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琪峰对枪械的热爱体现在两个视觉趣位点上,一是开枪时产生的弹幕黑烟,这在《枪火》中已经创立了;二是枪打在人身上喷溅出的血雾,这粼放逐》中做到了极致。徐浩峰老师在分析《放逐》时曾提到“枪的效果其实有限.枪很小,枪声也短促,缺乏动作性,所以枪战片的要点,是要用造型来弥补动作的不足。电影是视觉效果,与现实不同。”【月血雾除了显示枪战的残酷之外,也在视觉上增强了枪的力度。《复仇》依}日沿用这些效果中规中矩。
为了避免观众看电影时可能发生的视觉疲劳,除了在节奏上变换外,在视觉上也要进行变换.比如颜色或形状羔复仇》中最美的视觉变奏出现在叶漩身上,她一袭红妆,举止J胜感吸引了任达华的注意,这样在剧作上就把任达华买小旗贴在身上的动机做足。当任务完成后,红衣女子站起身走人,方知她是孕妇,此刻遮挡的效果就做到了极致,颠覆了观众的视觉期待。任达华没想到这个令自己大费周章去钓的美女竞然是孕妇,此刻惊讶且自嘲的表情和想法应该是代表了大多数观众的,由于视觉上的变奏,观众的兴趣又被挑起。
任达华被贴了一身的纸旗,到结尾处,他脱了大衣,揭去纸旗,以为可以逃过一劫,没想到此处结合剧作中的巧合又一次用了视觉变调.风吹领带还剩一张纸旗在身上,这是天命,虽取巧,却创顶应了人心。中国的叙事动力是人事天命,不似西方,是严整的逻辑圈套。正如《水浒传》中经常用“也是合当地煞星聚会”等话语来弥补好汉们上山聚义动机的不足。
遗忘与复仇—祈祷仪式的反转
当黄秋生等五人被杀后,主人公也彻底失忆,他双膝跪在沙滩上丁做出祈祷动作涨潮后,主人公大部分身体浸在水中.似受洗一般。退潮,主人公依旧不动,身体造型规整有力,此时,顺着圆月的强造型,几位已死之人向主人公走来,节奏缓慢,高光做出圣洁庄严,仪式感产生。这是一个祈祷的仪式然而祈祷的内容却是恢复记忆去杀人复仇,正如《教父》结尾处迈克尔在教堂参加教子的施洗仪式庄严发誓,而组接的镜头却是几场残忍的暗杀。圣洁的仪式被反转,矛盾结合,产生了戏剧张力。
当一个人连记忆都没有了,仇恨还存在吗?没有记忆,复仇也就变得富于讽刺意味。那么如何强化复仇的动机, 说法、文字、相片、弹痕-K记忆碎片》的创惫改写
克里斯托弗。诺兰粼记忆碎片)rl}于人类的自我脱罪心理,主人公给了自己一个说法,摒弃了真相.认真地进行一次荒谬的复仇行动。当主人公失忆时,((复仇》一片的叙事动力和视觉参照都要有个强有力的外力继续推进,否则观众不会容忍一个没有结局的复仇故事,公平正义的缺失会使观众丧失希望。
因此,作者设置了几组动力,首先是当主人公失忆发作时,总会有人提示他真相,林雪做过、叶漩也做过。然而对西方人来说,仅有“说法”是不够的,他们需要证据和真相,需要自己求证。由此,便有了相片和相片上的笔迹,这来自刊记忆碎片》的创意。但是,超越之处在于,几个相片里的人物与主人公产生了友情相片的意义就不仅是真相的佐证,而是友谊的见证,也是对已经死去之人的缅怀,效果与好莱坞叙事中兄弟合影是一样的。
结局前的高潮又是一次超越,直接甩开了《记忆碎片》的创意,用外套上的弹痕与人体的弹痕进行比对,显示出西方人对真相一丝不苟的执着,“复仇”是对女儿的承诺,是男人实践其诺言的终极指归。对复仇对象进行执着的多次比对正是对这一诺言最大的尊重
复仇行动结束后,没有再交待主人公是否又一次失去了记忆,只是把他的归宿安排在海边.和叶漩及一群孩子在一起生活,更没有交待叶漩和孩子们的来龙去脉。作为一处重要的空间,作为一群重要的人物,她们为主人公的复仇提供动力和帮助不交待她们的来历或身份,这在好莱坞的剧作中是荒谬的.但是这也正是此片高明之处.留给观众遐想的佘裕。
任何一部电影,无论是内在的叙事动力,还是外在的视觉趣味,目的都是把观众留在影院。观众欣赏影片,也不会有余暇去考虑是什么在吸引他们去观看,拍电影和看电影是有趣的博弈。而观众喜欢一部影片,最终的感觉是“喜欢”,是审美愉悦,不会去考虑内容和形式的内在关系。内容和形式始终是相互依存的,从古至今,概莫能外,任何艺术作品也是如此庄子的高明之处正在于那句“得鱼忘签”,这高屋建领的智慧,令后人受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