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尔雅》整理成书,武帝时已有《尔雅注》,西汉末年刘韵亦为之作解。因《尔雅》本具词典性质,往往随
客观需要时有所增订,“如《释山》之五岳,《释地》之八陵,都是汉制,必为汉人所增无疑”[(20)]
。因此我们可以说,《尔雅》是在具有范例的前提下,经过战国末年诸儒们广泛搜罗、缀辑群书传注,并由汉
代儒生递相增益,逐步形成的我国第一部通释语义的专著。它的形成,为注释学的产生奠定了实践基础。
二
《尔雅》通过对古注有系统、有规律的整理,反映了注释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注释的方法和条例,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为注
释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语言有古今之异、方域之分、雅俗之别。即以文字而论,字的形、音、义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也不断
演变着。”[(21)]为了使后人能读懂前人的著述,客观上需要注释。而“排除语言文字的障碍,是注释
的第一要义,而释词语则是注释的核心”[(22)]。注释古书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汪耀楠先生在《注释学
纲要》一书中明确指出:“注释应当有明确地要求,这个要求就是以今释古,以浅释深,以普通话释方言,以
具体明确的内容解释含义广泛的概念。这些要求可以视之为注释的原则。”[(23)]《尔雅》正是一部“
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的注释专书。
《尔雅》还通过对古注的系统整理,总结、归纳出了一系列注释古书的方法和条例。这些方法、条例是在
该书的编排以及词义解释中表露出来的。
1、众词一释。
古籍中有许多同义词、近义词,可以用当时能够普遍理解的一个词来进行解释,《尔雅》中这一方法运用
得最多。《尔雅》的第一个词是“初”,训“始也”。这就是说,“初”的概括词义是指某一时段的开端。“
初”在《左传》中有特殊的含义,但其概括意义仍是“始”。具有“始”的意义的词还有“哉”、“首”、“
基”“shū?⑤”、“落”、“权舆”、“肇”、“祖”、“元”、“胎”等,其具体意义各不相同:初,
裁衣之始;哉,通才,草木之始;首,人体之始;基,筑墙之始;shū?⑤,品德之最高者,引申有始义;
落,庙堂宫室建成之始;权舆,植物生长之始;肇,开门之始;祖,人类之始;元,人体之始;胎,人生之始
。《尔雅》作者将它们同义的共性抽象出来,而以当时通用的“始”加以解释。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的
文籍注释方法和途径。值得一提的是,传统训诂学曾经经过了一个以随文释义为主要形式的阶段,因此,注释
家们多注重使用状态中的具体词义,而很少归纳和抽象地解释词义,使得有些材料离开了原文很难理解。《尔
雅》高人一筹的地方就在于对众多语词进行了抽象、归纳。仅此一点,在注释学上当功不可没。
2、释词与被释词互释。如:
(1)《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2)《尔雅·释诂》:“遐,远也。”又:“远,遐也。”
注释的要求本是“以今语释古语,以雅言释方言”,以已知释未知,让当时的人能够通晓明白,所以,像
上述二例的“互释”还是比较少见的。但是,作为一部通释语义的专书,不仅应成为雅正之人阅读古书的工具
,也当为方俗之人所用,因此,站在方俗之人的角度看,雅正也当不是“雅”、“正”,而是“方”、“俗”
了,这是一种辩证的关系。正如近人刘师培所云:“盖互训之起,由于义不一字,物不一名。其所以一义数字
,一物数名者,则方俗语殊,各本所称以造字。”[(24)]所以,“互释”的存在不是没有理由的。在《
说文》所释9353字中,互释就有114组之多,这就是明证。
3、数词递释。如《尔雅·释言》:“流,覃也。覃,延也。”“煽,炽也,炽,盛也。”这种释义方式
,简洁明了且能帮助我们加深对词义的理解,为注释家常用。如《诗·蒹葭》“蒹葭苍苍”、“蒹葭萋萋”、
“蒹葭采采”,毛传:“苍苍,盛也。”“萋萋犹苍苍也。”“采采犹萋萋也。”其中,“苍苍”、“萋萋”
、“采采”在一首诗中三处出现,其意义是表现“蒹葭”的“盛貌”。毛氏采用这种“递释”方法,很简洁地
说明了这些意思。
4、一词数释,即一个词有多个解释。
这种释义方式的形成是由词义的具体性决定的,因为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解释;甚至在同一
句中需要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如《尔雅·释诂》:“wú?⑥、庞,大也。”又:“wú?⑥、庞,有也。
”这种同字之下的不同解释之间常有义同或义近的关系。郝懿行《尔雅义疏》指出:“‘wú?⑥、庞’既训
‘大’,又训‘有’者,‘有’、‘大’义近,故复为‘有’。‘有’之为言‘又’也,亦言‘富’也。《易
·杂卦》云:‘大、有,众也。’‘有’与‘大’皆丰厚之意,故其义相成矣。”运用《尔雅》的这种方法注
释古书,常常更能明了原书及其作者的旨趣,使解释更贴切、更合理。
5、反释,即用反义词来解释。
这种释义方式是郭璞通过对《尔雅》的研究而最先发现的。如《尔雅·释诂》:“治、肆、古,故也。”
又:“肆、故,今也。”郭璞注:“‘肆’,既为‘故’,又为‘今’;‘今’亦为‘故’,‘故’亦为‘今
’,此义相反而兼通者。”由于词义的引申或字的借用,形成一字一词多义,甚至其几个义项中出现“义兼正
反”。当然,一旦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只能有一方面的意义了。
6、定义式的说解,即义界。
这一释义方式是用一句话或几句话去阐述字义、词义的界限。它在《尔雅》中被广泛应用。如《尔雅·释
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仍饥为荐。”义界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事物的种属、
形状、颜色、数量、形制、大小、情态、声音、质地、材料、用途、产地、相关时间等各方面下定义,设立界
说。《尔雅》编排井然有序,可见作者是下了精心加工、改造制作功夫的。《尔雅》为注释学的产生奠定了初
步的理论基础,当是毋庸置疑的。
三
《尔雅》通过有系统地汇总古注,不仅成为后人阅读古书的津梁,而且为后人注释、翻译古书提供了可靠
的依据,成为注释之学的工具,同时也是辞书的鼻祖,开了“雅学”的先河。
关于《尔雅》的功用,历代颂词不绝于书。晋代郭璞《尔雅注·序》说得最为淋漓尽致:“夫《尔雅》者
,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叙诗人之兴咏,总绝代之离辞,辨同实而殊号者也。诚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钤键,学览
者之潭奥,擒翰者之华苑也。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莫近于《尔雅》。”
1、《尔雅》是阅读先秦文籍的“阶路”。
注释学研究始终不渝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如何更好地注释古书,使其文辞晓畅且贴近古人原旨,从而
使古籍得到有效的整理,让今人吸取其精华,弘扬其优良传统,以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建设。《尔雅》正是通过
对注释实践的研究,把古今异言、方俗殊语以及各种名物加以全面的、系统的整理,为我们阅读古籍,特别是
先秦古籍提供了“金钥匙”。如:《释诂》是“博举古人之语而以今语释之”[(26)];《释言》是“约
取常行之字而以异义释之”;《释训》是“多形容写貌之词,故重文迭字,累载于篇”,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
的主要是解释连绵字或叠音词。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大量的上古汉语词汇。
《尔雅》对先秦古词古义的保留,更成为我们阅读先秦古籍的“津涉”、“钤键”。例如《释诂》释“介
”为“大”,《楚辞·离骚》“彼尧、舜之耿介兮”,汉王逸注:“介,大也。”这就是用的《释诂》释“介
”为“大”这一意义。再如《释言》中有“宜,肴也”条,这是对《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
子宜之”中“宜”字的解释。“肴”指做熟的鱼肉等。“宜”在古书中一般都解释为合适、适宜,没有“肴”
的意义。从甲骨文、金文看,“宜”字像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