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Diamond),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等轴(立方)晶系天然矿物.其摩氏硬度为10,密度为3. 53(±0.01)gCm3,折射率为2. 417,色散为0.044.此外,钻石还具有高热导性、强抗腐蚀性等特点.它的矿物名称为金刚石,在金刚石矿产中能够达到宝石级的约占五分之一,称为宝石级金刚石,国外称钻石原石''或钻坯.钻坯切磨成某种琢型后称为裸钻,国外称为成品钻石或抛光钻石.英文Diamond来自希腊文金刚adams一词,意为无可征服.
钻石源自远古,孕育于地球深部,带着与生俱来的神奇魅力和璀璨光彩,以其稀少、珍贵、坚硬无比和独一无二的特质,最能表达爱情、纯洁和忠贞等情感,是身份、权利、地位和成就的象征,因而令无数的人们向往它、追求它,甚至膜拜它.钻石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内涵,与它源自不同文化信仰、交织着无数宗教神话和臆测,渲染了淘钻工人和商人的神奇传说有关.
自3000年前,在印度首次发现钻石后,有关钻石的由来就充满了神秘、传奇和浪漫的色彩.古希腊人认为钻石是星星陨落的碎片;也有人说钻石是天神的眼泪;更有人相信钻石是天水、天露结晶的产物;梵文中钴石被解释为由闪电而生;甚至连著名的科学家Robert Byle (1627~1691)也相信钻石可以繁衍钻石.
在人类沧海桑田变化的历史中,没有哪种宝石像钻石这样流传着许多动人、充满诱惑的传说和故事.其中最诱人的恐怕当数钻石谷的故事.传说在中亚有一个恐怖可怕的山谷中,满地都是钻石.天上有飞禽盘旋巡逻,地下有毒蛇严密把守,这些毒蛇的目光就可以置人于死地.只有那些机智勇敢的寻钻人,才能从这个山谷中找到钻石.据传他们把羊宰杀后撕成肉块,丢下谷底,血腥的羊肉便沾满钻石,正午时分,饥饿的秃鹰从山顶飞入谷底,抓起肉块,飞回山顶准备饱餐时,守候在山顶的寻钻人,大声吆喝,吓走秃鹰,获取钻石后,再将肉块留给秃鹰.巴西彩色钻石称誉全球,可矿区却位于托康廷斯河流非常荒凉的地带,当地人说到托康廷斯河比上天还难,途中要穿越荒僻的原始森林和漫无边际的沼泽地带,那里毒蛇横地,猛兽成群.荷兰探险家多次用皮筏企图越过沼泽地,均以惨痛失败而告终.这些传说都诉说了获取钻石比砂里淘金还要艰辛,比大海捞针还要艰难.
13世纪时,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曾下令禁止所有的女性佩戴钻石,即便是皇室公主和贵族仕女也不例外.在他看来,只有圣母玛莉皿才配得上佩戴钻石.在印度,人们曾把钻石镶嵌于印度教神像的眼睛上,可以看出人们对钻石的膜拜程度.
钻石金刚不坏的特性,也流传广泛.公元前一世纪,一位罗马诗人曾写到钻石无惧敲击.其后的一百年内几乎成了人人相信的事实.而巴西和南非的商人,正是利用了这样的传说,欺骗无知的淘钻者,击破他们送来的真钻石,让他们误以为检来的只是一般的石头,等淘钻者失望地离去后,便将钻石据为己有.
数千年以来,钻石就是世代皇权的标志.15世纪以前,只有皇帝才能佩戴钻石,作为领兵打仗战无不胜和治理国家的护身符.据著名印度史诗《王马哈帕腊达》中记载,在三千多年以前,人们就用钻石来装点他们的英雄.法国王室贵族们对钻石的热爱,始于法兰西一世到路易十三世,在路易十四世达到顶峰,他收藏的钻石包括112克拉的法国蓝色钻石(F rench Blue),109颗质量超过10克拉、273颗4~10克拉及约1100颗的小钻石.遗憾的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前夜,王室的珠宝被盗一空.俄国沙皇们也是不遗余力的追钻者.早在1600年沙皇收藏的珠宝中就已拥有镶满钻石的宝球和镶有900颗。
钻石及其他宝石的王座.1682年彼得大帝和其弟伊凡五世的共同加冕典礼上,两人的皇冠就镶满了钻石.1762隼皇后凯萨琳宣布即位时所戴的皇冠上镶嵌的钻石多达5000颗,凯萨琳还把前情夫所赠的欧罗夫( Orloff)钻石,镶于皇室的权杖上.英国王室自1300年从黑王子爱德华开始,到1907年爱德华七世六十六岁生日收到世界最大的库里南钻石为止,收藏的钻石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之最.英国王室是崇尚钻石,并用以显示他们的权力和地位的典范.时至今日,英国王朝加冕典礼中仍沿用镶有钻石的皇冠、皇服和皇杖作为权力的象征.
1700年以前,钻石几乎为皇亲贵戚的专属品.第一个敢于冲破此规矩的寻常百姓是法王查理七世的宠爱安格丽斯 苏瑞,她多次在社交场合佩带钻石首饰以引人注目.在此后的几百年历史中,钻石逐渐演化为社会名流、工商巨贾追逐占有财富和炫耀成就的象征.如纽约赌场场主、两任国会议员、前世界重量级拳王约翰 茅瑞生,出版业巨子普立兹夫人,印度钢铁大王Dorab Tata,希腊船王Stavros Niarchos,珠宝业富豪哈里 温斯顿及社交名人安东尼,好菜坞明星玛莉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等都是钻石文化的追随者和传播者.
区分几种常见的假钻石
区分几种常见的假和黄玉:这两种天然矿物的透明晶体,经琢磨后也有点像钻石,但都缺少闪烁的彩色光芒。且它们都是“非均质体”,而钻石是“均质体”,用偏光仪易于区分。
人造蓝宝石:无色透明的人造蓝宝石在琢磨后也可作为钻石的代用品。但它在“二碘甲烷”中几乎消失不见,而真钻石的边缘暗黑,非常清楚。
锆石:在人造立方氧化锆出现之前,锆石是最佳的钻石代用品。
锆石具有很强的双折射,即它有两个折光率,并且两个折光率之间的差别较大。由此而产生了一种很特殊的光学现象,当用放大镜观察琢磨好的锆石棱面宝石时,由其顶面可以看出底部的面和棱线有明显的双影。而钻石因为是“均质体”,绝无双影现象。
人造金红石:金红石是一种普通的天然矿物,它的成分是二氧化钛,由于它的折光率(2.61—2.90)比钻石(2.42)还要高,故琢磨宝石后能出现明亮耀眼的闪光,且能出现彩虹般的变化,显得非常美丽。可惜的是,天然金红石几乎全是不透明的,所以1947年才经美国铅业公司首先制出了人造金红石。其中无色透明者用作钻石代用品或假冒品,其五彩缤纷的闪光超过了真钻石,常被称为“五彩钻”或“五色钻”。但由于金红石有强烈的折光率,故与锆石一样,能用放大镜从顶面看到底部棱线的显著的双影,故易与钻石区别。
立方氧化锆:(即“苏联钻”):这是首先由原苏联推出的最理想的钻石代用品或冒充品,是人造化合物,无天然矿物。自从立方氧化锆问世后,其他多种人造宝石原料,都只用作别的中低档宝石代用品,而不再来磨制假钻石了。这是由于立方氧化锆在折光率、色散等方面与天然钻石很接近。但它的硬度较低(8.5),比重为钻石的1.6—1.7倍,达5.6—6,且导热性远低于钻石,故仍可用仪器准确地将其与钻石区分开来。
如何保持钻石戒指的光泽
如何保养钻石戒指才会使钻石戒指要怎样保持光泽?一颗光洁的钻石戒指不仅有更佳的反射光线效果,而且会比那些沾染了皮肤油脂、肥皂、化妆品及厨房油渍的钻石戒指看来更亮。钻石戒指对油脂有粘结性,因此每月须洗一次,以保持其光亮。
钻石戒指保亮方法之1:清洁液洗净法用一个小碗或茶杯盛装温水,在水中调合适量的中性清洁剂。将钻石戒指浸在水中,用牙刷轻轻刷洗了再用一个网筛兜住,在水龙头下用温水冲洗(最后用一条柔软的无棉绒布拍乾即可。
钻石戒指保亮方法之2:冷水浸法用一个小碗或茶杯,把适量的清水和家用亚摩尼亚水混合,将钻石戒指浸在水中约30分钟,然后用一个小刷子,在钻石戒指前后左右轻轻刷洗,再在水中挥动一会,拿出来用纸巾拭乾即可。
其他钻石戒指保亮方法:做家务时,勿让钻石戒指首饰沾上含氯的漂白剂,它不会损坏钻石戒指,但会使镶托褪色或变色。洗碗或做粗活时勿佩戴钻石戒指,钻石戒指虽然坚硬,但是若依其纹理方向受到重击,可能会有损。每年将你的钻石戒指首饰拿给珠宝商检查一次,查看镶托有否松脱与磨损,重新给它固定和擦亮。
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钻石戒指
爱情、婚礼、钻石,多么甜蜜和幸福的字眼,而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美时尚钻石戒指也成了每一位新娘最美的梦。但你可能不知道,每一个钻戒都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魅力,更赋予了不同的涵义。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时尚钻戒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下面的时尚钻戒佩戴法则吧。
最实用选择:专情对戒。一对精美的时尚钻石对戒为你我共有,并在对戒的外环文刻下一句属于你我的浪漫秘语,作为你我一生守候的永恒承诺。嫌爱情魔戒释放的魔力不够吗,那就用更有魔力的文字来承载寄托吧,英文、金文或者是希腊文……
最深情选择:衷情独钻。订婚或求婚戒指专属于新娘,闪耀的多爪独钻型是经典不衰的款式,最能体现钻石的纯净唯美,也被奉为求婚中最圣洁的信物。很多新娘都喜欢这样的款式,购买时一定要注重镶嵌工艺,注意镶嵌的牢靠程度,独钻的款戒最容易被硬物划伤,在提取类似物品的时候要注意要将戒指取下。
最闪耀之选:迷情多钻。多钻款式的样式也逐渐被人们所认可,用足够大颗的钻石加以突显,周围覆以密布的细小碎钻,钻石的面面闪耀的光泽度和在细钻的密布下更加突显出来,格外璀璨。多钻的设计多采取半包或全包镶嵌,所以请选择这些钻戒的新娘们多多注意配戴的场所,在灰尘较多的场合不要配戴,钻石有亲油性,还有,尽量不要放它们进入厨房这样油烟比较大的场合。
最时尚之选 :独特造型。特殊设计款是婚戒中童话般的设计,特立独行的设计能让自己永恒地铭记收到戒指和承诺的那一刻的幸福感,而且抢眼度也足够高。独特时尚钻戒是时常会闪烁的钻戒奇葩。这类型的戒指通常造型不太规则,所以需要注意不能被外力所损伤,通常定期要交给可以信任的珠宝师去保养和维护,检查钻石镶嵌的牢固程度以及去除杂质等等。存放的时候不要与其它首饰共同放置于一个首饰盒内,以免碰伤。
是选择“专情对戒”、“衷情独钻”、“迷情多钻”还是“独特造型”,哪一款更适合你们的气质和心意呢?在这缤纷的夏日,让钻石的璀璨光芒见证你们爱情的甜蜜和婚姻的幸福。
[关于钻石文化的概论的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企业家文化的论文
2.关于海底捞文化的论文
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4.《饮食文化概论》课程论文范文
5.关于中国酒文化的论文3篇
6.有关传统文化的论文范文
7.简论文化的传承
8.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