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
一、合理行为、计划行为理论
通过合理行为理论模型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1个变量进人模型,其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的概率值均小于0.05。模型拟合检验的卡方值为1365. 80 , P < 0.01,说明模型有显著性意义。由比值比(OR)可以看到:青少年个人的态度,比如遇到青春期问题是否愿意向人求助、是否经常愿意与家人和朋友讨论青春期方面的话题、对于开设青春期健康门诊必要性的认识、对于门诊传播青春期知识职能的认定、对于青春期生殖健康概念的理解等;以及涉及对父母同伴对主动就诊的态度等主观标准,就诊条件好坏等感知行为等因素等,对影响青少年就诊意愿具有相对贡献。见表3。
二、求医行为理论
求医行为模型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结果显示9个变量进人模型。模型拟合检验的卡方值为1164.39( P<0.01),说明模型有显著性意义。根据比值比(OR)显示:对于开设青春期健康专科门诊必要性的认识、对于青春期生殖健康的认识、对于保健信息的了解、以及是否认定父母、同伴对自己就诊的支持、是否害怕被同学、朋友嘲笑等对青少年就诊意愿具有一定的影响。见表4。
由以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说明:在青春期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的利用方面,影响青少年就诊意愿的因素部分(包括:对疾病的认识、就医条件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符合基于求医行为理论基础而建立的应用假设模型。其余几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医疗费用和个体人格)并未进人模型,原因可能是青少年人群的特殊性,如:所调查的5019名青少年中大部分(81.5%)为在校学生,他们关于医疗保健方面的花费基本上是由其父母支付的,因此,就诊费用的高低可能
对他们来说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此外,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调查问卷的设计并没有涉及个体人格等内容,因此可能会影响到被纳人模型中的因素。
讨论
合理行为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由Fishbein和Ajzen〕在社会心理学关于态度如何影响行为的研究中发展出来的一种心理模型。模型假设个体的态度,以及感知的社会压力/规范,即个体感知其他重要人物或者相关的团体(如家人、朋友、同伴等)所持的观点等两个因素,都可以对他们是否采取某项行为产生影响。该理论的目的在于预测确定改变行为的目标策略,解释人们行为的实质。当合理行为理论逐渐应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中,Ajzen在合理行为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个影响因素:感知行为的控制因素,发展成为计划行为理论模型。近三四十年来,社会医学研究者提出了“疾病行为与患者角色”的概念,极大地促进了医学实践领域中对患者行为的研究,尤其对了解患者行为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具有重要价值。这二个行为理论模式各有侧重。由于针对青少年的生殖健康保健服务有其独特性,本研究试图通过两种行为理论综合分析青少年在服务利用意愿上所具有的一些特性。
本研究通过关于影响青少年就诊意愿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两种应用健康相关行为理论假设模型的拟合检验卡方值和概率值均说明模型有显著性意义。研究发现进人两种行为理论模型的变量分类不同:进人合理行为理论模型的变量分为“个人态度”、“主观标准”和“感知行为的控制”三类;进人求医行为理论模型的变量分为“对疾病的认识”、“就医条件”及“社会支持”三类。
通过对进入各模型的具体变量分析,同时根据其他相关研究和专业经验,可以发现:针对青少年关于青春期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的就诊意愿的检验,二个模型所得出的结论相同,青少年对青春期生殖健康及其保健服务的态度和认识、就医条件以及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利用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的支持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对青少年的就诊意愿都具有一定的影响。通常影响青少年服务利用涉及心理、行为和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由于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和依赖性,因此可以通过多变量统计分析去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提示,有效促进青少年自觉利用健康服务增进健康,必须从心理行为和社会综合因素考虑,在改善青少年自身行为的同时,还要提供一种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行为确立或改变的支持性社会心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