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社会学视野:工学结合的内涵分析
工学结合就是一种将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它强调在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学校与企业要密切合作,要充分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两种不同教育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技术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这是一场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这就意味着,我国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这场变革的深层次目标直接指向国富民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大量合格的新型的高素质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上。因为只有社会有了大量高素质劳动力的存在,企业经济才能发展,综合国力才能得到提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国政府反复强调,要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学结合实施遇阻的知识社会学透视
(一)学校不够重视本次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更多是依靠政令实施。职业学校仍然未从传统的中央集权制模式中解放出来。职业学校很多学校无论从办学理念还是办学模式都还是附属于高等教育,依靠政策办学,吃大锅饭,做普通高校的小跟班。办学定位有失偏颇,没有形成培养体系,更谈不上形成职业教育应有的特色。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式都严重滞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化对人才的需求。有的学校实践性教学方面尚停留在应付上级检查与评估阶段,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关注不够,在争取企业合作方面缺乏主动性,工学结合流于形式。
(二)企业积极性不高企业对于工学结合缺乏科学的理解与真正的认同,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回报,而缺乏长远战略意识,成为目前工学合作的关键性制约性因素。究其原因,跟中国的国情相关。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低廉且供过于求,而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又以低层次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作为市场主体,企业谋求的是经济利益最大化。一些企业受功利性驱使,倾向于聘用劳动市场上的成熟劳动力。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周期一般需要3-5年,而实习生占用设备、增大机器损耗率,影响生产,所以有的企业对此持拒斥态度。另外,目前政府在校企合作仅停留在政令层面,对于企业参与与否缺乏法律约束,也缺乏必要的奖惩措施。这一切造成企业认为培养技能性人才是学校的任务而游离于工学结合之外。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大多是学校为求生存,完成教育任务而主动去寻求的教育伙伴,而罕有企业的主动参与。
(三)教师在学生工作中指导不到位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动,也折射出社会观念急剧变迁时期知识分子的一种复杂心态。很多教师受传统思维影响,推崇精英教育模式,认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中考、高考落败的差等生,是“次品”,而在国家职称评定体系中职业学校教师相对普通高校教师的明显居于不利地位,也使得教师感觉自身似乎成了教师中的弱势群体,缺乏对于自身职业的热爱,在教改中表现冷漠。另外,很多教师仍然没有从教书匠型教师转变过来,缺乏企业行业实际经验,导致教学与企业的实际从业要求相距甚远。
(四)学生缺乏参与积极性受我国传统文化中“君子不器”的观念影响,人们对职业教育仍然抱有轻视甚至鄙夷的看法。读职业学校被社会误读为高考失败者的无奈选择,学生自己也认定自己是失败者,抱着这种心态浑浑噩噩过日子,混文凭,对于自己的职业与人生缺乏理性规划,缺乏自信心与上进心,在工学结合中处于敷衍状态,效果不理想。这一切,导致学校与企业形成“两张皮”,一方面学校的毕业生大量堆积,毕业即失业;另一方面企业“人才荒”,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举步维艰。学生就业问题在政府、企业与学校之间相互“踢皮球”。这些问题,成为工学结合实施的瓶颈,如果得不到解决,那么职业教育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三、实现工学结合的途径探究
(一)树立校企共生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校企合作树立校企共生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校企合作是实现工学结合的根本途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参与与密切合作。学校必须把办学空间向行业、企业延伸,依托行业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校要主动选择一些大规模的知名企业和行业单位,建立产学研结合型校外实训基地,要积极与有意向的行业、企业实行联合办学,推行“订单教育”。这样,学校一方面可以利用行业、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解决学校实习基地建设的资金难题;另一方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对稳定的教学实验和生产实习的基地,形成良好的产学结合的氛围,深化了教学模式改革;最后,也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拓展了多方面渠道。学生的顺利就业反过来也提高了学校办学声誉,拓展了生源,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我们不仅要从学校角度考虑职业教育发展的收益,也要从企业角度去审视校企合作对于企业发展的经济战略意义。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可以依托学校的科研、人才和信息优势,提高自己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和水平。企业也可以与学校联合办学,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节约自己的培训资金。企业通过与学校在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双师队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将企业理念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培养过程当中,从毕业生中挑选自己需要的优秀人才,有助于企业缔造稳定的骨干队伍。通过工学结合培养出的人才熟悉企业的产品性能、生产流程、实际技能强,节省了培训时间,能较快融入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科技创新、规范化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业务拓展具有战略性意义,而且这部分人才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成长较快,能迅速成为企业的基层骨干,为企业持续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这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长远利益。
(二)寻找专业与行业的契入点,深化校企合作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前提下,职业院校应与企业联合进行深入调研,寻找专业与行业的契入点,深化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要了解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特别是要了解市场变化及新技术的发展状况,掌握行业、企业的产业动态,预测行业发展前景,并根据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按需育人。学校要针对市场需求,既考虑岗位针对性,又要兼顾前瞻性,根据行业、企业的岗位需要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及时调整培养计划,搞好课程开发,按照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减少走弯路,实现专业与行业的深度契合,使培养的学生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熟练掌握本专业操作技能,又能适应市场需求而顺利就业。这样,就避免由于所设专业偏离市场,造成毕业生冗余而形成的教育浪费。学校要将企业急需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及其素质要求融入到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修订中,将知名企业的企业理念、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为企业输送大量即学即用的高级人才。同时,学校应参与企事业单位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等,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这样既有助于使学校教学依托真实工作环境,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行业现场、先进技术的紧密结合,弥补由于办学条件限制而造成的校内实训条件的不足,又有助于学生从做中学,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成为符合行业、企业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为此,校企双方要通力合作,应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协助制订专业的建设方向,联合审订培养计划,使学校专业培养计划要与企业需求对口接轨,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三)推进课程改革,使教学内容主动面向生产职业学校要建立以文化课为基础,生产实践课为手段,培养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体系,要打破传统以学科知识为主的课程体系,要按照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原则调整课程结构,精简课程,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获得最有用的知识。另外,把专业课设计成不同教学模块,进行模块教学,加强训练,突出能力培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专长,自主选择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确定相应的特长项目,实行强化训练,形成一技之长。其次职业学校要联合企业,组织有关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骨干,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由于社会技术更新换代很快,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传统课本知识更新速度远落后于生产实际。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教材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增加实际生产中大量应用的内容和行业发展的新知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产实际。在教材内容编排上,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生产实际的需要,采取“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双线穿插模式,使教学步调尽可能与生产实际保持一致,以便于现场教学和生产实习。
(四)教学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工学互长职业教育本应是一种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教育,要改革原来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能力培养,实现学生工学互长。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职业学校难逃以理论性教学为主的窠臼。虽然当前人们已认识到这种教学的弊端,转而提倡情境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改革。但很多教师采用这些方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最终所谓的项目教学也并不是真正引导学生去创新、建构生成自己的知识,而只是解析、讲授理论知识的一种“变种”,项目与活动沦为讲授的工具,而不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建构知识的过程。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职业学校教师培训教师素质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因素。教师素质决定了他们在课程改革中践行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与教育行为。一般而言,教师素质是内因与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包涵教师自身成才的动力、学习能力以及个人品格,外部因素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意识、学校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学术环境、工作条件等。当前,教师缺乏行业知识、企业实干意识与能力的问题比较突出。一定要让教师走出去,到行业与企业的大环境下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这样有助于他们重新审视自己专业的社会性,提高专业能力和教育实践指导能力。职业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打造具有“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要组织相关专业骨干进修学习,更新知识,以适应科技发展。这里指的“双师”资格,不是仅参加某次会议或学习颁发的证书,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为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认定的从业资格。可以采取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的形式,让教师快速成长起来。另外,可以聘请知名企业生产和服务技术骨干、高管来校开展经验交流,或直接聘请他们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
(六)政府积极扶持,为工学结合保驾护行要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可持续性发展,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政府要借鉴国外经验,加强有关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立法,确保校企双方规范操作,正确履行在合作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政府要积极创建各种专家团体,搭建多种对话平台,积极引导、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对于积极实施工学结合的学校与企业,政府要予以政策扶持,进行表彰。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调动学校和企业在工学结合中的积极性,为校企深度合作,职业教育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政府要调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到工学合作的探索、研究和实践中来,齐心协力,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持续发展,为开创职业教育的新局面,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