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65例临床分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2 结果
  
  本组病例经一疗程结束后,患者肿胀均不同程度消退,复查彩超深静脉多有间断血流信号,并见有丰富侧支循环。下床活动后患肢不再肿胀为治愈41例,本组有下肢活动后患肢仍有轻度肿胀,但经配穿医学弹力袜均能得到改善,好转24例。
  
  3 讨论
  
  Couins报道:根据北美每年600 000个住院患者统计,尸检中发现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占72%,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复发率也很高,一次性深静脉血栓形成5年内累积栓塞死亡率为2%。深静脉血栓常见于以下3个部位:(1)下肢肌肉小静脉丛血栓形成。(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3)腋静脉锁骨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为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受损有关,右髂动脉横跨左髂静脉为左下肢多发病的解剖学因素。本组病例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73%(50/65),同时许多患者及家庭为了方便照顾,喜欢从偏瘫侧输液等致静脉损伤,因而下肢DVT为主。以及彩色多普勒所示栓塞多发部位均与文献报道相符。本病的致病因素高龄、肥胖、手术,其是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长期卧床、瘫痪等患者更应重视[1]。对于上述高危人群应加予预防:(1)长期卧床休息的内科患者,给予小剂量肝素进行预防治疗。(2)对于髋骨骨折、中老年经受外科手术的患者,给予外部充气加压,使用肝素或二氢麦角胺进行预防性用药。(3)加强被动活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上述两种情况均适用。
  运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2]。尿激酶是一种胰蛋白酶,可直接作用于纤溶酶原,使它转变成纤溶酶,从而使纤蛋白溶解。本组资料中治愈41例,均为DVT病情少于48~72小时,且血栓在24~48小时完全或部分溶解,均与早发现、早诊断、早溶栓治疗有关。同时溶栓治疗严格掌握适应证,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进行,特别是脑卒中、近期手术的患者,更应慎重,并测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注意有无活动性出血的情况。本组溶栓治疗的患者随防期间,无复发病例。因此,DVT一旦确诊,须绝对卧床休息,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应立即进行溶栓或抗凝治疗。否则会进一步加剧基础疾病,影响愈后。同时对高危人群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 徐 凌,毕红霞,蔡柏蔷,等.深静脉血栓形成103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0,39(8):513.
  [2] 秦建辉,张航法,李宪笃.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7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4):321.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