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改新政对医药流通行业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论文关键词:医改新政 全民医保 整合 网上交易平台 外资合作

  论文提要:随着医疗卫生行业“三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启动,“全民医保”趋势确立,消费需求得以释放,全国药品市场总量将不断增长;医改通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升了行业集中度;“医药分家”和“药品挂网限价竞价采购”试点,使医药流通行业的变革不可避免,寡头垄断,高度整合的格局日渐清晰,药品电子商务渐行渐近,大型药品流通企业作为价值链整合者的机会依稀可见。与外资合作,亦是医药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国际化的途径之一。

  一、政策环境背景

  中国医改的20年——五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给政策不给钱。卫生部等三部委出台《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大争论。点名手术、特殊护理、特殊病房等新事物像雨后春笋般涌现;第三阶段(2000年):产权改革的号角。确定了实行医药分业等几项原则;第四阶段(2005年):医改突然变奏。卫生部官员称“市场化非医改方向”;第五阶段(2006年至今):医改再现曙光。医改基调已定,政府将承担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新方案即将出台。

  2007年7月23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实施,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逐步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加上原有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普及和完善,标志着“全民医保”在制度层面上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到“十一五”末期,覆盖我国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将基本形成,将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同时,人口老龄化、农村城镇化速度加快、医疗保健意识的提高,造就了医药行业内生性需求,一旦新医改方案使“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得以解决,医疗保健需求的释放将是十分可观的。“全民医保”趋势下,医疗卫生行业“三项改革”联动,医药流通行业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传统流通企业该怎样调整自身的经营思路和发展战略?

  二、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现状、

  我国医药流通领域长期以来秩序混乱,药品购销中行贿、索贿、回扣等不正之风盛行。由于传统医药经营模式需要通过批发商、供应商及医药公司等众多中间环节,正是这些中间环节大大抬高了药品的价格。业内人士指出,药品销售0,6%的利润率并不稀奇。去年,医药流通领域的盈利空间随着药品分类管理、药品价格透明化和药品降价等政策的陆续推出而进一步压缩。中国的医药商业竞争已日趋激烈,知情人士透露,国家将通过政策调整和竞争,压缩掉90%的医药商业企业。

  1.医药流通环节过多

  在我国,从药厂出来的产品到最终的消费者,往往有5个个流通环节,而在国外的成熟市场,药品流通环节一般为2个—3个。流通环节繁多必然导致效率和效益的损失,导致我国医药商业的平均流通费用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

  2.流通方式落后

  我国目前的医药物流企业采用的是仓库、车辆和人员的堆积方式,实现以人工为主的商品储运,管理效率不高,流通方式落后。据统计,目前国内医药商业的平均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10%以上,而美国医药批发商仅为2.6%。

  3.商业贿赂猖獗

  商业贿赂问题是导致药价虚高的重要原因。商业贿赂存在多个方面,卫生部部长高强历数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三大危害,包括:第一,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以回扣等商业贿赂为手段,向医疗机构推销质次价高甚至假冒伪劣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导致医药服务价格不断攀升。第二,一些医务人员为获得回扣、提成,滥用某些药品和高值耗材,既损害患者健康,又加重患者经济负担。第三,一些医务人员成为不法企业的代言人,滋生了腐败和经济犯罪。其中,第一、第二两种是涉及医药流通领域的商业贿赂。据统计,在药品收入利润分配过程中,医生的灰色收入大约占15%。

  三、医改新政对流通行业的影响分析

  “全民医保”作为医改的突破口,2007年成为新医疗体制改革破题之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重视卫生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重大举措和目标任务。国家《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中不仅首次对“医改”定了时间表,还指明了未来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坚持以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积极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卫生投入,解决医疗机构的收入补偿问题,借此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

  1.“全民医保”带来新增的市场空间

  医改对第三终端的扶持给商业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会,这种机会主要表现在药品需求绝对量的增加。据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有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是自费看病。新农村合作医疗,采取国家补贴和个人出资结合的方式解决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按计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实现新农合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全民医保”给医药商业带来新增的市场空间,特别是龙头企业可以通过为此提供配送服务获得网络增值。

  2.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加速了行业整合,加强了大型流通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和在产业链中的竞争能力

  新医改背景下,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行业整合加剧,大医药商业集团有更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这将有利于提升医药商业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另一方面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外部竞争环境,这些都为毛利率提升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规模效应将提升医药商业自身盈利能力;流通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加强后,成为价值链整合者,由此带来信息服务增值;品牌价值提升,企业可以通过委托普药企业加工自己品牌产品获取工业利润,等等。国外药品批发业发展的过程表明,药品流通渠道的两端(生产商和零售商)对医药批发商的依赖会越来越明显。一是生产商对大型批发商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生产商愿意借助大型批发商广泛而专业的分销网络帮助其提升产品的销量;二是零售商越来越乐意更便捷地从批发商那里购进品种齐全、低价、优质的药品。随着“医药分家”的逐步推进,我国医药商业企业与上下游的关系将向这个方向发展。以南京“药房托管”改革方案为例,如果改革成功医药商业不再需要看医院的脸色,而是亲自控制了最大的药品销售终端——医院药房。凭此条件,大的商业企业还可以在跟制造商的谈判中提高话语权,借此彻底改变医药商业企业在医药流通过程中受挤压的局面。

  3.药品流通体系的“瘦身”有利于行业做大做强

  我国的医药流通企业有上万家,这就使得药品在由生产商进入消费者手中,在流通环节内部就要进行数次交易。无形中就增加了药品流通费用,反映到终端就是药价过高。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就是要把两头小、中间大的“腰鼓”变成“哑铃”,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及行政手段,完成药品流通体系的“瘦身”。医改提速必将加快医药流通秩序规范的步伐,迫使绝大多数中小批发企业退出,将业务让予充当主渠道的大型流通企业。

  改革包括以下几个措施:第一,提升医药流通业的进入门槛。监管部门正加强对GSP执行的检查,未来可能通过严格标准来提高进入壁垒。第二,政府在改革过程中会扶持大的医药商业企业。例如南京和北京东城区的医改方案中,都是由政府选择几个商业公司,作为医院药房药品的分销商。这种措施在赋予大企业权力的同时,也使得小企业的生存更加恶劣,加速了行业的瘦身。

  4.商业企业向专业配送商的角色转换,有利于防范商业腐败

  医改新政明确商业企业作为专业配送商的角色,杜绝各种腐败问题的发生。医生的灰色收入将通过政府补贴、提高诊疗费等方式,实现阳光化;而药品经营环节中的非法收益受到打击,让利与患者。同时由于减少了不必要的灰色支出,医药商业企业的成本必然降低。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