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遗民高足酉墓志铭考释(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辉煌的大事件之一(墓志铭文中对高氏南下征讨并死于荆州官舍,特别是对赠官、埋葬,家属及其周围人的感触等,其文字占相当的数量,这应是与唐人墓志铭的写作体例有关。此在其它高句丽遗民,以及众多的唐人墓志铭中几乎都能看到)。建造天枢之后,高足酉的地位声望达到其一生的最高点。
[14]泉男生仪凤四年(679)死于安东,时年46岁。泉氏的生年应当是633年;可以推出泉氏投诚唐朝时(667)年龄为34岁。其子泉献诚时年16岁。高慈万岁通天二年(697)死于磨米城,时年33岁,其668年时才4岁。泉男产大足元年(701)死于私第,时年63岁,668年时为30岁。单从年龄看,高足酉居于此时在唐高句丽遗民高官之首。而且因为上文所及地原因,以及高氏王族,与王族接近诸人士似乎未能获得唐朝廷的信任(宝藏王高藏永淳初年死于贬所,垂拱2年,唐朝廷封高藏的孙子高宝元为朝鲜郡王,而此时高藏的儿子高德武及《高震墓志铭》所及高连尚在;高慈父子被派遣外任,高玄已死)。泉氏家族重要人物因各种原因变故,要幺死亡,要幺如泉男产者,亦不复具备号召力。故而天枢建成之后,高足酉可能成为在唐高句丽遗民,以及唐政府都能认可的人物,他被任命为“高丽蕃长”,并且封“渔阳郡开国公,食邑两千户”,当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其此时毕竟年龄太大,故不久即死于征伐南方少数民族叛乱的征程中。
[15]《新唐书》卷110《泉男生传附泉献诚传》。
[16]《新唐书》卷4《武后纪》,《资治通鉴》卷205卷均载,泉献诚死于长寿元年一月,此正是酷吏极为猖獗之时。
[17]胡戟《酷吏政治与五王政变》《西北大学学报》1983年5期;王双怀《武则天与酷吏的关系》,《武则天研究论文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
[18]见《大周故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左羽林军赠左玉铃卫大将军燕国公黑齿常之府君墓志文并序》《唐代墓志汇编》(上)第94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另外,《旧唐书》卷186上记载:“时西蕃酋长阿史那斛瑟罗家有细婢,善歌舞,俊臣因令其党罗告斛瑟罗反,将图其婢,诸蕃长诣阙割耳剺面讼冤者数十人,乃得不族。……。”可见,当时受到酷吏陷害的在唐其它民族人士实在不少。
[19]秦婆爱墓志铭载曰:“以万岁年中,边儌未平,蛮陬尚阻。有制转输,节加荣祑。而此君衔命,连衡击湌。狄道良委,冀无费留。功成绩着,酬庸褒德。起家授上柱国,迁相府直司。”秦氏长安三年死亡,时年43岁。从上文所引“长安年中”、“蛮陬尚阻”字样判断,墓主秦婆爱当是跟从高足酉出讨万州所在的少数民族叛乱,担当粮秣转输重任。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7辑,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
[14]泉男生仪凤四年(679)死于安东,时年46岁。泉氏的生年应当是633年;可以推出泉氏投诚唐朝时(667)年龄为34岁。其子泉献诚时年16岁。高慈万岁通天二年(697)死于磨米城,时年33岁,其668年时才4岁。泉男产大足元年(701)死于私第,时年63岁,668年时为30岁。单从年龄看,高足酉居于此时在唐高句丽遗民高官之首。而且因为上文所及地原因,以及高氏王族,与王族接近诸人士似乎未能获得唐朝廷的信任(宝藏王高藏永淳初年死于贬所,垂拱2年,唐朝廷封高藏的孙子高宝元为朝鲜郡王,而此时高藏的儿子高德武及《高震墓志铭》所及高连尚在;高慈父子被派遣外任,高玄已死)。泉氏家族重要人物因各种原因变故,要幺死亡,要幺如泉男产者,亦不复具备号召力。故而天枢建成之后,高足酉可能成为在唐高句丽遗民,以及唐政府都能认可的人物,他被任命为“高丽蕃长”,并且封“渔阳郡开国公,食邑两千户”,当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其此时毕竟年龄太大,故不久即死于征伐南方少数民族叛乱的征程中。
[15]《新唐书》卷110《泉男生传附泉献诚传》。
[16]《新唐书》卷4《武后纪》,《资治通鉴》卷205卷均载,泉献诚死于长寿元年一月,此正是酷吏极为猖獗之时。
[17]胡戟《酷吏政治与五王政变》《西北大学学报》1983年5期;王双怀《武则天与酷吏的关系》,《武则天研究论文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
[18]见《大周故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左羽林军赠左玉铃卫大将军燕国公黑齿常之府君墓志文并序》《唐代墓志汇编》(上)第94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另外,《旧唐书》卷186上记载:“时西蕃酋长阿史那斛瑟罗家有细婢,善歌舞,俊臣因令其党罗告斛瑟罗反,将图其婢,诸蕃长诣阙割耳剺面讼冤者数十人,乃得不族。……。”可见,当时受到酷吏陷害的在唐其它民族人士实在不少。
[19]秦婆爱墓志铭载曰:“以万岁年中,边儌未平,蛮陬尚阻。有制转输,节加荣祑。而此君衔命,连衡击湌。狄道良委,冀无费留。功成绩着,酬庸褒德。起家授上柱国,迁相府直司。”秦氏长安三年死亡,时年43岁。从上文所引“长安年中”、“蛮陬尚阻”字样判断,墓主秦婆爱当是跟从高足酉出讨万州所在的少数民族叛乱,担当粮秣转输重任。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7辑,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
上一篇:艺术的终结
下一篇:文化传统中的个人道德与制序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