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红楼梦》和简·奥斯汀的《曼斯菲尔德庄园》中林黛玉和范妮在对待爱情的问题上最大的相似点就是对爱的执著,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林黛玉与范妮爱情观比较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 要:曹雪芹的《红楼梦》和简·奥斯汀的《曼斯菲尔德庄园》为我们塑造了两个有着鲜明个性的女性——林黛玉和范妮。她们自小寄人篱下,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有着对真爱的追求。但因为二人性格的不同,其结局也大不相同。本文将透过其对待爱情的不同表现来比较两种不同的女性形象,并试分析其性格差异及形成原因。
关键词:林黛玉;范妮;爱情;《红楼梦》;《曼斯菲尔德庄园》
曹雪芹的《红楼梦》和简·奥斯汀的《曼斯菲尔德庄园》为读者塑造了两个有着鲜明个性的女性——林黛玉和范妮。她们自小寄人篱下,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有着对真爱的追求。但林黛玉性格中透露出自怜自恋、柔弱和感性,而范妮却坚强独立、稳重理性,最后范妮与埃德蒙有情人终成眷属,林黛玉却与贾宝玉生死相离。本文透过其对待爱情的不同表现来比较两种不同的女性形象,分析其性格差异及形成原因。
一、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
林黛玉和范妮在对待爱情的问题上最大的相似点就是对爱的执著。她们都是在少女时期遇到了喜欢的人并心生情愫。对于爱情,二者追求的都是精神上的伴侣和心灵的契合。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就有“似曾相识”之感。二人在思想上也同样的不流于俗、不屑于功名权势。宝玉自小不喜读书,无心功名,大家都好言规劝,只有林黛玉了解他,从不勉强他。二人都了解对方性格,明白彼此的心意。宝玉曾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他生分了。”范妮初到姨父家所有人都瞧不起她,因为她出身卑微,连女仆们都讥笑她衣着寒酸。她因羞怯而显得笨拙,不善与人交流。大表哥和两位高傲的表姐都把她当做取乐的对象,只有善良的二表哥埃德蒙给予她真切的关怀和呵护,帮她融入到自己的家庭中。她爱埃德蒙是因为他的人品,他能带给她亲人的温暖,是她生活的动力和快乐。在克劳福德先生追求她时没有动心,面对姨父的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范妮在经过内心的痛苦挣扎之后依然坚持心中的最爱,甚至无视埃德蒙当时正在火热的追求玛丽·克劳福德。在坚持自己最爱这一点上,两位佳人可谓默契十足。
然而,她们在恋爱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却截然相反。林黛玉是个痴情女子,宝黛爱情萌生于长期相处的日常生活当中,由浅而深,由朦胧而明朗。在恋爱过程中,林黛玉表现出了强烈的占有欲和嫉妒之心。在她看来,不管是薛宝钗的金项圈,还是史湘云的金麒麟,都是对她的爱情与婚姻的直接威胁。她别无良策,只能一遍又一遍试探、提醒和规劝意中人,以求防患于未然。第八回中,黛玉借训雪雁暗讽宝玉“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他?比圣旨还遵些!”自然这句话是说给宝钗听的。二十回“林黛玉俏语谑娇音”写贾宝玉亲近薛宝钗,招来林黛玉的奚落。贾宝玉以“亲不间疏,先不僭后”来解释,林黛玉则啐道:“我难道叫你疏他?我成了什么人了呢?我为的是我的心!”二十九回由于史湘云的金麒麟而再起冲突,林黛玉先是讽刺薛宝钗:“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继而指责贾宝玉:“我知道,昨日张道士说亲,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缘,你心里生气,来拿我煞性子。”她心中暗想:“你心里自然有我,虽有‘金玉相对’之说,你岂是重这邪说不重我的。我便时常提这‘金玉’,你只管了然自若无闻的,方见得是待我重,而毫无此心了。如何我只一提‘金玉’的事,你就着急,可知你心里时时有‘金玉’,见我一提,你又怕我多心,故意着急,安心哄我。”黛玉心灵纯真,不善于掩饰自己的言行,历来人都说黛玉尖酸刻薄不饶人,爱使小性子,是清高孤傲性格的体现,在我看来,她更多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感情,生怕被人钻了空子而生出的醋意。
范妮初到曼斯菲尔德庄园时因为见不到双亲,离开亲爱的哥哥威廉,她感到了孤单和无助,但是,埃德蒙的关心给予了她很大的安慰,这使得他们两人很快成了朋友。久而久之,范妮爱上了埃德蒙,但她却深深地隐藏起自己的真实感情,与埃德蒙朋友般的相处着。随着克劳福德兄妹的到来,范妮的爱恋出现了危机。一方面,亲爱的埃德蒙热烈地追求着玛丽·克劳福德,另一方面,玛丽的弟弟亨利又执著地追求着范妮,从最初的调情发展到认真的想要娶范妮为妻。在向最爱的人表明心迹这点上,范妮是懦弱的,她考虑了太多的因素;但在拒绝亨利求婚这一点上,范妮表现出了难得的坚定品质。托马斯的威胁和埃德蒙的规劝,都不能使范妮屈服。她的反抗起初是带着犹豫的,因为她不想表现得“忘恩负义”。但是后来出于必要她不得不进行反抗,因为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可悲的,更何况她看不上亨利的人品,从不认为风流成性的亨利会在婚后有所改变,后来的事实确实印证了她的想法。
二、性格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首先来看黛玉的家世。在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这样写道:“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也经五世。……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士,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为一月有馀。”从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林如海不但自己在官场经营得很是不错,家世更是显赫,绝对的贵族子弟。林家虽然不如贾府荣耀,这在林黛玉初进贾府时就提到,但绝不寒酸,同样也是富贵显赫的家庭。而且林如海还是进士出身,并且是殿试的第三名——探花。既是名门望族,又是书香门第。林黛玉既出生在这样的大户人家,自然从小就比一般人家的女孩子优越,这造就了她清高孤僻的性格。且她又是独女,父母更是当男孩子一般养着,为她请先生,习诗书,知礼仪。她的冰雪聪明、才华横溢在大观园中是首屈一指,无人能敌的。因此,显赫的家世、满腹的才华是黛玉清高孤傲的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黛玉7岁丧母,11岁丧父这两件事,是影响黛玉性格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林黛玉父母双亡,孤苦伶仃,不得不背井离乡,寄人篱下。黛玉是极不愿离开自己的家的,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时她才七岁,一个七岁的孩子就背井离乡,远走他方,在这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个“自己身世不幸”的情结。父母双亡的打击直接冲击着黛玉的心灵,带给林黛玉的是深深地自卑,正是这种自卑造成了她的孤僻自恋,她的自卑与自尊的双重人格。第七回周瑞家的来送宫花,林黛玉感受到了不经意的歧视,便脱口而出:“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这一句酸酸的话,把黛玉内心的自尊与自卑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她内心里自卑得越厉害,就越是害怕别人看不起她;越是没有自信,越是想争取他人的尊重。这样的情形,在小说中俯拾皆是。在林黛玉刻薄,“使小性”的性格背后隐藏的正是她那颗十分强烈的自尊心。执著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正是她一切性格的根源。林家的家道中落除了直接冲击着黛玉的心灵之外,还间接地影响着她爱情的成败,这反过来,又影响着黛玉性格的形成。
再来说说范妮的家庭背景。小说在介绍范妮的家世时写道范妮的母亲佛朗西斯嫁给了一贫如洗的普莱斯先生“可是佛朗西斯小姐的婚事,用老话儿来说,就是让她家里人大大的失望深深的懊恼,她居然嫁给一个‘三无’海军陆战队中尉:没有学历、没有财产、没有门第。她真是找了个再差也没有的人当丈夫。”可见,范妮还没有出生时她家就已经是一副贫民窟情形了。再加上普莱斯太太生了九个孩子,家中更是一团乱麻。没有门第,是自己改变不了的,但普莱斯先生没有学历,正如书中描写的那样,他满口暴粗话,言谈举止粗俗不堪,“他的爱好就是骂人与喝酒,弄得自己脏兮兮的,行为粗野不堪”以至于他的整个家庭成员都表现得没有教养,满屋子乱跑,追逐打闹吵架,从家中的女主人到临时女仆都是扯着嗓门乱嚷。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中,范妮没有一丁点优越感,初到姨父家时,“她的行为举止笨拙,脸上没有光彩,眼睛也不晓得往哪里看。”自惭形秽的范妮从来到姨父家的那天起就是自卑的,在日后与表姐们一起学习的过程中更是遭到了鄙视和嘲笑。连诺里斯姨母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审视着她,把她当仆人一样使唤。黛玉在贾府好歹也是“半个主子”,上有贾母的疼爱,下有宝玉的呵护,没人敢对她呼来喝去,范妮在曼斯菲尔德充其量是一个地位高点的仆人,任何人都可以对她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这就造就了她冷静客观、善于观察的个性。同样寄人篱下,还被嫌弃欺负,范妮却表现得坚强独立、她能以豁达、热心的态度来面对生活。虽然在曼斯菲尔德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她没有为此自怨自艾,对于姨父一家人始终怀着感激之情,并且在埃德蒙的帮助下,将自己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在离开曼斯菲尔德庄园回朴茨茅斯省亲时会有不舍,在家的那一个月里,她时刻盼望着埃德蒙能接他回去,她已经把曼斯菲尔德当做了自己的家。
同样是被人收养,黛玉时时感受着寄人篱下的凄凉与自怜,而范妮刻刻体会的是合家团聚的美满和欢乐。贾府中的黛玉最大的特点是孤傲与虚弱,范妮最大的特点是随和与坚强。花团锦簇中长大的黛玉的结局是凄惨的, 在悲苦中长大的范妮却得到了她所希望的一切幸福。
参考文献:
1、(清)曹雪芹、(清)高鹗.红楼梦[M]长沙:岳麓书社2004
2、(英)简·奥斯汀著;苏丹译.曼斯菲尔德庄园[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
3、张庆善.红楼梦中人[M]北京:中华书局.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