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持续低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观察与护理(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3.2.2 胸腔闭式引流及持续低负压吸引的观察与护理
3.2.2.1 术前准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前做好气胸相关知识宣教,告知患者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目的、意义、过程及注意事项,减轻紧张、恐惧感,消除顾虑,取得理解和配合。
3.2.2.2 备齐手术用物至床旁:使用18Fr双腔乳胶球囊尿管代替一次性胸腔引流瓶中的橡胶引流管,严格检查整套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完好。向引流瓶B、C两瓶内注入生理盐水至0 cmH2O、12 cmH2O线处,拧紧B瓶的加水口螺帽,并分别将A、B两瓶连接,协助医师实施手术。18Fr双腔乳胶球囊尿管优点:18Fr双腔乳胶球囊尿管质地较软,弹性较好,病人变换体位时局部疼痛较轻,不易折叠、扭曲、受压;其次是利于固定,在导管插入胸腔后注入15~20 ml生理盐水,使之在尿管尖端产生一水囊,克服了以往橡胶管质地较硬,易滑脱,病人疼痛明显的弱点。乳胶球囊尿管尖端的球囊将引流口与胸壁分开,使导管更不易被渗液堵塞[6]。但对消瘦、胸壁较薄、烦躁的病人,安置乳胶球囊尿管后要加强固定,避免导管脱出。
3.2.2.3 术后严密观察,保持引流通畅:(1)观察排气情况,鼓励病人作轻轻翻身活动,深呼吸运动。适当咳嗽,加速胸腔气体排出,有利于肺尽早复张。(2)术后用手掌按压置管处30 min,方法为病人本人或他人以手掌虎口处紧贴胸腔引流管,手掌压迫置管周围,避免发生皮下气肿。同时,每班挤捏引流管,采用双手挤捏,位于远端的手在距插管处10~15 cm用力捏紧,近端的另一只手快速挤捏,避免渗血渗液及纤维血块堵塞。(3)连接胸腔的引流管不宜过长,以免扭曲、打折、受压。引流瓶低于胸腔60~80 cm,尽可能靠近地面,防止瓶内液倒流入胸腔,注意观察有无胸腔引流液。(4)病人外出检查或下床时,应仔细检查各连接接头是否紧密,必要时予以胶布固定各连接接头,避免发生连接管脱落等意外。
3.2.2.4 进行负压吸引促进肺复张时,应配合医生做好同病人及家属的沟通与交流。备好负压吸引装置,事先检查吸引器的压力表是否灵敏完好。调节好负压,初设置为-0.5~1 kPa,然后根据病情变化进行缓慢微调,C瓶内生理盐水保持在12 cmH2O线处。注意询问病人的感受及观察病情变化,负压最大不超过1.5 kPa,避免肺复张过程中过大的负压吸引,促使肺微血管内液体外渗,造成肺水肿。
3.2.2.5 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注意有无胸闷、气促,检查气管是否居中,双肺呼吸音是否一致等症状体征。特别是负压吸引最初阶段,若病人气促等症状改善,紫绀减轻,呼吸音恢复,提示负压吸引有效。若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心悸、咳嗽等,提示可能发生复张性肺水肿。应暂停负压吸引,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3.2.2.6 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每1~2天更换1次,有分泌物渗湿或污染时及时更换。
3.2.2.7 胸腔引流瓶及连接管每周更换2次,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更换时用两把止血钳以尖相对方向夹闭胸导管近心端,避免空气进入胸腔。同时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发生胸腔内感染。
3.2.2.8 肺功能锻炼:鼓励病人每2h进行1次深呼吸、咳嗽和吹气球练习,以促进受压萎陷的肺复张,加速胸腔内气体排出,促进肺尽早复张。但避免持续剧烈咳嗽。
3.2.2.9 保证有效的负压吸引,不要随意中断吸引:至无气泡逸出及水柱波动,且病人症状改善,多系肺组织已复张,可停止负压吸引,观察24~48小时症状未加重,经X线证实肺复张,方可拔除引流管。拔管前需做好病人和物品准备,拔管后注意观察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处漏气、渗出、出血、皮下气肿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 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0.
[2] 高占成.呼吸病[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296.
[3] 尤黎明,吴 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2.
[4] 尤黎明,吴 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3.
[5] 蔡柏蔷.呼吸内科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5.
[6] 刘学军,陈 艳,邓述恺.双腔乳胶球囊尿管引流气胸中的价值[J].中华新医学,2005,6(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