弱的自我泛化和逃避。如果我们不能直面真实和事件,从而对不断地改善中的生活和时代产生了不信任和隔膜之感,该坚守的不能坚守,该放弃的无法放弃,而这种缺失了精神立场的个人如同落水者,任何微小的水坑,都可等同于大海,都会淹死人,都会产生可笑的自救动作,我记得在一个影片中表现一个落水者的呼救与挣扎,当他被提醒站直身子的时候,水位并未淹及他的臀部,如此人性的镜头恰可隐喻我们的现状。写到此我再次感受到诗人济慈的诗句:真即是美。诗的力量总会在探索的过程中瞬间照亮那些隐秘在个人视线之外的事物,生命从那里生发而来,自我藏匿之处便是存在,人生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诗歌如闪电如彗星在瞬间划过并燃亮天空或宇宙的封闭,诗人在仰望中看到了自己,而生活如雨滴滴落。
另外社会的发展演变不断地侵蚀着诗歌的领地的同时也在更新着诗歌的领域与观念,如何寻找并把握新的方向,创造另一种真实和自然!是每一个关注诗歌的人需要思考的。但我想诗的精神是不变的,诗歌只是这些精神或者说生命的强力意志、抱负与时代风云、社会氛围相互激荡而产生的交响,它们是对抗、呈现是欢呼更是三者的有机结合。在世俗化的社会中,在大众文化到来的时期,诗人应肩负着歌唱、批判和重构等的多重角色。时代、社会的变革正是诗歌得以发展、繁荣、演变的契机和场所,生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是诗人的幸运。当然诗源出于沉默和静寂的力量,在时代的喧嚣中对写作构成了挑战,有些人因此认为诗歌是一种保守的力量以「亡灵」自居,在人生的空地上寻觅着自己的影子,坚守着稻草人的位置。我们要冲出种种自闭倾向,在任何时代都没有一个自在自足的社会供我们演练诗艺,这只能是我们的创造。诗人是时代的产儿也是时代的缔造者,而伟大的诗人则将存在上升到审美的层次。任何敢以诗人自居的人都应有这种承担的能力和气魄。当然这里的「诗未必一定是分行书写的」,它首先是一种诗歌的精神。无论是夜莺、猫头鹰、云雀还是凤凰都是令人向往的,但最好不是麻雀和乌鸦,特别是它们的变种,哪怕是蚯蚓也好。
全球化的到来对于生命而言是一次巨大的解放也是一次囚禁和清除,人们普遍臣服于工具理性,这种科技理性在提供生活的便利的同时正消解着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更确切地说是使一切技艺化,这是诗歌的现状给我的启示,也反映出我们整个精神世界的病态,现代性一直延续着艾略特所描写的病态,而后现代则是抵制疾病的疾病,正如我在前面揭示的当前我国诗歌的病态,我们很容易从尼采式的颓废的浪漫主义滑向海德格尔式的颓废的现实主义,从历史的颠峰中走向无所不在的时间。而不断祛魅后的存在并没有呈现出本来面目而是不断地流失和荒芜化,我们已丧失了自然的神性和大地的感觉,人类在不断攀缘自我的上升中正丧失着存在的立足点。难怪有人已在宣告着人的死亡,预测另一个黑暗时代的来临。在愈来愈精致化的物质世界中我们愈来愈缺乏一种积极自主的态度,事实一次次地打击着我们的脆弱,在不断地扩展着的外部空间中内在的力量日趋微小。人类内在精神的高度在消失,我们在普遍的怀疑与批判的心态中一切都在褪去美丽的色彩,似乎只有不断地抛弃,我们才能获得加速度,从自我的质疑到生活的镜像化再步入生命的自我规范。可在这突飞猛进的时期,我们更需要在内部汲取存在的力量以确定自己的方向,我们太需要时间来消化那么多异质性的事物以使它们转化为自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分裂,更不是依附,使自我臣服于自己的衍生物。这些只有具有一种大我的诗歌精神才能统一。不过有时我也疑心由人类自身引发的问题是否可通过人类的努力得以解决,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会不断地生产出自己的掘墓人,转念一想这不也说明了人类可做相反的运动吗。但我很少看到(至少在国内)人们对目前这种状况的反思、批判,我看到太多知识导致的堕落,更确切地说是知识的外化;知识不是对生命的完成而是实现,将知识工具化的背后是生命的屈服和流失更是对之的掩盖。在这全球的虚无主义的浪潮中,很多的诗人学者的使命似乎就是使人们回到日常生活中来,他们不会不知道现实并非是真实或真理的存在。他们如此自觉地消解着精神,使他们对自我的认知丧失了伦理的关怀和期待。这是一种暂时的表现未必不是一种历史的趋势。而人类的历史只能是对人自身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不是奴役、囚禁更不是清除。诗便是导引与再现者。
而在这本诗集我看到了众多诗人的本色或者说我看到了个人,他们的诗作中呈现出的不是情绪而是种种精神的状态,在诗集里我看到了在苦难中坚守的诗人们,我看到他们主人公的心态,他们在高压下冲破一切的活力,他们敞开的胸怀与承担的勇气;我看到了另一种对时代的诠释和再现,宛如在深夜的旅途中看到那些闪光的河流在不断地流动中形成自己。当然无论是编选的理念,诗集中诗作体现出的精神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深深挖掘和汲取。这也是诗歌精神的体现──一种对大我的自觉追求和实践。
我们并非没有意识到我们自身的问题,存在的很多黑暗与邪恶的认识最终都在我们的肉体、思想、习俗乃至背叛中体现出来,这种消解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我们回到个人也意味着回到了虚无和罪恶,我们任何的真诚也难于面对我们追求的渺小和无能为力之感。这种个人与时代的不期然的同构关系是每一个诗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实,差别只体现在我们的认识以及对之的态度上,我们是遵从,是超越;是回到起点还是继续穿越;而这又是没有前车可鉴,缺乏同行者的孤独之旅。正如帕斯所言:现实是最遥远的。这不是提示我们要与生活保持距离,而是让我们领悟到存在并非仅仅处于我们感知的领域,对真实的认知本身包含着我们的怀疑、背叛和重构等各种欲念与行动中,荒原或绝处也不可等同于没有道路,而是没有道路这种意识形成了这种认知,只要有人的行动任何的存在都会显露出生机。当然我们更要意识到人类行为本身以及由之导致的荒漠化,这源于我们不断面临的丧失之感,我们在背叛中承担的那些拒绝与遗忘,这也只能在行动中克服。我们不可能在沉思默想的姿态中完成征服的使命,更不会从中领略生存的价值与欢乐,我们生存的力量和勇气之源。我曾追求过完全的独立自主而最终认识到个人的虚妄性与卑贱状态,我在对自己的克服中意识到自我是一种过程,是种种现实心态的不断展现与完结的过程。这使我对多多等的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如《北方的声音》将个人的苦难与生存其间的土地和人民相连,这种胸怀和认识都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继承、发扬的。对于我们而言有双重的任务,一方面在世俗中坚持真我,一方面则要在坚守中追求更大的境界。我们需要不断消解社会对个人的覆盖也应能回到生存的世界中。我们必须在生活中创造自己的父亲,以之来保存对生命的真切感恩,在现代人的流浪生涯中创造我们永恒的家园和记忆,这也是个人存在的必须要素。虚无是不存在的,对虚无的肯定只是对自己的背叛,不是如有些人认为的是一种真诚与勇气的体现,恰恰相反这是典型的懦弱的自我泛化和逃避。如果我们不能直面真实和事件,从而对不断地改善中的生活和时代产生了不信任和隔膜之感,该坚守的不能坚守,该放弃的无法放弃,而这种缺失了精神立场的个人如同落水者,任何微小的水坑,都可等同于大海,都会淹死人,都会产生可笑的自救动作,我记得在一个影片中表现一个落水者的呼救与挣扎,当他被提醒站直身子的时候,水位并未淹及他的臀部,如此人性的镜头恰可隐喻我们的现状。写到此我再次感受到诗人济慈的诗句:真即是美。诗的力量总会在探索的过程中瞬间照亮那些隐秘在个人视线之外的事物,生命从那里生发而来,自我藏匿之处便是存在,人生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诗歌如闪电如彗星在瞬间划过并燃亮天空或宇宙的封闭,诗人在仰望中看到了自己,而生活如雨滴滴落。
另外社会的发展演变不断地侵蚀着诗歌的领地的同时也在更新着诗歌的领域与观念,如何寻找并把握新的方向,创造另一种真实和自然!是每一个关注诗歌的人需要思考的。但我想诗的精神是不变的,诗歌只是这些精神或者说生命的强力意志、抱负与时代风云、社会氛围相互激荡而产生的交响,它们是对抗、呈现是欢呼更是三者的有机结合。在世俗化的社会中,在大众文化到来的时期,诗人应肩负着歌唱、批判和重构等的多重角色。时代、社会的变革正是诗歌得以发展、繁荣、演变的契机和场所,生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是诗人的幸运。当然诗源出于沉默和静寂的力量,在时代的喧嚣中对写作构成了挑战,有些人因此认为诗歌是一种保守的力量以「亡灵」自居,在人生的空地上寻觅着自己的影子,坚守着稻草人的位置。我们要冲出种种自闭倾向,在任何时代都没有一个自在自足的社会供我们演练诗艺,这只能是我们的创造。诗人是时代的产儿也是时代的缔造者,而伟大的诗人则将存在上升到审美的层次。任何敢以诗人自居的人都应有这种承担的能力和气魄。当然这里的「诗未必一定是分行书写的」,它首先是一种诗歌的精神。无论是夜莺、猫头鹰、云雀还是凤凰都是令人向往的,但最好不是麻雀和乌鸦,特别是它们的变种,哪怕是蚯蚓也好。
全球化的到来对于生命而言是一次巨大的解放也是一次囚禁和清除,人们普遍臣服于工具理性,这种科技理性在提供生活的便利的同时正消解着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更确切地说是使一切技艺化,这是诗歌的现状给我的启示,也反映出我们整个精神世界的病态,现代性一直延续着艾略特所描写的病态,而后现代则是抵制疾病的疾病,正如我在前面揭示的当前我国诗歌的病态,我们很容易从尼采式的颓废的浪漫主义滑向海德格尔式的颓废的现实主义,从历史的颠峰中走向无所不在的时间。而不断祛魅后的存在并没有呈现出本来面目而是不断地流失和荒芜化,我们已丧失了自然的神性和大地的感觉,人类在不断攀缘自我的上升中正丧失着存在的立足点。难怪有人已在宣告着人的死亡,预测另一个黑暗时代的来临。在愈来愈精致化的物质世界中我们愈来愈缺乏一种积极自主的态度,事实一次次地打击着我们的脆弱,在不断地扩展着的外部空间中内在的力量日趋微小。人类内在精神的高度在消失,我们在普遍的怀疑与批判的心态中一切都在褪去美丽的色彩,似乎只有不断地抛弃,我们才能获得加速度,从自我的质疑到生活的镜像化再步入生命的自我规范。可在这突飞猛进的时期,我们更需要在内部汲取存在的力量以确定自己的方向,我们太需要时间来消化那么多异质性的事物以使它们转化为自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分裂,更不是依附,使自我臣服于自己的衍生物。这些只有具有一种大我的诗歌精神才能统一。不过有时我也疑心由人类自身引发的问题是否可通过人类的努力得以解决,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会不断地生产出自己的掘墓人,转念一想这不也说明了人类可做相反的运动吗。但我很少看到(至少在国内)人们对目前这种状况的反思、批判,我看到太多知识导致的堕落,更确切地说是知识的外化;知识不是对生命的完成而是实现,将知识工具化的背后是生命的屈服和流失更是对之的掩盖。在这全球的虚无主义的浪潮中,很多的诗人学者的使命似乎就是使人们回到日常生活中来,他们不会不知道现实并非是真实或真理的存在。他们如此自觉地消解着精神,使他们对自我的认知丧失了伦理的关怀和期待。这是一种暂时的表现未必不是一种历史的趋势。而人类的历史只能是对人自身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不是奴役、囚禁更不是清除。诗便是导引与再现者。
而在这本诗集我看到了众多诗人的本色或者说我看到了个人,他们的诗作中呈现出的不是情绪而是种种精神的状态,在诗集里我看到了在苦难中坚守的诗人们,我看到他们主人公的心态,他们在高压下冲破一切的活力,他们敞开的胸怀与承担的勇气;我看到了另一种对时代的诠释和再现,宛如在深夜的旅途中看到那些闪光的河流在不断地流动中形成自己。当然无论是编选的理念,诗集中诗作体现出的精神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深深挖掘和汲取。这也是诗歌精神的体现──一种对大我的自觉追求和实践。
下一篇:中华和合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