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21例临床分析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论文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 MP-IgM;早期诊断;阿齐霉素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121例确诊为MP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3岁100例(占82.6%),发热98例(占81.0%),均有咳嗽。无明显阳性体征39例(其中31例≥6岁,占79.5%)。用颗粒凝集法监测血清MP-IgM阳性率高达78.5%。X线胸片呈大片絮状阴影多见。所有病例经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未见肝肾损害。结论:小儿MP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颗粒凝集法监测血清MP-lgM阳性率高,可用于早期诊断。阿齐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安全良效。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近年发病有增多趋势,据报道约有10%~3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由MP所致,国外有文献报道为9.6%~66.7%[1]。MP肺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常有肺外合并症,容易误诊。对2004~2007年我院明确诊断并治愈出院的121例MP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意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21例均为儿科住院患儿,其中男63例,女58例。年龄8个月1例(0.9%),1~3岁20例(16.5%),~6岁29例(24.0%),~13岁71例(58.6%)。患儿均测血清MP-IgM抗体阳性和血清冷凝集素试验阳性后确诊本病,符合实用儿科学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标准。
  1.2 检测方法:MP-IgM抗体测定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抗体,滴度≤1∶40为正常,≥1∶160或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者为阳性。全部病例均在发病后5~7 d做血清MP-IgM抗体及冷凝集素试验(阳性:效价≥1∶32或4倍升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血沉、心肌酶谱、痰细菌培养。患儿均拍胸片、心电图、 B超、胸部CT等检查。
  1.3 治疗方法:均经阿齐霉素治疗,初为静脉滴入,热退、咳嗽明显减轻、肺部啰音消失后改为口服。剂量为每日10 mg/kg,5 d为一疗程,两个疗程间隔4 d,给红霉素或克林霉素序贯治疗。9例(>6岁)单程静脉滴入阿齐霉素达7 d。2岁以下患儿在头孢霉素治疗5~7天后,疗效欠佳改用阿齐霉素治疗 。
  
  2 结果
  
  2.1 主要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发热98例(81.0%),热型不规则,多为中等度发热,热程≤10 d 87例,>10 d 11例,无热23例(19.0%),年龄均>4岁。121例均有(100%)咳嗽,学龄儿童多以干咳为主或有少许痰,顽固性剧咳36例。婴幼儿多有咳痰,6例喘憋。肺部啰音:54例闻及干鸣音,28例闻及湿啰音,39例(32.2%)肺部无异常(其中31例≥6岁)。婴幼儿多可闻及程度不等的干湿啰音。
  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有肺纹理增粗。肺野呈斑点状、大片状阴影67例(其中右侧38例,左肺14例,双肺下野15例);自肺门向外成扇形分布的大片状浸润影12例;呈网状结节和多发性肺段浸润7例,阴影边缘模糊,密度较淡;肺门增大和(或)肺门区大片状边界模糊影35例,一侧或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12例,少量胸腔积液5例。
  实验室检查:患儿均有血清MP-IgM阳性和(或)血清冷凝集素试验阳性。血清MP-IgM阳性95例(78.5%),其中16例双份血清抗体检测滴度升高4倍以上。血清冷凝集素试验74例阳性(61.2%),升高4倍10例。100例(82.6%)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正常,15例白细胞总数升高,6例降低,CRP 15例轻度增高,血沉增高13例,血小板增高19例,降低6例。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