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有着世界性的特征,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在与其他国家的交流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在五四时期,虽然中国文学家对于日本文学存在一些误读,但是,日本的文学也对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自然主义,本文主要以周作人、鲁迅、郁达夫的角度阐述了日本文学对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文学;五四时期;中国文学;影响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长久以来,都是走着固步自封的发展道路,与国外文化的交流很少。在中国外交史上,日本一直占据着一个特殊的地位,尤其是在近代,中日之间的交流频繁,日本文化也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就针对日本文学对于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1日本文学对周氏兄弟创作的影响
1.1日本文学对周作人创作的影响
周作人至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浙江绍兴人,在“五四”时期,曾经担任新潮社主人编辑,负责《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发表了《思想革命》、《平民文学》、《人的文学》等文章,翻译了大量的日本文学作品。周作人的理论与主张曾经在社会上引发了深刻的反响。
在1918年12月,周作人连续发表了《平民文学》、《人的文学》等一系列的文章,完整明确的阐述了新文学与旧文学之间的差别,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现代文学史中,周作人的特点就是“博古通今”,他文艺观念十分的复杂,吸收了日本文学、俄罗斯人道主义精神、儒家中庸思想、古希腊人本主义精神等思想,其中,日本文学无疑对他产生了最深刻的影响。
在周作人的文学中,焦点问题就是“人道主义观念”,周作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灵肉统一的观念,他认为,灵与肉实质上是一个物体的两面,两者相辅相成,两者共同组成了人性。
周作人这一观念显然受到了厨川白村《文艺思潮论》的影响,这本著作出版在19世纪初期,在这本著作之中,作者显著的阐述了西方文艺思潮的演变历程,将希伯来与希腊两种文学特色归结于灵与肉的对立,并提出了灵与肉统一的观念。
2日本文学对鲁迅创造的影响
2.1日本“尼采观”对鲁迅创造的影响
尼采思想进入日本的时间在明治二十七八年之间,到了明治35年,对日本文学的影响达到了巅峰的影响,在当时,日本处于“日清战后迅速进行产业化社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青年们充满了英雄主义思想,他们一方面苦恼、烦闷,一方面又是积极向上的,因此,他们对于尼采的思想也是批判性吸收的。
在当时的中国,人们不接受尼采悲剧哲学观念的根本原因就是历史因素与社会环境,在“五四运动”时期,对抗的就是封建思想与世俗事项,这就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显然,尼采的悲剧主题思想观念是不符合当时社会潮流趋势的。因此,鲁迅对于尼采思想观点也是批判性的吸收,他抛弃了尼采哲学中的悲剧性因素,吸收了其中积极向上的尼采哲学,这正是日本“尼采观”。
在鲁迅的各类小说,就会看到一些积极人物的影子,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治水》中的大禹,这都是一个典型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战士”,这也是鲁迅救国思想的深刻体现。
此外,鲁迅的作品中还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意识与民族危机感,但是在实质上,这种民族思想正是鲁迅在接触到日本“尼采观”文学后而生出的“本根剥丧,神气旁黄,华国将自槁于子孙之攻伐”思想,基于以上的观念,鲁迅将自己内心的希望寄托于部分英雄人物的“内曜”与“心声”中,这与日本“不与芸芸众生共沉浮”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可以看出,鲁迅对于尼采哲学的接受多是经过日本变形后的,因此,鲁迅的思想观念与日本文学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2有岛五郎人道主义观念对鲁迅的影响
在文学思想与作家气质方面,鲁迅与日本文学家有岛五郎之间有着强烈的共鸣,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无论是在个人经历与艺术观点方面,鲁迅都与有岛五郎有着惊人的相似,因此,鲁迅在翻译《一个青年的梦》后,经将注意力集中在有岛五郎身上,并先后翻译了有岛五郎一系列的作品。
3日本自然主义对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
3.1日本自然主义与“创造社”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是针对“砚友社”的庸俗写实主义兴起的一种文学,自然主义文学反对旧道德、反对因袭观念,主张按照事物原来样子进行写作;在艺术形式上,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主张“排除技巧”,在语言上,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完成了“言文一致”的革新。
虽然中国近代文坛对于日本自然主义有着一定的误解与排斥,但是应该看到的是,日本自然主义的实质与“五四”文学依然有着密切的关联。
五四时期是一个百花齐放,充满生气与活力的时代,标志着中国社会开始从黑暗迈向黎明,但是这一时代中也充满了深刻的冲突与矛盾,理想往往与现实呈现出对立关系,现实难以为人们的理想提供足够的条件,反而处处抑制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当时文学不仅会反应出人们与现实的斗争,也要解释幻灭与亢奋、懦弱与反抗、情感与道理等一系列的矛盾。而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恰恰可以满足这一需求,这种形式也是五四时期作家表达理想与内心困惑的最理想形式。
3.2日本自然主义对郁达夫创作的影响
在郁达夫的散文中,始终突出两种情感,就是颓废和憎恨,他愤世嫉俗,将自己精力的悲苦与烦恼书写在文章中,表达出了他反帝反封建的一种思想倾向,他的个性解放的思想与日本自然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既强调个体的顺理成章,也注重感性生命的自我。
无论是前期的《沉沦》,还是后期的各种自叙式小说,其中主人公的心境与遭遇都是相差无几的,他们追求金钱、名誉、女人,但是在漂泊异乡时却备受歧视,他们的精神受到了严重的压迫,甚至达到一种变态的境界;他们正值、善良但忧郁、感伤。一方面强调真实,一方面强调个性,郁达夫这种浪漫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结合的文学观与日本自然主义田山花袋等作家的观念是如出一辙的。
参考文献
[1]刘翌.论日本文学对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J].西北大学,2002(04)
[2]王升远.战争期间日本作家笔下周作人的实像与虚像(上)――小田岳夫的《北京飘飘》主人公“田有年”原型初探[J].鲁迅研究月刊.2011,12(01):117-119
[3]马文波.从松尾芭蕉的俳句看中国文化对日本俳句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01):398-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