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中风新浅论(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轻者予化痰通络醒脑汤:制半夏12g、胆南星10g、泽泻12g、竹茹6g、橘红或陈皮10g、当归10g、茯苓15g、白术10g、丹参15g、全蝎10g、黄芪30g、地龙10g、山栀子12g、川断15g、大黄10g、水蛭10g、羚羊骨15g、鸡血藤15g、石菖蒲10g、郁金15g等。瘀重者重用活血通络之品如乳香、没药、穿山甲、三棱、莪术、白花蛇、土鳖虫等。亦可静滴醒脑静、清开灵等,可合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服之。
3.3.3 气虚血瘀 症见歪僻不遂,或语言不利等症,甚则昏仆不省人事。平时可有头晕、肢麻、乏力等症。舌质淡暗或暗红、舌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或细弦或涩,或脉律不齐。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益气通脉活血汤加减:黄芪30~100g、党参15g、天麻10g、全蝎10g、川芎10g、丹参15g、当归10g、鸡血藤15g、地龙10g、石菖蒲10g、郁金15g、杜仲10g、续断15g等。如有气滞者则去补气之党参黄芪,改用理气之品如木香、枳壳、路路通、沉香等。重者重用活血通络之品如乳香、没药、穿山甲、三棱、莪术、白花蛇、土鳖虫等。
3.3.4 气血两虚 症见半身不利或歪僻不遂,或语言不利,面色不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以补气养血,养脑通络。方用八珍汤加减:太子参20g、黄芪20~100g、白术10g、茯苓15g、当归10g、川芎6g、赤芍10g、白芍10g、鸡血藤15g、三七5g、杞子10g、淮山15g。本型可重用黄芪或红参以补气,从而促进气血之流通。
3.3.5 肝肾阴虚 症见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面潮红,口干便结,重则亦可昏仆,舌红苔少或薄黄,脉弦或细弦数。平素可有头晕头痛。本型多见于年高体弱者。治以滋补肝肾,养血通脉。方用育阴活血通脉汤:龟板20g、鳖甲20g、白芍20g、干地黄10g、王不留行10g、丹参10g、水蛭10g、天麻10g、胡麻仁15g、黄精15g、西洋参20g、麦冬15g、知母12g、玄参12g等。
3.3.6 气虚阳脱 症见昏仆不省人事,歪僻不遂,面白,肢冷,舌淡红,苔白,脉细弱。治以补气温阳。方药:参附针、参麦针、丽参针等。此型须以西医药治疗为主,病情好转后,可按上法分型进一步治疗之。
根据临床经验,临床分型不宜过多,以便于临床医生掌握。以上诸型仅是基本证型,临床上常是相互兼见,如阳亢血菀兼痰热、痰瘀,气虚血瘀兼痰湿,阴虚兼血瘀等,或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证型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证型,没有一成不变的药方及剂量,需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施治之,灵活加减调配。治疗上总以活血化瘀、疏通血脉、熄风通络、除痰宁神、醒脑开窍、益气补元为法,使坏死的脑细胞复活,受损的元神复利。临床上常是使用复方,药味甚至多达几十味,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相当复杂,功效也很复杂,往往起到难以想象的作用。
3.4 辨通腑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故在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通腑泄热。因出血性脑中风如风火内盛,可致痰热腑实,肠腑不通,浊气则难以下泄,而大肠燥结,毒素吸收,又可加剧痰热阳亢,腑气不通还可影响转归、愈后。所以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的治疗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常加用通腑泻下药,以引痰浊之邪由肠腑下泄,浊气下泄而不蒙敝元神,清气上升促进醒脑开窍,大便通畅而症状常得以改善,常用通腑导痰汤(大黄、芒硝、枳实、傣石、安息香、天竺黄、竹茹、牛膝)煎汁灌肠,驱除肠道积滞,清热祛邪,醒脑开窍。待大便通畅后而停之,甚至先用攻下之剂,而后再按上法辩证施治。
4 结语
缺血性脑中风的立论无论是从病机还是病位上,都比传统认识更为清晰,彻底废弃了传统的中经络中脏腑的模糊理论,也利于与外界进行交流。缺血性脑中风的预后取决于患者的年龄、病变之部位、缺血范围之大小、人生之态度、个人之信心等,并非完全取决于医疗之法。中医之法,法随证变,证随人变,法无定法,方无定方。关于本病的治疗,需中草药、中成药、西药、针刺、康复等多方面的结合,尤其是恢复期、后遗症的中草药、针刺、康复治疗,目前公认仍是治疗的最佳选择。近年发展出来的各类中药剂型(针剂、丸剂)已广泛用于临床,中医药在治疗本病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3.3.3 气虚血瘀 症见歪僻不遂,或语言不利等症,甚则昏仆不省人事。平时可有头晕、肢麻、乏力等症。舌质淡暗或暗红、舌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或细弦或涩,或脉律不齐。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益气通脉活血汤加减:黄芪30~100g、党参15g、天麻10g、全蝎10g、川芎10g、丹参15g、当归10g、鸡血藤15g、地龙10g、石菖蒲10g、郁金15g、杜仲10g、续断15g等。如有气滞者则去补气之党参黄芪,改用理气之品如木香、枳壳、路路通、沉香等。重者重用活血通络之品如乳香、没药、穿山甲、三棱、莪术、白花蛇、土鳖虫等。
3.3.4 气血两虚 症见半身不利或歪僻不遂,或语言不利,面色不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以补气养血,养脑通络。方用八珍汤加减:太子参20g、黄芪20~100g、白术10g、茯苓15g、当归10g、川芎6g、赤芍10g、白芍10g、鸡血藤15g、三七5g、杞子10g、淮山15g。本型可重用黄芪或红参以补气,从而促进气血之流通。
3.3.5 肝肾阴虚 症见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面潮红,口干便结,重则亦可昏仆,舌红苔少或薄黄,脉弦或细弦数。平素可有头晕头痛。本型多见于年高体弱者。治以滋补肝肾,养血通脉。方用育阴活血通脉汤:龟板20g、鳖甲20g、白芍20g、干地黄10g、王不留行10g、丹参10g、水蛭10g、天麻10g、胡麻仁15g、黄精15g、西洋参20g、麦冬15g、知母12g、玄参12g等。
3.3.6 气虚阳脱 症见昏仆不省人事,歪僻不遂,面白,肢冷,舌淡红,苔白,脉细弱。治以补气温阳。方药:参附针、参麦针、丽参针等。此型须以西医药治疗为主,病情好转后,可按上法分型进一步治疗之。
根据临床经验,临床分型不宜过多,以便于临床医生掌握。以上诸型仅是基本证型,临床上常是相互兼见,如阳亢血菀兼痰热、痰瘀,气虚血瘀兼痰湿,阴虚兼血瘀等,或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证型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证型,没有一成不变的药方及剂量,需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施治之,灵活加减调配。治疗上总以活血化瘀、疏通血脉、熄风通络、除痰宁神、醒脑开窍、益气补元为法,使坏死的脑细胞复活,受损的元神复利。临床上常是使用复方,药味甚至多达几十味,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相当复杂,功效也很复杂,往往起到难以想象的作用。
3.4 辨通腑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故在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通腑泄热。因出血性脑中风如风火内盛,可致痰热腑实,肠腑不通,浊气则难以下泄,而大肠燥结,毒素吸收,又可加剧痰热阳亢,腑气不通还可影响转归、愈后。所以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的治疗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常加用通腑泻下药,以引痰浊之邪由肠腑下泄,浊气下泄而不蒙敝元神,清气上升促进醒脑开窍,大便通畅而症状常得以改善,常用通腑导痰汤(大黄、芒硝、枳实、傣石、安息香、天竺黄、竹茹、牛膝)煎汁灌肠,驱除肠道积滞,清热祛邪,醒脑开窍。待大便通畅后而停之,甚至先用攻下之剂,而后再按上法辩证施治。
4 结语
缺血性脑中风的立论无论是从病机还是病位上,都比传统认识更为清晰,彻底废弃了传统的中经络中脏腑的模糊理论,也利于与外界进行交流。缺血性脑中风的预后取决于患者的年龄、病变之部位、缺血范围之大小、人生之态度、个人之信心等,并非完全取决于医疗之法。中医之法,法随证变,证随人变,法无定法,方无定方。关于本病的治疗,需中草药、中成药、西药、针刺、康复等多方面的结合,尤其是恢复期、后遗症的中草药、针刺、康复治疗,目前公认仍是治疗的最佳选择。近年发展出来的各类中药剂型(针剂、丸剂)已广泛用于临床,中医药在治疗本病上具有较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