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孝”是“仁”的最基本的实践,是“仁”在家庭关系中的体现。千百年来的历史昭示,只有通过“孝”这一最基本的形式,“仁”人之心才可得以培养并发扬光大。“孝”与“仁”都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孝”与“仁”相比,它更具规范的操作性,也更具有实践的约束力,更有实践价值。因此,我们研究“仁”的思想,首要的第一个问题必须准确的回答何为“孝”。《论语》开篇第二段即明确提出“孝”这一概念并展开论述,足以可见其地位之高,份量之重,并且“孝”对与中国社会、中国人的影响更是巨大而又深远。作为90年代后出生的新一代中国人的我们,与父父辈辈有着种种不同的思想观念,接受的教育也是更加现代化。时代的发展我们不可想象,也无从获知,但是我们深知,经典的东西永远会被传承,它不会在划时代的进程中被淹没,只会在这个钢筋水泥的混泥土时代愈发地发光发亮,因此,以国学之道来反省吾身就是书写本文的意义。
关键词:“孝”之定位;“孝”之内涵;“孝”之实践
引言
从小到大,《论语》是众多经典之中笔者唯一通读过多次的著作,每每品读,都会有不同的心境。众所周知,“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孝”是“仁”的最基本的实践,是“仁”在家庭关系中的体现。同时“孝”,作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不息的悠久文化,在《论语》这部经典中更是有许多的呈现。因此,我选择了这一题目作为探讨的话题。
一、何为“孝”――有子对孝的定位
(一)为人之本
《论语》开篇就有一段极为重要的论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①有子是孔门高足,孔子去世以后,他曾代师讲学。他这段话的大意是,一个人如果能在家庭之中讲求“孝悌”,在社会上就一定能守秩序。在社会上能守秩序,也就一定不会违法乱纪。正直的人追求的是做人的根本,他们知道只有将做人的根基打牢,人生才会是坦途。需格外注意的是,人生的规范很多,但在众多规范之中,根本的却是“孝悌”。那么,什么是孝呢?《尔雅》说:“善事父母曰孝。”而人们怎样做算是孝呢?《诗经》有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可见,子女之行孝意在报恩,而报恩之心的延伸则必会使人善待天地善待他人,而此时的人才可称得上是“天地之性最贵者”。由此可见,孝之与人、与社会、与自然均有莫大之利。
(二)立国之基
为人与立国,关系密切。有子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透彻阐释了个人与社会、与国家这样一种个性与共性的逻辑关系。他说,如果做人的问题解决好了,一个人做到了“孝悌”,整个社会就必将呈现稳定祥和的状态。按照这个道理,如果每个人都不履行“孝悌”这一基本责任,天下又将是什么样,人们又该怎样生存和发展?当今社会,稳定与发展乃国计民生所必须,而谋此大局则有赖于通过“孝”,用这一基本实践来培养每个公民的爱人敬人之心,丢弃了它那么天下太平必会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不能久长。
二、孝的理念及其实践
(一)以孝治天下的政治信条
“孝”对中国政治的影响可谓至深至巨。纵观几千年之沧桑,清晰可见的是,几乎历朝历代对国家的治理都离不开“孝”。对此,孔子曾有一句名言,即“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②说历史上的英明之主皆以“孝”来治理天下,以“孝”来维护政权的稳定。孔子对历史经验的这一极为重要的概括,对以后的历朝历代统治者在处理与百姓的关系时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回首几千年,任何一个王朝在实现其政治统一的过程中,都始终存在着官与民、朝廷与百姓之间的关系,而在这对矛盾之中,在长时间内百姓都是弱者,他们经常处于这样或那样的灾患之中。黄河、淮河、长江流域常有水患灾害,北方则旱蝗频仍。历史常有这样的片断,每有天灾人祸降临,百姓极度困苦之时,朝廷中的有识之士就常以“圣朝以孝治天下”为据说服皇上,建议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实际上“明王之以孝治天下”这样一种政治思想,在许多时候都转化成了救济百姓的粮米、粥棚,转化成了化解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尖锐矛盾的政治实践。
(二)历久而不衰的伦理规范
“孝”对我国社会的影响可谓是从古至今。当代,孝虽摆位并不很高,可它仍是评价人品行和操守的基本尺码。我们平时普遍会这样认为,不孝敬父母的人不能交朋友,不孝的人做官,不会爱百姓。并且,不管政治文化如何,在我们大家心里始终有“孝”这样一杆秤。而“孝”的这种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封建社会对孝道的广为传播,来自于封建统治者为人们树立的一个个鲜活的榜样。中国文化很讲形象具体,为了倡导“孝”,元朝郭居敬撰辑了一本《二十四孝》,将二十四个人行孝道的事迹汇集成书而广泛传扬。在这二十四个人之中,有皇帝,有高官,有圣贤,有凡人,有老的,有少的,有男人,有女人。远的发生在上古社会,近的出生于宋代。二十四人相差的时间前后竟有三千余年。这二十四人的生动事迹,加上统治者的渲染,便走入千家万户,走进人们的心中,千百年来“孝”作为一种极高的道德规范被亿万人所接受并共同遵守。
三、孝之内涵
东汉大学者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对“孝”作了这样的解说:“孝,从老省,从子”。③说“孝”字是“老”字去掉下面匕首的“匕”,再将“子”补到这里。这样一拆一合就构成了“孝”。本文以为,“孝”字的这一结构分析极好,可以说,这种拆解为对“孝”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作了极为有利的铺垫。
(一)孝的过程性
《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④在孔子看来,人之行“孝”,第一应该将父母所给的有用之躯保护好,否则“子承老”就会因为失去基本的物质载体而不能实行。这里呢,孔子用十分简短而又平实的语言教人懂得首先要爱护自己,其次才能偶沿袭一家一姓血脉的传承,教人修养身心、保养身体才是对父母的最好交待,认为身强体壮乃为“孝”之始,是最基本、最基础的要求。“孝”的较高要求则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说人要有事业,走正路,造福他人,造福苍生。立身行道要求人多做好事善事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能用己之所学去毁坏这个世界。
(二)孝的层次性
孔子在《孝经》中明确提出,“孝”既是一种普遍的要求,然而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要求。首先,孔子讲了何为帝王之孝。他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⑤说帝王之孝应是以对自己父母的那颗爱心去对待百姓。有了对父母的敬爱之心,有了“爱心”这样一种良好的心理素养,自然就不会欺民扰民,自然就会对民行教化。从这里即可看出,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从政治层面考量不能简单地说就是以德治国,孔子并非只讲以德治国,更是强调德与法的结合。孔子所讲的诸侯之孝是:“在上不骄,高而不危,谨身节度。高而不危,所以能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能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⑥本文认为,孔子所讲的诸侯之“孝”是将自己的国家保住,使百姓免遭颠沛流离。那么又该如何实现呢?孔子教人应正确对待自己的位置,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修身养性,照章办事,以此来保富贵,安黎民,做到这样,就是孝了。孔子对卿大夫之孝的要求是:“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⑦这里卿大夫不管品级多高,都属随从一类,从为官的性质上看都是协办而不是主办。从这一特点出发,孔子讲卿大夫做到“孝”,基本的要求是保住自己的家以保证先人的香火不断,为此则必须做到知进退、守秩序而不能僭越。必须做到谨言慎行而不能总有自己的一套。这样,虽然言行达于天下却可没有过失。以上这些做到了,才有家族的平安,有家庙的香火。可见孔子有多实际,决无误人之言。孔子对士之“孝”是这样讲的:“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⑧说这个层次的人要以对父母的敬爱之心忠于国家、忠于事业,这样就可保住饭碗而使子子孙孙世代相传。最后一个层次是庶人之“孝”。百姓又该如何行“孝”?孔子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⑨意思是普通百姓要懂得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奉行勤俭,照顾父母颐养天年,这就是庶人之“孝”。
(三)孝的本质性
现在的我们往往将“孝”理解为顺,其实不然。关于这一点,孔子在《孝经》中讲得十分明确,有这样一段话是为明证:“曾子曰,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⑩说儿子处处听老子的话是不是就算孝?“子曰:是何言欤!是何言欤!”孔子讲,你说的是什么话!对曾子给予了批评。然后讲,“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是说在天子跟前有人不凡事点头称是,经常能提出不同意见供天子参考,尽管天子自己不行,天下也不至灭亡。“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是说做诸侯的主要也是身边要有直言敢谏之人,果能如此,己虽无能则国可不亡。孔子讲,当父亲、当皇帝的做得不对,臣子明知不对还一味逢迎又怎能是“孝”!由此可见,孔子所言的“孝”乃重实质而轻形式的“孝”,是大顺而非小顺,是逆之中的顺,这样的“孝”,才是孔子认为的本来意义上的“孝”,才是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孝”,也才是我们该认真继承和大力发扬的“孝”。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