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文学的界定网络文
网络文学专指网络小说。这一界定将其他体裁统统排除,看似不够严谨,有违文学常态。只是由于网络小说发展尤为迅猛,声势煊赫,受众广泛,让人们提及网络文学时往往第一个想到,成为约定俗成的代称。关键是,小说在网络文学所有体裁中与传统文本的区别最为显著,从传统小说到网络小说,不是简单地通过电子录入和联网上传就能够完成转型,两者之间鸿沟巨大,几无跨越的通道。网络文学要求互联网有能力承载文学活动的每个步骤,成为创作、传播、阅读的自觉和习惯,而不仅仅是手段和平台,小说率先达到了以上要求,当网络小说出现时,纯粹意义上的网络文学才真正产生。折中地看,以内涵来界定,能够区别于传统,反映互联网基本特征的动态的文学形式,可以称作网络文学。该定义圈定了这一新型文学的互联网特性,贴上反传统的标签,但对影响范围和外延未加限制,同时强调了网络文学具有两条生命线,一是互联网,二是动态性,前者毋庸置疑,后者稍作解释:传统文学的创作和阅读显得相对独立,传播方式相对单一,文本及其各要素在传播过程中呈现相对静止的状态,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界定网络文学,应突破传统的文体界限,引入平台和载体视野,将博客、微博等文字空间,网络相册、网络动漫等图像空间,微电影、网络剧、网络音乐等视听空间一并容纳进来。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文学的内涵不断扩充,表现形态处于持续性的变化中。宽泛定义网络文学,等于淡化文学的独立价值;而局限于网络小说,则一叶障目,忽略了文学的多样性。本文取折中义作为研究视角,是因为网络文学对外展现出颠覆传统的态势,彰显了对时代的迎合与共谋关系,对内却抱着开放姿态,在每种表现形态内融汇一切平台资源,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时代的意见与抵抗。
二、网络文学的时代性
文学与时代之间看似盘根错节,稍加梳理,不外乎以下四种关系。文学反映时代精神。从模仿到现实主义,写实是文学最基本的创作方法,也是文学功能在各个时代最直接的显现。历史浩瀚,寰宇多姿,囿于生命苦短和视野局促,我们无法逐一亲历通晓,不论巨匠精英或贩夫走卒,思想言行里都铭刻着时代的印记,由他们创作、传播、阅读、构成的文学作品里,存活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记忆、荣耀和价值观,又因此招致后人的傲慢与偏见。《水浒传》与《金瓶梅》成书年代相近,故事背景相似,可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前者被供奉传颂,后者被斥为淫花毒草,难入庙堂,遑论课堂。网络文学如今的处境类似于当时的《金瓶梅》,虽然被排斥于正统之外,但大多数人都不会否认今天属于网络时代,网络文学不仅在内容上展现了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诉求,更在形式上印证了当代文化的一大显著特征——复制。本雅明最早提出,从机械时代开始,“即使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中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数十年后的文化研究学者指出,后现代主义中最基本的主题就是复制,这些论断为网络文化的同质化趋势提供了理论依据。文学跟从时代指引。每一次风云变幻,既能成为文学作品的内容背景,还能作用于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往往一条政令就能在特定范围内改变文学方向,此类事例在历史长河中屡见不鲜。当然,这种被动改变不在重点讨论之列,我们关注的是文学对时代的感知与主动迎合。以唐代为例,短短二百余年间,随着政权兴衰,唐文学以诗歌为潮头,从刚健到包容,再从沉郁到清寂,走出了一条初、盛、中、晚的鲜明轨迹。与唐文学相关,元曲《西厢记》取材于唐传奇《莺莺传》,两者故事主体类似,结局却是大相径庭,一个是圆满的喜剧,一个是决裂的悲剧,喻示了各个时期对于自由恋爱的接受程度;终成眷属抑或始乱终弃,张生和崔莺莺的命运表面上由作者主宰,实则由时代写就。如今,商业大潮推动了网络创作的职业化,使得大众和出版方在进行考量和取舍时,作品的娱乐性、商业性往往凌驾于文学性之上。很多时候,这种跟随是在无意识当中完成的,时代的旗帜不可能招揽所有人,但它至少会在你的视网膜上种下一抹颜色的记忆,然后经年累月,润物无声。文学推动时代潮流。大自然孕育的人类能够改造自然,而人类创造的文学,也能对人和世界施加影响。与宗教注重来世、彼岸不同,文学的能动性通常表现为现世回报的实用追求。明清科举以八股取士,因而掀起的八股风潮禁锢了数百年中国文人的创新思维,使之与时代隔绝,延缓了中国追赶世界的脚步。从近代开始,由于生动且易读,文学成为承载西方思潮的重要载体,大量涌入的思潮及作品,被知识青年奉为救世主的图腾,不仅催生了中国新文化运动,也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网络文学对影视娱乐行业所产生的影响更无需赘言。但我们不能就此认定文学具有决定作用,如果将历史比作一列缓缓前行的火车头,文学所扮演的,至多是烟囱里喷出的浓烟,排解着时代过剩的热量,警醒着前路候车的旅客。文学掩盖时代表象。如前所述,文学直指人的内心,间接地表现世界,它精于伪装,有能力将自己打扮得超凡脱俗,模糊时代印记,制造幻想来迷惑众生。中国古典神怪小说尤其精于此道,只不过它们的教化目的稍显露骨,《封神演义》主张道教正统,《西游记》宣扬皈依主流,都容易被人识破。相较之下,今天的许多文学作品做得更加隐蔽,从早前的琼瑶言情、武侠小说和古装影视剧就可见一斑,而如日中天的网络文学里的玄幻、穿越、架空等类型小说,似乎在否定着文学与时代的必然联系。且不谈这些历史戏说中寄托着怎样的社会理想,也不论那些无根幻想中发泄着怎样的现实情绪,只要细细思索,这种宽广的文学空间因何而生,这种新的文学样式何以兴盛,你的疑惑自会迎刃而解。这种不同步性与能动性,其实都可以看作是文学挣脱时代束缚,对自身独立性的追求。
三、网络文学的独立意识
魏晋以降,文学对自身的独立性孜孜以求,独立意识愈加浓烈,但不意味着具有独立性。换句话说,文学从未真正获得过独立地位。独立意识贯穿于文学发展的始终。首先,文学起源于对生活的独特把握。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歌源于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模仿,这种模仿不是机械地复制,而是人积极参与进来的创造活动,展现个人的天赋禀性,所以使得艺术有别于一般生活。其次,文学追求独立性的脚步也从未停歇。春秋时代尚未开启文学审美的自觉,孔子及众弟子对《诗经》审核整理,目的在于宣扬“思无邪”的教化观念,但当中的大多数诗篇,虽反映了社会风貌和日常人生,仍以真挚委婉的情感抒发和朴实考究的语言组织,显露出文学特有的观察角度;宫廷文学耽于绮靡,内容空泛,依然展现出与政论文章截然相反的审美旨趣;即便是特殊时期出现的革命浪漫主义,也在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存文学的荣光。文学亦人学,独立意识即人的不屈从,无论哪个时期哪种文学样式,这种创作态度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包括如今的网络文学。人的不屈从不代表文学与外力无关,文学具有自律精神,并不意味着它真正获得过傲然于世的独立性。通行的观点认为,自然和社会科学指向世界,人文科学指向人的内心,文学中的表现主义流派则更为大胆,让内心情感凌驾于外在形式之上,在卡夫卡极为有限的面世作品中,那艰涩、扭曲、惶恐的笔触不正是作者闭塞生活和孤寂心灵的写照吗?但卡夫卡对孤独的价值追求不是与生俱来的,其创作风格除了受到家庭、工作、情感经历等小环境的影响,还与时代这个大环境密不可分,他笔下小人物懦弱迷惘的困顿处境,根源于一战前后的经济萧条,以及现代人面对现代社会时陌生的恐惧感和深重的无力感。中国魏晋时期的文学早已蕴含了表现主义的某些元素,和当时盛行的避世隐逸风潮一样,文学追求率性自然的出发点是文人在朝堂上的彻底失声,田园生活悠然恬淡的参照系是百姓在乱世中的流离悲苦。今天有许多人将网络当做隐匿的桃花源,可以获取绝对的自由,殊不知久违的话语权依然旁落,自身言行更加无所遁形。
四、总结
文学终究无法纯粹,也不能以纯粹作为归宿。它不知疲倦地追求独立和自由,目的在于按照自己的方式,发自本心地记录时代。网络文学的出现,只是表明这场独立战争借助互联网这一新媒体,告别了面对面的冷兵器交锋,迎来了涵盖更加广泛、远程精确打击的热兵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