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药物的水溶性和膜通透性,BCS将药物分为四类,其分类方法见表1;各分类中所包含的药物实例见表2。
表1、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分类表
高溶解性
低溶解性
高渗透性
第一类
第二类
低渗透性
第三类
第四类
表2、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各分类的代表药物表[10]
高溶解性
低溶解性
高渗透性
第一类
阿巴卡韦
阿昔洛韦
安替比林
卡托普利
普萘洛尔
环磷酰胺
齐多夫定
依那普利
地尔硫卓
米索前列醇
罗格列酮
左氧氟沙星
利多卡因
洛美沙星
美托洛尔
咪达唑仑
硝苯低平等
洛伐他汀
甲苯达唑
利托纳韦
红霉素
胺碘酮
地高辛
氟比洛芬
格列吡嗪
格列本脲
吲哚美辛
伊曲康唑
兰索拉唑
萘普生
螺内酯
酮康唑
华法林
布洛芬
达那唑等
低渗透性
第三类
阿昔洛韦
阿米洛利
阿莫西林
阿替洛尔
西咪替丁
缬沙坦
法莫替丁
非索非那定
更昔洛韦
西替利嗪
青霉素类
普伐他汀
纳多洛尔
甲氨蝶呤
氯唑西林
环丙沙星
氢氯噻嗪
赖诺普利
头孢唑林
雷尼替丁等
第四类
两性霉素 B
氯噻酮
氯噻嗪
粘菌素
氨甲喋呤
新霉素
环丙沙星
呋塞米
氢氯噻嗪
甲苯达唑等
BCS的建立是在大量的体内体外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的,对药物的研究开发中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BCS的分类依据上可以看出体内与体外的试验结果并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体外溶出行为较好,不能代表体内吸收就好,反之亦然。基于所获数据,FDA定义了描述体内外联系的三种水平模式,对其评价分析方法进行了说明。基于此三种水平模式,在IVIVC评价中用到的各种参数如表3。
表3、IVIVC评价参数对比表 [5][6][7][8]
水平
体外
体内
A
溶出曲线
吸收曲线
B
统计距MDT
统计距 MRT MAT 等
C
崩解时间,T10% 、T50% T90%,
溶出速率,溶出程度
Cmax Tmax T10% 、T50% T90%,AUC
水平A模型所描述的体内体外相关性通常是一种线性关系,体现的是体外溶出速率与体内吸收速率的点对点的关系。为了获得体内-体外点对点的联系,通常在进行体内试验的时候要求受试者空腹,以期能获得较为准确的体内吸收数据,描绘体内的吸收过程;体内数据依赖于血药浓度曲线,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不同给药途径具有不同的吸收现象,血药浓度曲线上能反映药物进入血液的程度和速率,而这些又依赖于所服制剂的剂型、活性成分的性质及其药物在不同实验个体间的差异。因此仅仅依赖体外的释放行为并不能代表实际的体内的吸收行为,因为体内环境复杂。与体内研究结果比较,则显示出体外的溶出行为缺少一定权威性。
水平B模型描述了应用统计矩分析的数学原理,建立体外释放的平均时间与体内平均滞留时间的关系,但是应用此种分析相关性的方法并不能真实的反应体内的血药浓度水平曲线,因为大量的不同的体内的血药浓度水平曲线将产生相同的平均滞留时间值。
水平C模型对IVIVC的建立是在体外溶出参数与体内药代参数之间的单点联系,例如t50%和一定时间的溶出百分量与AUC、Cmax和Tmax之间的关系。但此种分析方式不能描绘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整体轮廓。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依据试验情况进行选择或联合应用进行分析。
上文对评价体内体外相关性的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接下来将在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的意义、试验方法等及溶出度的意义、试验装置和溶出介质等方面作详细介绍。
3、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Bioavailability/Bioequivalence,BA/BE)
生物利用度是指剂型中的药物被吸收进血液的速率和程度。生物等效性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的剂量,其吸收的速率和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异。生物利用度是保证药品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而生物等效性则是保证含同一药物的不同制剂质量一致性的主要依据。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概念虽不完全相同,但试验方法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控制药品质量,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1进行BA/BE研究的意义
药物制剂要产生最佳疗效,其药物活性成分应当在预期时间段内释放吸收并被转运到作用部位达到预期的有效浓度。大多数药物是进入血液循环后产生全身作用,但是作用部位的药物浓度和血液中药物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就是由于这种关系的存在,因此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血液循环中的药物浓度来获得反映药物体内吸收程度和速率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间接预测药物制剂的临床治疗效果,以评价制剂的质量。生物利用度是反映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体内的程度和速率的指标,尤其是在含有相同活性成分的仿制产品要替代它的原创制剂进入临床使用的时候,生物利用度的测定显得至关重要。鉴于药物浓度和治疗效果相关,对于同一受试者,相同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意味着在作用部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