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机采血小板献血员的心理护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论文关键词】机采血小板 献血员 心理护理
 
  【论文摘要】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机采血小板献血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献血过程的严密观察,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对献血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结果 心理护理直接影响献血者的情绪及有无献血反应的发生。结论 针对机采血小板献血员的心理护理可以减少献血反应发生,保护献血者,同时激发再次参加无偿献血的激情。
    
  
  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普遍应用,血小板单采在各地血站广泛的开展起来,单采血小板的献血队伍也越来越壮大。由于他们对血细胞分离机及血小板的采集过程不了解,对工作人员穿刺技术的不信任及服务态度的不满意均可导致献血反应的发生[1],因此多数献血员是在紧张和焦虑中进行单采的,尤其是初次献血者表现更为突出。因此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单采过程至关重要,通过对机采血小板献血员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减少了献血反应的发生,确保献血者的安全。
  
  1 心理护理方法
  
  1.1 献血前的心理护理 献血前将相关知识向献血员讲解,针对每位献血者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以和蔼可亲通俗易懂的语言,有针对性的向他们讲述献血的相关知识,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使献血者倍感亲切和信赖,消除对献血的恐惧紧张情绪,为献血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首次献血者对献血环境、采血器材不了解,尤其是机采时血液在体外循环,献血员感到献血对自身安全有潜在危险,同时表现出烦躁、紧张不安等情绪特征[2],针对此种心理状态,医护人员应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接待献血者,主动介绍周围环境及机采的过程,同时给予精神安慰。另外,首次献血者多数为对献血后能否对身体健康有影响格外关注,医护人员应理解其心情,耐心地向她们讲解血液生理知识,给献血者以安全感,使她们对医护人员更加信赖,以取得密切配合,愉快地接受献血工作。
  1.2 献血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由于机采血小板采集时间较长,需要1h左右,采集过程中由于献血员紧张随时即可出现献血反应[3],因此医护人员首先要仪表端庄,动作轻巧柔和,操作准确,尊重献血者,态度热情、以礼相待,同时保持整洁舒适的献血环境,给献血者以安全、舒适感,消除紧张情绪,使其安心接受血液的采集。医务人员要与献血者密切接触,在采血过程中,通过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及对献血生理常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在献血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加强献血员之间的交流,让已完成单采的献血员向未完成单采的献血员介绍自己在单采过程中的心理及其感受,进行现身说法,缓解献血员的恐惧心理及其他疑虑。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