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积累的意义和价值分析的论文(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9-07-09

  再比如苏洵《六国论》中有一个段落:“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或未易量。”这段议论采用了“设问+观点+分析论证”的结构格式,可以仿习。这对于一组句子或段落的写作意义非凡。

  “读好文章犹如口含橄榄,越品越觉得滋味无穷。《我这一辈子》就是这样的一颗橄榄果。”(赵克明《耐人咀嚼的〈我这一辈子〉》可以仿照这个句子写作读后感的首段。)

  议论文的写作可以采用“点—析—联—结”的结构格式行文。

  还要注意典型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的学习和仿写。这几种句子各有其形式和表达上的特点,根据需要恰当运用就可以最大发挥句式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有效增添文采,

  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平时加强对这类句子的积累可以有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水平。

  (3)顺序构是指运用一种表达方式时采用特定表达顺序的典型句段。比如说明事物时以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展开的典型语段等。

  这里对“构点”的积累实际上已由“言”的层面上升到文的整体结构层面,“构”是文的骨架,“言”是文是皮肉,“言”与“构”是不可分割的。

  2.“辞点”

  “辞点”是指运用辞格的典型句段。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好的内容如果没有优美的形式来表达,也不容易流传开来。积累“辞点”注重典型、常用,广积、多积辞格兼用、套用的例子以高效积累。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运用通感的经典名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十分真切生动地传达出了一种出神的感受。又如: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培根《论厄运》)比喻说理,生动形象,语言优美而富诗意。

  3.“体点”

  “体点”是指典型、富有表现力的语体句段,有叙述点、描写点、议论点、说明点、抒情点等几种。“体点”的积累强调其语言特点和手法(因为一种写法代表一类写法),也要注重典型、类化。比如叙述有概括叙述、具体叙述。描写有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人物、景物描写有多种,对人物外貌可以直接描写,也可以借他人眼光侧面描写。场面也有多样,有白描、细描等等。

  叙述点(概括叙述):我看到了一个少女,产生了一些惊心动魄的想象。我在这里死去活来,她在那厢一无所知。后来,她循着自己的轨迹消失了,我为自己增添了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王朔《王朔文集》)

  描写点(心理):他回拉萨那天,广州暴雨。从机场回来的路上,思念突如天边翻滚的乌云,一团浓似一团地汹涌而来。(艾小羊《为了相爱的告别》)

  【析】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运用比喻,化情为云,化抽象为形象,以景渲染,烘托相离之人突然爆发的浓郁的相思之情。

  另外,对“言点”的积累还要关注其他各种类型句,特别是主谓句里的连谓句、兼语句、存现句、“把”字句、“被”字句和四种类型的疑问句、各种变式句的典型选择和表达训练。

  几点强调:

  第一,提倡从原生态的生活中去积累“意点”。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最朴真、好用、充满意味的写作素材,要指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真正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

  第二,“意点”、“言点”的选择积累尽可能做到多类型“点”的交叉融合以便多重借鉴,以一当十,高效积累。比如,“材意—(文)点”: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其中之“情”:①对不公的生命的不解和愤然;②感受到“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之后内心的苦痛;③对母亲十分理解、尊重儿子,处处小心翼翼维护儿子的尊严而自己加倍痛苦的感激;④为自己当初不理解母亲、给她加倍悲苦的愧疚;⑤当自己走出一条路来、理解了母亲而母亲已经不在时的沉郁、哀怨和无限的怅惘;⑥想到死对母亲是一种解脱之后的一丝安慰……其中之“理”:①思考、摆渡苦难;②苦难是最严厉的良师;③苦难是生命的试金石;④生命当历经磨难摧残而愈加顽强;⑤任何卑微的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的喜悦;⑥灵魂只能独自飞翔;⑦“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再比如黄药眠的《祖国山川颂》中的一个段落:“夏天的清晨,薄雾飘荡的乡村,姑娘赤着脚,踩着草上晶莹的露珠,走到银色的小溪边,轻轻地汲满了一桶水。云雀在天空歌唱,霞光照着姑娘鲜红的双颊……”这是一个描写语段(描写点),运用了“时间+处所+人物动作+景物”的结构(构点)、拟人的辞格(辞点),是一个典型的场面描写且描写人物用了一组连谓句描写一连串的动作(技法),其中还有“薄雾飘荡”、“晶莹的露珠”、“银色的小溪”、“汲满”、“云雀”、“霞光”等一组充满诗意的词语(词点)。

  第三,对“意”、“言”的积累应用要遵循“‘意’、‘言’→积累内化→应用外化”的规律。这里,“内化”是整个环节的枢纽,只有经过“内化”,外在的“意”、“言”才能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层面的“情”、“理”和实实在在的语言能力。“内化”的主要方法就是借助体验、思考对所积之“意”、“言”进行深加工。对“意点”要善于整体理解、找关键词义,用发散思维、聚合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作开放灵活、多角度、多层面的应用话题思考,然后用语言加以固化,再做好以“意”为联系点的典型素材链接,不断作动态类化梳理。动用感性与理性的力量感受、剖析“言”的内涵与特点,背诵以运用潜意识的力量吸收语言精华。还要用有意识的定向应用的方法促进“意”、“言”更加有效的吸收与自然灵活的应用。比如,运用原意—理点“勇怯,势也;强弱,形也”仿习某个“构点”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一般来说,对“原意点”宜作熟练诵记;对“材意点”宜作深入体味、领悟,以深得其中奥妙,炼就一双慧眼;典型的故事可以用“一句话素材”的形式记忆。特别是对于“言点”中的“构点”宜作“读→析→背→仿”积累运用的“四步”转化。“辞点”与“体点”宜在熟读玩味、深得其妙的基础上熟练诵记以自然习得。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