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上面的两种类型之外,还用另一种英雄悲剧,即最大的悲剧:自己为之终生奋斗的组织或理念到头来却成为了自己的刽子手。英雄死于自己人之手,这类英雄形象不胜枚举。上文中的萧峰也属于这一类英雄形象,只是萧峰使命中的悲壮感盖过了他的破落和悲剧。萧峰一生为国为民,为丐帮的团结稳定,为减少江湖的腥风血雨而殚精竭虑,西阻西夏,北堵契丹,大宋王朝及江湖派别不仅对他没有任何册封和敬仰,反而要让他死无葬身之地(萧峰最后不得不在“夷夏”中尴尬走向自杀)。《药》中的夏瑜也一样。夏瑜本来是为天下之民争取说话的权利而投入革命的,纵然是死,他都没有一丝恐惧,而且是死的其所,死的有价值,但令夏瑜万万没有想到是,他们这些革命党个个以天下为己任,为民争取说话的权利,抛头颅,洒热血,到头来却被那群看客们说成是乱党,死不足惜,而且死有余辜。夏瑜的理性价值一下子跌入了深渊。
夏瑜投身革命本来是想做一回英雄,掀起一场启蒙运动来唤醒民众,使民众受到理性光辉的照耀,没想到却成了民众眼中的异端,民众的精神戕杀比保守党的肉身残杀更让夏瑜心寒。夏瑜的启蒙刚刚开始便被斩首,夏瑜的死无异于宣告启蒙的夭折。启蒙再次回到了鲁迅的起点:启蒙如何可能? 通过校园文学小说课上的分析鉴赏,我们再次回到了《药》,回到了鲁迅,回到了鲁迅的灵魂深处,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鲁迅的呐喊、傍徨、希望、绝望、冷峻、痛苦、孤独和深刻。
(二)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及文艺思潮
社会背景和文艺思潮,是文学的底板,为文学创作提供养料,人生活于一定的社会时间和空间中,不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和精神痕迹。在《变形记》中,卡夫卡巧妙地把“异化”、“荒诞”、“绝望”、“悖论”等哲学问题和“救赎”“受难”等神学问题引入文学领域,将哲学和神学提炼为文学的精髓,完美地实现了三位合一,形成了独特的“卡夫卡风格”,这是卡夫卡的天才之处,也是其作品魅力之所在。但如果我们不了解卡夫卡创作《变形记》的社会背景和当时的表现主义运动思潮,我们如何理解格里高尔一早醒来发觉自己变成了一只甲壳虫?这不很怪诞吗?如果我们不了解表现主义的创作风格和方法,我们如何理解《变形记》带给我们的荒诞、孤独?如果我们不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和文艺思潮,我们如何理解“异化”、“救赎”、“受难”的要旨?又如何理解格里高尔的所作所为?用中国的伦理观来解释格里高尔的动机,合理吗?只有我们深入了解了表现主义的风格和当时的哲学文艺思潮,我们才会惊呼《变形记》的伟大,才会惊叹卡夫卡对世界文坛的贡献,也只有掌握这样相关的背景知识,我们才能更深刻把握文学艺术水平的内涵和主旨,从而才能提高小说鉴赏的智性水平。
(三)借助古典经典原著,重返文学审美之路
仅靠摸清作者的小说创作目的和哲学基础,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及文艺思潮,就一定能提高小说鉴赏水平?问题恐怕不会这样简单。作者的创作动机一般都有一个前后变化的过程,哲学思潮也有一个转向的问题,前期创作目的不一定适合后期文学作品。至于社会背景和文艺思潮就不要说,从马克思主义文论到精神分析文论、从结构主义文论到解构主义文论、从形式主义文论到殖民主义文论,再到女权主义文论等等,每一种文论都如过眼云烟,随风飘散。
要想在混乱的思想和凌乱的文本下提高小说鉴赏水平,就需要借助阅读经典,重返古典之桥梁,因此,要提高我们的小说鉴赏水平,须重新阅读古典经典原著,所谓“重新阅读”,不是重新收集什么“故事新编”,而是要端正心态,以一个非功利的、审美的心态和一个健康的头脑去阅读古典经典作品。这些古典经典原本本来是审美的,但由于某些人出于某种目的的附会和扭曲的解释,导致了我们的盲视,现在的重读,就是要重新发掘审美的洞见。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的上是经典?经典作品因人而议,因时代而议。今天,我想没有任何人能否认陶渊明的诗的经典地位(同时也是古典的),但在魏晋时代,陶渊明只是一个不入流的默默无闻的乡村田园诗人(还算不上一个士大夫),占据经典地位的只能是谢灵运的山水诗。什么是古典?古典首先是一个经典问题,其次才是一个历史时间问题。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得上经典?经典不是畅销书,也不是个人的心得体会故事,即使是那些借助媒体政治权力获得的心得畅销书籍,即使再等上一千年,它仍然不够经典的资格。所谓经典作品,不是你正在读的作品,而是你正在重读的作品;是你没有读过,但又在谈论的作品;是被无数大众误读的作品;如先秦诸子、古希腊史诗戏剧和《圣经》等。我们之所以要读这些作品,不仅是因为其价值,更因为其是价值的源头。先秦诸子们在轴心时代提出的问题至今仍有价值意义,有些问题我们至今也没有悟出其中的大义。在先秦诸子中,我们尤其要注意老庄学派,在中国古典文化领域,只要道家承担了传统文化的艺术审美精神。要重返文学审美之路,我们必须读“道家”,道家的艺术审美精神是提高文学鉴赏水平的一把钥匙,我们只有借助这一把钥匙才能开启审美之门,当然,读“道家”并不意味着我们排除对其他诸子的欣赏,先秦的诸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古希腊史诗、戏剧和《圣经》是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和精神的栖息处,它们共同撑起了一片文学天堂。如果我们不读古希腊史诗、戏剧和《圣经》,我们如何理解西方文学中的宗教情愫?我们如何理解其文学中的意旨?我们如何解释文学作品中微言大义?古希腊史诗、戏剧(尤其是悲剧)不仅是一个文学问题,更是一个教育问题,它在教育中占据一个核心位置。《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更是西方文学的底板。这些古典经典作品虽说是涵盖了古今之意,又融通了中西之旨,但又有多少语文教师精读这些古典经典作品?我们的语文教育(基础文学教育)现状有这种人文、审美、宗教意识吗?这些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提高小说欣赏水平的问题,在更深层次上来看,是一个如何教育的本质问题。
以上观点仅是笔者一人之见,阅历有限,错误难免。这种从宏观上着眼的大阅读大鉴赏,需要一定的经历和阅历,这对校园中的学生来说,或有一定难度,那么,有没有一种小阅读来提高我们校园中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微观阅读,细读分析,宏观把握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偏低,是近年公认的事实,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一面貌了?阅读是鉴赏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如何做到真正的阅读?曰:微观阅读,细读分析,宏观把握(简称“细读法”)。借用德国哲人海德格尔的一句话:多一些思想的细心。如何能做到?
1.阅读标题。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我们一定要通过这双“眼睛”进入文章的心脏。如何进入?阅读不仅仅是要“读”,更要“分析”。分析什么?分析这双“眼睛”的意图、它的内容,分析作者想通过它来表达什么,甚至,需要我们自己给自己提问,然后从文章中找到相应的答案,如《如果你为四郎哭泣》这篇文章,从标题来看,这是一个假设复句,它的内涵是:如果你为四郎哭泣,你就会怎样怎样;如果你不为四郎哭泣,你就怎样怎样。具体如何回答,就需要我们对文章中四郎及其哭泣事件(原因经过)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2.七划线。
分析完标题后,你就会有一个对阅读文章的大致了解,或者说有了一个心理准备,然后就逐句逐段细读。不要求阅读速度快,不要怕浪费时间,欲速则不达。在细读的过程中,还要动手。
(1)把与标题有关的句子或词语划线。
(2)把能概括本段中心的句子或关键词语划线,弄清各段的关系层次。
(3)把作者的看法、评论、议论、抒情的句子,画下来,这些句子就是活着代表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主旨。
(4)把具有哲理、哲思的句子画下来,这些句子代表了作者的价值观和认识论,是作者对生活、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感悟,是作者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对我们的人生也有启示意义。
(5)把你认为重要的句子(即使它与标题和段落中心无关)划线,这样可以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
(6)如果你对作者比较熟悉、了解,还要联系作者的生平来看文章,如不了解认识作者,也不要紧,很多时候,阅读的作者是可以忽略的,西方有一种解释学说法:作者已经死了。
(7)如果有注解,也要关注,它能使你对文章了解的更全面、深刻,有时,甚至能给你提供文章中心思想。这样从头到尾,完整阅读每一段,划每一个重要的句子或词语,不漏掉任何一个细节,这就是微观阅读,细读分析。
3.重新阅读。
在完成前两个步骤下,再回过头来,重新阅读文章。当然,这次阅读不同于第一次阅读,你要选择性的阅读,你要重读的是你文章上划线的句子和词语(只读这些),理清它们的逻辑关系,弄清作者写作的步骤和情感的变化,从而形成对整篇文章的一个完整理解,这就是宏观把握。当然,在阅读的时候,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作者,自己给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在这三个基础上,再结合具体的语境来鉴赏,即使再刁钻的迷眼法,我想也不会跳出斗笠这个圆。站在作者的角度来理解作者,是我一直推崇的鉴赏角度,它至少不会无中生有,用我们自己的主观臆想来推断作者的思想和意图,也许会误入迷途,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