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思维障碍中的文化壁垒与交际对策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1-29

  文化壁垒是语言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的障碍,是在中西方文化交互时,在沟通过程中一个需要被加以关注的问题,以下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西文化壁垒与交际对策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1语言思维的内涵和具体表现

  语言是一门工具,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用以将一个人内心中的想法或想表述的思想用现实载体予以表述,从而传递给另外一个或多个人,从而完成沟通,那么既然是一门沟通的工具,就一定具备两大特点,一是要能够正确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二是要避免干扰。反过来讲,所谓语言思维就是在我们进行表述时,所想要表述意思的模式。而这一模式反映的是人们内心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形成的模式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比如地域、文化、习惯、教育程度等。

  在应用语言学方面,针对于思维障碍来说有一个很关键的障碍点,就是文化壁垒。文化壁垒是形成沟通干扰的一个主要因素。换句话说,由于信息发出方和接收方其所处的文化背景有所差异,导致其内心思维模式的差异,从而形成沟通干扰,甚至沟通障碍。究其根本,思维模式的差异是产生沟通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思维模式是受到社会大环境影响,日积月累从而产生的一个人的行为定式,在英语教学当中,很难也没有必要将其修正成为西方人的思维模式,而是应当教会学生如何去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最佳状态是能够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另一套思维模式,在必要时可以通过一个转换自然的在中西方交流中平稳的转变。

  经常有人认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印欧语系以及拉丁语系这类西方语种有个共性,就是入门难,学好很容易,这一说法其实是有道理的。这类语言当入门后,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就可以顺利沟通,而当你能够明白这类语系的思维模式时,就能够快速、优质的掌握这门语言。比如在“中国合伙人”电影中的那个例子:当一个人在你的门口敲门时,国人的习惯是先问什么事然后再请进来,而西方人是先请进来再问什么事。如果你不说“Comeinplease”而是在门口直接去谈论,那么很可能会让这个人认为你不想请他进屋,甚至不想与他交流,这种行为轻则让人觉得你不太重视细节,重则会让人觉得你故意轻漫,这种语言干扰对于沟通来说算得上是灾难性的。

  这就是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的一个具体表现,事实上这种在无意识状态下造成的误会在中国非常普遍,而这种误会为我们日常沟通带来影响,当你在国外或者与外国人交流时,如果一味按照中国的思维去沟通,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或者麻烦。

  2思维障碍中的文化壁垒

  文化壁垒是语言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的障碍,是在中西方文化交互时,在沟通过程中一个需要被加以关注的问题。所谓文化壁垒,指的范围很广,对于语言上来讲比较突出的有三个方面,即习惯用语、行为习惯、同义词,分别来说明。

  对于习惯用语来说,主要包括日常惯用词汇语法以及俚语。对于日常惯用语来说,主要要分清一个句子使用的环境,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当有人问你家里有几口人时,我们的回答往往是“Therearethreepeopleinmyhouse”.我们可以简化为“Wegotthree”诸如此类的惯用语句。这类语句用错虽然不会让人无法理解,但会使人觉得你的英语说的非常不地道。对于俚语来说,就类似于中国的成语,用对了会让西方人对你的印象深刻,但如果用错了则会贻笑大方。试想一下,当一个外国人对你说“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让我看的含笑九泉时”你会怎么想这个人。

  这类文化壁垒克服起来很漫长,靠的是常年累月的积累,不能一蹴而就,而且在学习这类句式时需要带入场景才会事半功倍。

  第二点是行为习惯,人的语言往往伴随着一些行为,而你的语言能否符合这些行为是检验一个人英语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讲到行为习惯就不能不说西方国家的传统,一直以来的封邦建国制度使得西方形成了小国寡民的邦联体制,重视商业,契约精神,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较高,对于细节的重视以及求知精神远在东方人之上。当然这只是中西方众多区别中的几点,但从这几点来看,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向某人保证一件事时,中国人通常会用我跟你保证如何如何来完成对话,而西方人则不会轻易给出这类保证,因为一直以来的契约精神使他们对承诺类语言的含金量看得很高,所以Iwilltrymybest这类词语通常是在西方人沟通时比较常见的承诺。当你在一个非常随意的场合,你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说出了类似“Ipromiseyou”或者“Youhavemyword”等短语时,会使人觉得很奇怪,如果实在想说可以用“I'msureofXXX”这类语意不那么强烈的句式来代替。另外对细节的重视使他们在沟通时更加重视你的反馈,你的肢体语言需要明确表现出你是明白或费解。而不要让对方看不出你的反应而问出“AmImakesense?”这类话。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这类现象很难精准的用语言表达,而对于这种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方式是通过看英剧、美剧、国外节目或直接与外国人交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学习。

  最后一点是最致命的,也是中式英语最突出的体现:同义词。目前在中国,我们学习同义词时是不结合语境或很少结合语境的,这也就导致了在今后和西方人用英语沟通时会发生同义词不同义的现象,即单词正确,但不符合对方习惯。“Toilet,WC,Washroom,Bathroom,Man'sroom”都是洗手间的意思,但应该用哪个才是要明确的,你不会在一个偏僻的地方说出洗手间,也不会在一个豪华饭店中说出茅房。当我们说英语时,这些现象也一样存在。

  3如何解决思维障碍

  英语是一门以传递信息为目的的工具类科目,当我们在练习英语时要时刻明确,英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传递信息,通俗来讲就是能够让信息接受者听懂并正确领会信息发出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目前我们在跨文化交际时过分重视语法,这必然会导致忽视了思维的转换。其实这种交流方式属于舍本逐末,反观中文,在我们日常沟通时语法错误也很常见。如果不是做律师、演讲家这类需要在公众面前长篇大论且措辞精准的职业,仅仅是与西方人进行沟通,真正的关键点还应着眼于思维转换上。如上文所述,思维是一切沟通的基础,思维是一个大环境,当两种不同思维通过语言交互时,首先要弄明白这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并着力培养以西方人的思维来讲英语,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中式英语的怪圈。

  但是在现实应用时,培养西方思维却是个漫长的过程,首先要明确一点,从小接受中式教育的我们,很难培养出西方思维,所以将中式思维转换为西方思维是费力不讨好的,所以我们在思维转换的着眼点就不应该放在培养西方思维上,而是应当放在理解西方思维,以及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上。西方文明发源于爱琴海,属于大洋文明,而中国是大河文明。所以西方的邦联制度导致各个分立国家无法做到自给自足,需要有大量的交易,以商为本,人人平等。而中国地大物博,自给自足,以农为本,等级森严。从这点上出发,中国人在与一个人开始接触沟通时往往比较慢热,带有一定的不信任感,逐渐熟悉,而且在交谈中会有很强烈的等级语句;而西方人则相对热情,在沟通上对等级比较淡化,比方说在借打火机这个事情上,通常情况下中国人说法往往是“ExcusememayIborrowyourlighterplease?”而西方人则通常会说“Lighterplease.”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并不具备很强烈的代表性,但也可以看出来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的差异。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鲜明的体现在于写邮件这件事情上,我们在发邮件时非常正式,开头都要带正式称谓例如高工,刘总等等,结尾都要此致敬礼。但西方人很常见的一个做法是在开头用“Myfriend”而结尾用“Haveaniceday”或“Rgd(Regard)”这类自己的习惯用语而不是格式化的“Bestwishes”这种中国课本上常出现的格式。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说当外国领导来公司视察时,一个同事说了一句“Nicetomeetyousir”使得对方显得非常错愕,这当然不会产生语言歧义,但会使你的沟通始终无法达到顺畅的境界。这就是二者思维模式差异的具体体现。

  在抓住了主线后,后续就要有意识的去找寻,理解西方思维,要弄清他为什么会这样说话。当你有机会接触外国文学,无论是书籍、影音、或者实际与外国人交流、甚至是看翻译过来的外国文章时,要在脑海里留住这两种思维模式最根本的差别,从一点一滴来映证这一模式的差异。这种映证往往会给大脑留下深刻印象,一段时间后就可以逐步理解外国人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事物,从而在与西方人沟通上,逐渐习惯这种思维模式,并应用这种思维模式,使英语水平完成中式英语到西式英语的升华。

  参考文献:

  [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百度文库。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