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后现代的残羹还是补药?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内容提要:“现代性”在近几年突然成为一个热门的论题,所有关于后现代的论述都悄悄地或者说在不知不觉中换成了“现代性”论述。很显然,这是后现代对现代性的重新铸造和重新包装,以应对当今全球化带来的知识挑战。处在现代性及各种美学活动的历史。如果我们抽象地从总体的理论角度来理解,我们当然可以从对现代性的一般理解中去推导现代性的美学意义,现代美学作为现代性的有机部分,它无疑具有现代性的普遍意义;但现代美学,却又是一个非常不同的领域,它始终与现代性的社会历史构成一种紧张性的张力关系。这样,现代性的美学意义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其一是指现代文学艺术作品与社会现实构成的互动关系;其二是指现代文学艺术表达的审美趣味对人类主体的塑造作用;其三是指文学艺术建构的现代的审美文化经验及价值体系。
     
     正如我们在前面讨论过的那样,按照吉登斯的观点,“断裂性”构成现代性的显著特征,那么,现代的文学艺术的显著特点就是制造和强化这种革命性断裂,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并且又努力弥合这些断裂。这并不是说那些激进的革命的或先锋派的艺术努力在制造这种断裂,而另有一些保守性的艺术则在弥合这种断裂。问题的复杂性正在于,那些激进的或保守性的艺术同时都在制造和弥合这种断裂。激进的革命艺术提炼出反叛的情绪,它确实放大了历史和社会的裂痕,但这种放大可以用“渲泄”和“欲望释放”这种理论来解释它。因为释放,社会的激烈变异的倾向获得平衡;而且,毁坏的同时,是在为新的社会形象打下基础。至于保守性的文学艺术,何尝不是在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呢?“向后看”也是对“现在”的反动,也是对现在的强烈不满。但它的这种不满是对激进变革的一种修正,它是与正在飞逝变化的现实构成回归。恢复浪漫主义对中世纪田园生活的向住,与现代主义对当下社会的激烈反叛,其最终的效果终究殊途同归。它们都使当时的社会获得了一种内在性的表达形式,建立了一种有效的和谐机制。在这一点上,古典美学如康德,现代美学如海德格尔,最终都把审美作为解决存在终极问题的途径,也可见审美对社会激烈变异,对人类无法承受的矛盾冲突所起到的化解作用。就是看法的影响。本雅明在波德莱尔的诗歌中找到现代性审美与资本主义商业社会如出一辙的元素。如,寓言、零碎化、闲荡者的异化、物化、事物降格为商品等。 
      
     [15] 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第154-155页。 
      
     [16] 德里达2001年秋天在北京《读书》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地做了讲演。其中在读书编辑部的演讲题目是“人文科学的志业与无条件的大学”,在他演讲的结论部分,他提出当代价值建构的七个重要问题,其中六个的主词是“历史”。有关德里达的讲演,可参见《读书》,2001年第12期,其中在回答笔者提问时,他特别谈到“历史”在他思想中的意义。 
      
     [17] 英文版参见Giles Deleuze and Felix Grattari, Anti-Oediprs: Capitalism and Schizopneia, trans. Robent Hurley, New York: Viking Press, 1977, P.42. 中文转引自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32页。 
      
     [18] 同上,第38页。鲍曼在这里没有明确指出古典的批判理论所指的对象,但指法兰克福学派早期宗师的可能性较大,他对马尔库塞的观点就持激烈的批评态度。 
      
     [19] 对于中国现代以来的文学艺术来说,它与现代性的关系显得更为紧张和复杂。正如我们在前面讨论时指出的那样,中国的现代性一直是以断裂的方式展开,这些断裂给社会的组织结构、秩序规范、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都产生剧烈的冲击。现代以来的思想意识一直站在现代性变迁的前列,现代中国的启蒙主义思想,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先导,强有力地推进中国的现代性。中国的文学艺术一直也扮演着启蒙主义先驱的角色。“文学革命” 在文化层面上率先触发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白话文学对中国现代性的建构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完全可以说,如果没有现代白话文,现代性的感觉方式、认知方式和情感价值都无法建立起来。随后出现的“革命文学”,更是以激进的方式,为激进的社会变革,为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革命提供情感认知的基础。更不用说1949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学成为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齿轮和罗丝丁,成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在现代性不断激进化的历史进程中,20世纪的中国文学始终是激进变革的先驱,它既是一面镜子,更是历史最内在的躁动不安的那种精神和情绪。在那些剧烈的变革时期,在那些猛然发生的历史断裂过程中,文学都在扮演一种推波助澜的角色。 
      
     [20] 杰姆逊:《回归“当前事件的哲学”》,参见《读书》,2002年第12期,第14页。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