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应对文化经济时代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

 

 

——人们尊重劳动,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源泉。

 

——人们崇尚科学、尊重知识、敬仰人才,是因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感觉固守的价值观不起作用了,例如,脚踏实地工作不如好高骛远、游戏人生;实事求是精神不如奇思异想、痴人说梦;感情专一生活不如虚拟世界、网上传情;任劳任怨不如游山玩水、吃茶听戏;走进大都市不如进入历史遗迹、梦幻传说之仙境;建设家园不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等等。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原来被人们视为不务正业的、令人耻笑的行为竟然变成了活力无穷的新兴文化产业链条;原来被认为是奇谈怪论的话语竟然变成文化经济可再生的资源和持续发展的力量;原来被认为是堕落的、令人唾弃的生活方式竟然成为巨大的文化市场需求和文化产品的消费市场;原来被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下九流的行当竟然成为文人雅士所追求的、令人羡慕的职业。

 

当爱好成为文化经济时代的市场动力,思想成为文化产业的资源,梦想成为文化产品的内容。

 

当不断满足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成为人类自身发展的目标时。

 

我们拿什么应对突如其来的文化经济时代!

 

一、日本人从人脑中提炼出可再生的、循环利用的资源

 

日本是一个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但是日本却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建立起一流的钢铁和制造业,创造出震惊世界的经济奇迹。日本是一个文化资源相对薄弱的国家,但日本人要创造新文化,引导和满足世界文化市场需求,创造出震惊世界的文化经济强国。

 

据说明治维新和东亚圣战都是这个弹丸小国的狂热学者异想天开的结果,当学者与民众共鸣,撩起了当局者强盛和扩张的欲火时,狂想与武士精神的迸发,似乎点燃了大和民族的兴盛和崩溃之火。日本的学者就是敢这样“狂想”。日本前首相竹下登把日本学者的《新文化产业论》作为立国法宝。据此提出以发展“最终需要产业”为主,要把日本建成“文化经济国家”。按照日下公人的理论构思,日本无须再为资源贫乏而发动战争,而只需凭藉无限的思想资源,经过工业化的过程,将离奇的故事裹卷着大和民族的价值观,凝结为各种“大和”牌文化产品,经过市场化的手段将大和民族的智慧和价值理念,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掏空你的腰包,俘获你的大脑,实现靠武力,倾其国力而没有实现的梦想。美国学者路易斯评价道:“日本的经济思想将使世界发生另一次变革。

 

 

 

 

 

 

嫉恶如仇和善于幻想是韩国人永葆锐气与童贞的民族天性。日本对韩国的政治殖民和经济盘剥,使韩国人在自己家门前永远竖起警戒碑柱。当日本兴起文化扩张,实施“文化立国”战略时,韩国政府和民众对日本的新文化殖民警惕有加,为防止大和文化侵消大韩民族的文化根韵,在民众的积极支持和直接参与下,韩国政府大胆决定进行产业的战略性调整,并由政府出资,通过建立文化振兴院来扶持其文化产业的发展。韩国以影视为突破口,创造出以流氓兔、布高娃娃等为代表的“韩流”持续不断地冲击着中国文化市场,撞击、敲打和俘获着亿万颗稚气和童真。几乎在每个晚上,许多中国家庭的老人和青年,按时坐在电视机前,全家一起欣赏着离自己越来越远的、充满悲欢离合的人间情趣,韩国影星的爱好、情感甚至于风流韵事,也越来越牵动着亿万中国“韩丝”的心。 韩国卡通、在线游戏、电视剧、电影等在欢快的气氛中,带走了中国的银子,传播着大韩民族的价值观念,抢走了日本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地盘,大部分“哈日”族因国家关系,因文化的同质性逐渐转向“哈韩”。日本和韩国的文化扩张的首选地一般都设在母体文化的中国,文化的同根性是亿万厌倦政治教化,远离人性文化的中国人倍感亲切,中国人一方面感叹中国文化对日韩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为中国文化根韵不再而悲戚不止。于是,日韩文化返祖和文化省亲活动,活跃了中国文化市场,成就了日韩文化产业。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