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西方文学中侠与骑士的正义体现方式之比较论文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8-10-03

  武侠小说在我国源远流长,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通俗小说, 通常分为旧武侠小说与新武侠小说。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游侠,后来唐宋元明清文学中记载的侠客,主要思想也是为国家效力、伸张正义及人文精神的矛盾复合。中国侠有不同的分支,如明清戏曲小说中的忠臣义仆;“杨家将”“岳家将”中的良将义士以及宋代之后江湖上的非正统、反主流文化的侠客等等。骑士文学,也称作“侠士”文学,和中国的武侠小说一样,都是尚武精神文化的体现。两者都离不开“侠”,“侠”又离不开“义”。两种文学在体现中国侠与西方骑士的正义行为上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差异。

  (1) 从人物的特定形象上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的侠客与欧洲骑士都表现出了正义精神。不同的是,西方文学中的骑士通常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而中国古代的侠客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大都是忠君爱国、建功立业。中世纪的时候,骑士是西方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比较高尚,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十二世纪,哲学家索尔兹伯里的约翰曾经就骑士之道提出了疑问,他指出骑士之道为保护教会、崇敬教士、对叛逆之士进行讨伐,保护穷人免于不公平待遇,坚守职责, 忠于民族, 维护和平,甚至为国家和民族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骑士文学实际上是对正义精神的一种赞扬。例如,被称为欧洲中世纪三大古典史诗之一的西班牙史诗《熙德之歌》(另两部是法国的《罗兰之歌》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其中的主人公熙德,就是一个典型的英雄形象, 流传于民间,主要为抗击外来侵略。该史诗写熙德的勇武使凶猛的狮子也乖乖地低头慑服,顺从地被装进笼中;而国王的儿子却非常害怕狮子, 看到狮子只能吓得仓皇而逃。当民族出现危难时,熙德决心要效忠君王,他还通过蓄须这种方式表示自己的决心。上世纪初,西班牙著名评论家梅内德斯-佩拉约在《卡斯蒂利亚抒情诗人文选》中指出,“ 《熙德之歌》不是用于吟唱的诗歌,而是生活的诗歌。诗中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情感,英雄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成为国家的重要象征……”

  中国古代文学中侠客具有的正义,主要是个体通过君王建功立业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唐代的边塞诗中有很多侠客为国家建功立业的事迹,这种主题来源于魏晋六朝。如刘孝威《结客少年场行》咏:“少年本六郡,遨游遍五都。插腰铜匕首,障日锦屠苏。…… 千金募恶少,一挥擒骨都。”到了初唐卢照临《刘生》也咏“刘生气不平,抱剑欲专征。报恩为豪侠,死难在横行”。

  (2) 不论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侠客,还是西方文学中的骑士,都具有正义与邪恶斗争的深刻内涵。西方骑士精神重点强调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信念,在判断“ 正义”还是“邪恶”上,主要的评断准则是是否符合政治和宗教的利益。古代西方,正义的代表就是封建君主和基督宗教。我国关于侠客的诗歌中主要赞颂的是侠客建功立业的思想。中世纪法国史诗《罗兰之歌》中的诗歌通常为欧洲的一些历史事件和传说故事。比如,杨宪益先生在他的翻译中做出了如下总结:这个主题的思想为正义战胜邪恶,坚守战胜敌人的决心和信心,即使付出自己的生命也要取得胜利。

  我国古代诗歌文学中,有很多咏侠诗都是描写边塞战争的,强烈地突出了诗人为国家建功立业、效忠君王的壮志理想,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化、个人主观化以及情绪化倾向,不仅仅是诗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是对英雄主义的讴歌,诗人通常为了君王而征战沙场。如王维的《少年行》“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体现侠少年希望在建功立业后得到朝廷的赏识,封侯拜相, 正义色彩不够明显。这与中国古代的君王专制制度有直接关系。

  (3)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侠客精神和欧洲骑士的正义精神也可以通过某一特定意象表现出来。这里可以举西方文学中的鹰和中国侠文学中的剑为例。狮子和鹰是古代西方文学中典型的两个审美意象:“这两种动物体现了西方人对自由和超越精神的追求,当西方人出现精神危难,无法摆脱困难时,就会通过狮子和鹰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鹰飞向天空中之后,就如同人升华了自我,对自由更加渴望。有些小说中也描写了关于大鸟的意象。如《红与黑》里,描写于连翻过维吉尔山脉到朋友富凯那里去,他在山顶上看见老鹰,并且自己也像老鹰那样站在悬崖上,太阳照在山峰上。这幅景象使他振奋。

  在中国古代,侠客的正义精神往往集中体现在剑意象上。剑作为一种象征, 是获取功名的手段, 无论是“醉里挑灯看剑”,还是“拔剑击柱心叹息”,表达的都是建功立业功成名就的愿望。“ 侠” 通常被人们称为“ 剑客”或者“剑仙”,人们往往会运用“舞刀弄枪”“使剑弄丸”等词语来描述侠客,这一点在古代诗歌中有大量的咏叹。

  (4) 有些文学中的典型人物并不是非常完美的,而是带有某些缺陷,由于骑士精神在人们心目中非常伟大且经久不衰,因此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一点,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笔下的那个“失败的英雄”堂·吉诃德可以作为代表。堂·吉诃德的行为是系列性的——他因为建立正义和秩序而总是使事态更加恶化。比如他去解救遭受地主迫害的放养儿童,但是这个孩子却遭受了地主更严重的毒打,数月卧床,气得这孩子“诅咒世界上所有的游侠骑士”。但是,他行动的出发点是好的。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学中,这种具有反叛性质的侠客类型则很少看到,基本上属于“缺项”。倒是现代作家金庸笔下的韦小宝,是一个反传统、批判豪侠崇拜的形象。

  以上大致从四个方面描述分析了中西方侠文学中对于正义理解和表现的不同方式,其中还有不少肤浅、偏差和疏漏之处,希望得到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