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积累的意义和价值分析的论文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9-07-09

  写作积累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有机工程,它关涉“意”、“言”、“材”、“构”、“技”等多个方面,但总体来说当以“意”、“言”为主。“意”是文的灵魂、核心,是一篇文章其他各个因素所共同指向的焦点,同时又是真正意义上写作的起点:有“意”才有写作冲动,“意”好文才能更好。“意”外化于“言”,主要借助“言”来表现,“言”承载着“意”。“言”和“意”犹如人之躯体与精神相存相依,水乳交融,共同构成文之表里两个层面。写作积累就要以“意”、“言”为主,通过“意”、“言”的积累带动和融合“材”、“构”、“技”等的积累,从而实现系统、有机、高效的积累。

  一、“意”的积累

  “意”的积累就是广泛、大量地累积写作的“意点”。

  什么是“意点”?从“意”的性质和作用来看有“情点”、“理点”两类。“情点”就是富含情感、情味、情致的句段,“理点”就是富含哲理、富有思想意义的句段。这样的内容经过感受、体味或深思、领悟就会浓缩为以情、理为核心的精神能量在个体中形成丰厚积淀,这种精神能量在特定情景下,由于机缘的作用被外物瞬间激活,进而产生巨大的写作冲动。这些深藏的写作积淀正是写作中所要表达的“意”。

  从“意”的存在形式来看有“原意点”、“材意点”两类。“原意点”就是直接以简明的语言来表达特定“意”(情、理)的句段。“材意点”就是以人、事、物、景、文、段等来间接表达“意”的文字,这样的文字根据“意”所存在的凭附,有“人意(整体、言、形、貌等)点”、“事意点”、“物意点”、“景意点”、“文意点”、“段意点”等。

  这样,就有如下几种不同的“意点”:原意—情点、理点;材意—(人)情点、理点,材意—(事)情点、理点,材意—(物)情点、理点,材意—(景)情点、理点,材意—(文)情点、理点,材意—(段)情点、理点等。试举例如下。

  原意—情点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啊!(老舍《想北平》)【析】思乡之情。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析】蔑视封建权贵,决不妥协的抗争。

  原意—理点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法】帕斯卡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析】应用话题:思想。

  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司马迁《报任安书》)【析】应用话题:勇与怯、形势境遇、察人。

  材意—(人)情点、理点

  这里,“人”的背后还是“事”,是与之关系密切的一件或几件事,“人”所代表的“意”就在“事”中。比如:

  季羡林:为人要朴素、真诚和淡泊名利,对他人、对社会满怀爱与责任。

  刘国江:上世纪50年代,为躲避世人流言,20岁的重庆农家青年刘国江携手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来到深山老林,为了爱人的出行安全,他用一生的时光在悬崖峭壁上凿出6000多级通向外界的石梯,这被称为“爱情天梯”。刘国江就成了最朴真的爱的符号。

  材意—(事)情点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归有光《项脊轩志》)

  【析】作者补叙的这几件事和几个表时间的词合一起,给人今昔沧桑之感,平实的语言流露出几多感慨与漫长不尽的思念。

  材意—(事)理点

  “杨振宁易志成功”:青年时期的杨振宁立志成为一名实验物理学家,然而他的实验常常发生爆炸,以至于当时实验室里流传着这样一句笑话: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于是,他听取美国氢弹之父泰勒博士的建议改做理论物理研究,最终于1957年10月与李政道联手摘取了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

  【析】应用话题:立志、认识自我、执着与变通、旷达、机遇与成功等。

  “材意—(事)点”有两种形式:标题式(以标题的形式呈现,本身就代表叙述之事)、叙事式(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标题式内容高度概括,便于高效积累记忆。

  材意—(物)情点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项脊轩志》)

  【析】作者用“亭亭如盖”状妻死之年所手植的枇杷树以托物抒怀,表达了对亡妻悠悠不尽的相思以及怀念之情,凄婉惆怅、悲不可禁。

  材意—(物)理点

  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析】诗人在诗中借琴和指头两相配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乐声这一现象,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天下事物的完成都有赖于主、客观的紧密配合。应用话题:主观与客观、合作与成功等。

  材意—(景)情点

  “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析】生活于幽静、诗意庭院中的恬淡、喜悦和自足。

  “马蹄声,孤独又忧郁地自远至近,洒落在沉默的街上如白色的小花朵。我立住。一乘古旧的黑色马车,空无乘人,纡徐地从我身侧走过。疑惑是载着黄昏,沿途散下它阴暗的影子,遂又自近至远地消失了。”(何其芳《黄昏》)

  【析】充满寂寞伤感,弥漫着浓郁的哀愁。

  材意—(景)理点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与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异曲同工,蕴含消亡的同时又会有新生,新事物就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析】应用话题:看问题的角度(全面与片面、变与不变);短暂与永恒;视角与心态;选择乐观。

  材意—(文)情点

  欧阳修《秋声赋》一文的“情”:对宦海浮沉、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

  余光中《假如我有九条命》一文的“情”:对人世社会生活繁复纷纭的感叹、无奈中的执着与执着中的无奈。

  材意—(文)理点

  赫尔曼·黑塞的随笔《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的“理”: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人们应该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蕴含这样的“理”:要学会“自以为灯,自以为靠”,拥有一颗乐观坚韧的心灵。

  材意—(段)理点

  是指包涵“意”(情、理)的几个文段。比如张洁《我的四季》中9、10两个段落之“理”:生命的意义在结果,也在过程。只要认真地生活,无愧地付出,这本身就是收获。应用话题:生命的意义;过程与结果;路上的风景;无愧的过程。

  二、“言”的积累

  “言点”是语言点的简称,有“词点”、“句点”两种。前者是指丰富、典型而富有表现力的词汇、短语或含有丰富、典型而富有表现力的词汇、短语的一个或几个句子,后者指典型、富有表现力的一个或几个句子。加强对“言点”的积累和训练,有助于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

  (一)“词点”的积累

  词汇积累是语言积累的核心。只有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词汇,才能准确逼真地再现事物的不同侧面和角度,再现事物间的细微差别。词汇积累以修饰形容类的词和短语为主(动词性、形容词性居多),多在句中积累。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从意义、声音角度来考察,这些词语要在表意确切、声音和谐的基础上含义深刻、意境高远。从意义角度看,要准确妥帖,呼应和谐,在感情、语体、形象上色彩分明;从声音角度看,要音节整齐匀称,声调平仄相调,韵脚和谐自然以及叠音与双声叠韵的运用恰当等。

  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一段写景的文字“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中就有一组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剥蚀”、“淡褪”、“坍圮”、“散落”、“浮夸”、“炫耀”、“苍幽”、“茂盛”、“自在坦荡”,还有几个表达景物的名词:“琉璃”、“朱红”、“高墙”、“玉砌雕栏”、“老柏树”、“野草荒藤”等,而且景物富有禅意。

  积累要注重从不同角度、层面加以类化梳理。比如修饰形容人、物、景、事的词语。从“人”的角度有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之分,还可以从体貌、动作、性情、观念等角度分类。“景”可以从时间角度分四季之景、三晌之景、黑夜白昼之景等,从描写对象上有城市、乡村、海洋、大漠、天空等不同的景色。

  (二)“句点”的积累

  句子是最常用的语言单位。不同的句子、不同的句组接有其不同的特征和表达擅长。“一样话,百样说”,熟练精当地运用就能形成最佳的表达效果。“句点”就是指典型、富有表现力的一个或一组句子。句点的积累主要关注三类:“构点”、“辞点”和“体点”。

  1.“构点”

  “构点”包括逻辑构、格式构、顺序构三种。

  (1)逻辑构是指按照某种逻辑关系组接起来的一个复句、语段或几个段落。在逻辑上这样的几种语言单位是相通的,可以互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罗素《我为什么而活》中有一个段落:“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来说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这是一个并列结构的语段,可以缩成同一结构的复句:“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还可以扩写成一组同一结构的段落,从而构成一篇文章的主体部分。

  (2)格式构是指由某种特定格式形成的复句、一个语段或几个段落、一篇文章,也包括一些典型、富有表现力的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等。格式构的积累强调从格式、结构的角度去写作一组句子的能力。

  比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就是一个“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格式,可以用来仿习。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