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业现状及变数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2-24
一、 现 状 

1.世界第一的数量

  1958年5月1日晚7时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这一天成为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日。9月2日,北京电视台转为正式播出,每周播出4次,每次2至3小时。这以后,这以后,这个的电视事业经历了十年文革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到1997年底,我国拥有千家无线台,约1300家有线电视台,1000多家教育电视台。不包括数百家企业有线电视台,我国目前电视台总数是日本的22倍,美国的2--3倍,成为世界上电视台最多的国家。

  再来看看中国电视业的广告收入。1979年1月28日(农历正月初一),上海电视台宣布“即日起受理广告业务”,并播出了中国大陆第一条电视商业广告,也是我国第一条外商电视广告。@到1990年,电视的广告收入为5.61亿元,1997年达到114.4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53.83%,增长速度居四大传统媒体之首,而且已大大超过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从单个电视台的经济实力来看,截止1999年,年收入超过亿元的电视台有20个,各地电视大楼拔地而起,电视台设备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据权威的英国《国际电视业务》公布的1998年世界100家大电视公司排行榜,中央电视台以4.95亿美元的身价受次进入“世界电视100强”,排名第57位。1999年,中央电视台的身价涨到6亿美元,排名跃升到第51位。

2.四级办台的格局

  1983年3月31日至4月10日,广播电视部在北京召开了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会议确定:全国实行中央、省、有条件的省辖市(地、州、盟)和县(旗)“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会后,中共中央发出1983年37号文件,正式批转广播电视部根据这次会议形成的《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汇报提纲》。《汇报提纲》是指导新时期广播电视各种的纲领性文件。实行四级办电视的方针是我国电视发展史上一次最重要的政策调整,使电视事业以以前从未有过的规模和速度迅猛发展起来。

至此,我国在总体上形成了四纵三横的媒介格局,横向是报纸、广播、电视三分天下,纵向是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媒体网络,同时在各类各级媒体系统内部已开始呈现多元发展趋势,而且这种格局保持至今。

3.党管宣传原则下的双重领导

  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传统,也是社会主义电视事业的基本性质,这个性质体现在事业结构上,表现为电视台建设无一例外地依附于各级党和政府,是各级党和政府的宣传舆论机关之一,也是党委组织机构或政府机构系列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性质体现在管理体制上,就是党管宣传的原则。各级党委对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直接领导是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3年中共中央37号文件明确规定:“省、市、自治区广播电视厅(局)受该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广播电视部双重领导,以同级领导为主。同时,省、市、自治区广播电视厅(局)的宣传工作,受省、市、自治区党委领导和广播电视部领导;事业建设受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广播电视部的双重领导,以同级政府领导为主。上述原则,也适用于省、市、自治区广播电视厅(局)与省辖市、县广播电视局之间的关系。”在上述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我国电视台形成了党管宣传前提下的双重领导的管理原则。

4.多重身份

在中国,电视台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国有,到目前为止,除了政府投资以外,其他任何部门,无论是国营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不得在电视台投资或参股。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电视台义不容辞的承担着党和政府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职能,在此前提下,要尽量满足观众对信息和娱乐等需求。

  因此从电视台的喉舌功能所具有的政治属性来看,它有着行政性的组织机构的身份;从电视台传播信息所具有的文化属性看,它具有事业性单位的身份,而且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1992年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将广播电视划为了第三产业,电视台的产业性质从政策上得到了确认,并推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因此电视台又开始具有了企业的身份,而事实上,不管承认不承认,大众媒体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一种企业,早在1947年西方学者就提出了“文化工业论”,他们认为“所有大众媒介均为具有相同的商业目的和经济逻辑的企业体系。”由于中国特殊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多重因素,直到1979年我国电视才出现第一条广告,但从此以后,电视的经济属性就日益凸现出来,并以不可挡的势头发展起来。

5.制作市场初露端倪

  采编播一体化,是我国各级电视台多年一贯的运作模式。这种运作模式的根本问题是缺乏竞争机制。正如湖南经济电视台台长欧阳长林所说:“我国电视媒体大都是从计划经济脱胎而来的,节目自产自销。这样,电视台除了有一大批做新闻的人员外,还要养各种各样的人员,比如专门制作创优评奖节目的人员,拍专题记录片和电视剧的人员,还有专门筹办电视晚会的大批人员。这些人一年甚至几年就搞那么几个节目或办那么一台晚会,但还是得养着,在这种旧的管理体制中,没有市场压力,自己不承担风险,造成了电视台机构臃肿,运转不畅,各个节目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难以发挥。”随着电视产业发展的推进,制播合一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制播分离的呼声也就一浪高过一浪。于是各个电视台,包括电视业的“大哥大”中央电视台也加入到制播分离的这一变革之中,但由于体制的原因,电视台内部的制播分离始终步履艰难。令人兴奋的是有那么几个为数不多的民间电视节目制作公司脱颖而出了,它们给了号称“正规军”的电视台节目制作部门当头棒喝,也让我们看到了制播分离的一线曙光。@ 

  在制播分离实行较早的电视剧领域,数年内全国就出现了电视剧制作公司上千家。但各电视台对于有着品牌性质的电视栏目的制作权却一直不愿拱手出让,但在最近一两年来,个台因为看到能以极低的成本甚至仅以提供一个广告时段便换到收视率较高的电视节目的播出权,所以纷纷加入购买“杂牌军”节目的大军。因此,一些民间电视节目制作机构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有几个由“杂牌军”制作的栏目在很短的时间内覆盖了全国,在一些电视台实现了每周甚至每日播出。《中国娱乐报道》是其中最为抢眼的一个。

  出品《中国娱乐报道》的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主要成员均是来自北京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的资深电视人。其灵魂人物王长田曾是北京电视台《北京特快》的策划人和制片人。

  1999年7月1日,《中国娱乐报道》首播,初期只有30家电视台播出,频次只有每周--三期。但由于它瞄准电视空白点,定位准确,风格时尚,捕捉热点及时,马上吸引了一大批年轻观众,收视率直线上升。不到半年,播出台便达50多家,全国平均收视率达10%以上,在天津地区和湖南地区收视率达20%以上。即使在北京,《中国娱乐报道》的收视率也列在栏目整体收视率第二。2000年伊始,《中国娱乐报道》的播出台增加到60家,仅仅过了10来天,《中国娱乐报道》就已在全国80家电视台实现了每日播出,收视观众达3.15亿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娱乐界的“新闻联播”与此同时,众多的知名企业纷纷要求在节目插播自己的广告或购买冠名权,一周之内竟有11家企业要求签约。光线电视策划中心乘胜追击,《中国娱乐报道》的姊妹篇《中国网络报道》也已出炉。。。

现在,《中国娱乐报道》有20多组一线记者每日奔波于全国,十多人的策划班子日夜高效运作,已在全国建立了30多个记者站,常年联系的文化娱乐界名人达数千人。进入良性循环的《中国娱乐报道》也“牛气冲天”:他们为迎接澳门回归录制合唱《怀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