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论文关键词]后处理;缺血;再灌注;急性心肌梗死
[论文摘要]目的 研究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 h内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92例,分为两组:单纯再灌注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测定校正11MI帧数(cTFc)、血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术后8周测定室壁运动记分。结果 缺血后处理组cTFc明显高于单纯再灌注组[(25.38±5.35) vs 29.23±5.54,P<0.05];cK与cK-MB峰值明显低于单纯再灌注组[(1236.57±813.21)U/L vs (1697.36±965.74)U/L,P<0.05;(116.92±75.83)U/L vs (172.41±92.64)u/L,P<0.05];缺血后处理组术后各时点MDA水平均低于单纯再灌注组。术后8周缺血后处理组室壁运动恢复优于单纯再灌注组[(1.20±0.22) vs (1.32±0.25),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以改善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减少自由基的生成,改善心功能。
缺血预处理是保护缺血心肌、减轻再灌注损伤的一种有效措施。但由于预处理需在心肌缺血前进行,因此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近来,动物实验表明,一种新的干预措施,即缺血后处理也可起到心肌保护作用。笔者在临床上应用缺血后处理,观察了急性心肌梗死(AMl)患者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及心功能的恢复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入院的AMI患者92例,在发病12 h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其中男61例,女31例,年龄(63.914±8.96)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再灌注组和缺血后处理组。AMI的诊断依据为2001年12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分会提出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2)PCI治疗史、冠状动脉搭桥史;(3)有慢性心功能不全病史。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均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缺血后处理 所有患者均在发病12 h内以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梗死相关动脉(IRA),并对IRA行PCI术。再灌注开始1 min内,缺血后处理组给予30 s再灌注/30 s再闭塞(通过球囊反复充气/放气实现)的3次循环后,再给予持续再灌注。PCI成功标准:IRA远端血流TIMI 3级,残余狭窄<20%,无严重并发症(死亡、再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发生。
1.2.2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评价 校下TIMI帧数(cTFC)的计算:IRA前向血流达到TIMI 3级后,冠脉内给予硝酸甘油200μg,行冠状动脉造影测定CTFC。
1.2.3心肌酶测定第1天每2 h抽血一次,第2到3天每12 h抽血一次,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观察其峰值,监测酶学动态变化。
1.2.4 血浆丙二醛(MDA)测定 在入院即刻、再灌注后1、4、8、24、48 h和7 d各取静脉血各2ml,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血浆MDA水平,试剂盒购自北京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
1.2.5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室壁运动记分术后8周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室壁运动情况。采用左心室16段划分法,室壁运动情况评价如下:运动正常=1;运动减低=2;运动消失=3;矛盾运动=4,室壁瘤=5。正常心室壁运动记分指数应等于1。
1.2.6入选患者的干预 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及缺血后处理干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评价、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肌酶及丙二醛检测采用盲法。
上一篇:浅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来源
下一篇:浅谈无保护左主干的急诊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