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常用酒具及其造型艺术特点(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1-29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直就胡姬饮”,从酒仙李白的诗中可以看出,胡人在长安开酒肆,并深得酒友的喜欢。逐渐,胡人的酒具也进入中原,如:顾况《李供奉弹箜篌歌》

  “银器胡瓶马上驮,瑞锦轻罗满车送。”,卢纶《送张郎中还蜀歌》“垂杨不动雨纷纷,锦帐胡瓶争送君。”胡人酒肆、酒具及其制作工艺的传入,丰富和发展了唐代酒具及酒文化。凤首龙柄青瓷执壶就是唐代一款中西合璧的酒具,其形借鉴了波斯萨珊王朝鎏金银壶的造型(如图4),又融入中国本土工艺成分,改金银器为瓷器,集塑贴、模印、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于一体,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八棱人物金杯中的胡人、乐伎形象也体现了唐代与西域的开放和民族融合。

  着名的“胡人抱囊壶”既有唐三彩的,也有唐代白瓷的,造型基本为一胡人,斜抱一囊,囊底与身体连通,酒液可由此注入。酒具设计中胡人文化的融入展现了唐代“有容乃大”的设计文化气度,唐人以特有的自信,吸纳外来文化,促成了多元共生、相互融合的设计文化,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交流。

  4、思想传承得延续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以人为本”的人际观:儒家提出“天人合一”“仁者爱人”,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自然观、人际观,这两种传统思想,在唐代的酒具中均得以体现。

  (1)“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唐诗中常出现“鹦鹉杯”,在李白的《襄阳歌》中“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卢照邻《长安古意》中也提到“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鹦鹉杯,并非形像鹦鹉,而是用鹦鹉螺制作而成的天然酒杯。鹦鹉螺,是海螺的一种,这种源于大自然的天然材料,不加雕琢,纯粹自然,饮酒时会有一种回归自然、浑然天成的感觉。

  此外唐诗中还描绘了藤杯、酒瓢、酒葫芦等,王勃的《赠李十四四首》中“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张说《咏瓢》“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杜荀鹤《戏赠渔家》“葫芦杓酌春浓酒,舴艋舟流夜涨滩。”这些酒具均为以天然材料制成而成,体现了唐代人对大自然因地制宜、因才施工,和谐共处的传统思想。

  (2)“以人为本”的人际观

  人际观主要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酒具展示人际观,主要表现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酒具。唐诗中常提到的展现人际关系的酒具有合欢杯、柏梁杯。沈佺期在《寿阳王花烛》描绘到“莫令银箭晓,为尽合欢杯。”,黄滔的《催妆》也写到“烟树迥垂连蒂杏,彩童交捧合欢杯。”合欢杯是婚礼时新婚夫妇合饮的酒杯,象征合欢偕老。而“柏梁杯”则是指君臣之宴,卢照邻在《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中写道“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将酒具赋予一定的人际观,正是体现了物质生活丰富之后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进一步追求。

  三、结语

  唐诗中丰富多彩的酒具和酒文化折射出了唐代绚丽的文化风貌和社会风尚。而今,酒已随“诗人”而去,我们却可以从存世的酒具和诗文中,看见大唐盛世人们活泼生动的生活场面,看见诗人举杯赋诗的豪情。将酒具作为切入点,从造型艺术的视角深入分析,我们能了解盛世唐朝的设计文化和设计理念,从而“古为今用”,从古代器具的外观、结构、工艺、装饰特征中借鉴并追寻设计灵感,以使现代产品设计有更多民族的、自有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王浩滢、王琥.设计史鉴——中国设计技术研究,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3]赵克理:顺天造物,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王琥.设计史鉴——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研究,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5]李立新.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