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差异在于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强调以个人为主体,而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更多的是从集体或大多数人的层面进行的变革。西方历来强调个人的价值,主张个性的张扬,在文艺复兴时期尤为突出。这种个人价值的意识表现在追求个体的自由和平等上。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无一不体现了这一特点,伍尔夫作品的女性主角常常是独自一人反抗男权,力争女权。与此相反的是,中国文化历来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个人价值的观念极其单薄。每个人一降生就被划入家族伦理的范围中,女性从小就被冠以“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准则,认为这是一种正常、合理的集体现象,个人服从社会的思想主导了大多数女性的一生。后来兴起的妇女解放运动打出的旗号也是以推翻这些不合理的行为准则为重心,可见中国女性的思想长期植根于社会给她们制定的这些规范中。
4 参与主体的差异
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差异还在于参与主体的区别。西方女性主义文学运动的参与主体是西方的女性同胞,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各位杰出的女性作家,她们已经意识到了作为女性存在的自我价值,自发并团结起来争取自己的权益。而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之前说过,是作为社会大改革的一小部分,因此,一开始的领导主体是具有启蒙思想的男性知识分子,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可以说,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是全民族共同参与的。
参考文献:
[1]杜芳琴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J]百花洲.2000,1 2(4):45―46.
[2]邹兰芳,余玉萍论女性自传中自我主体的漂移性――以纳娃勒赛阿达薇的自传《我的人生书简》为例[J]当代外国文学,2010,1 2(04):1 23―1 2/
[3]浦立昕中国语境、全球化视野、美国文学研究――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外国文学,2010,23(0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