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读、写、议"教学模式——浙江工商大学实施素质教育案例(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最后是“议”的学习阶段,学生将所完成的论文或调查报告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演讲,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教师对演讲和交流进行点评,对学生所学的内容再一次进行理论上的梳理与总结。

  “读、写、议”教学模式在不同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有不同的形式,在三个环节的教学手法上也有不同的侧重点。从上述教学案例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读、写、议”教学过程体现出三个重要倾向:其一,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其二,社会的互动性;其三,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情景性。_1J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其主要观点是:①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强调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②学习产生于学习者先前所建构的知识和经验。认为学习者把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是知识的处理和转化。由于个体具有独特性,因而每个学习者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和赋予这些经验的意义,来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等待知识的传递。③个体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与知识的。并认为,个体与社会是相互联系的,知识来源于社会的建构,学习与发展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J这些关于知识获得的观点对于素质教育教学的实施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可以认为,“读、写、议”教学模式贯穿着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某种意义上是实践着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观点。有科学的教学理论作为基础,使“读、写、议”教学模式有了发展的前景和价值。这也正是其成功的原因。但是从另一面看,“读、写、议”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仍处于实践、探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要像研制、开发新“产品”一样去更新换代,也必须与创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步发展。

  二、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赋予“读、写、议”教学模式的新思路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是科学的理论,被视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论。它所揭示的学习主动建构性及建构.性教学的体系,对丰富实践中“读、写、议”教学、挖掘其培养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及具备创造性素质的空间和潜力有着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首先,从学习目标看,建构性学习和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这意味着学习者要能切入某个知识领域或学科的“核心问题”、“核心思想”和“核心方法”,而不是简单“覆盖”表面的知识点。学习者要能对一个领域中的“专业共同体”曾经或正在探索的有争议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研究和讨论,由此建构起对该领域的核心思想和核心方法的深刻理解。有一定数量的“深层学习点”为发展学生相应的学习能力素质和创造性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作了铺垫。

  深层次的学习对“读”的要求是在泛读的过程中要有“精读”,在“精读”过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一个学科的关键概念和核心思想,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的情况、兴趣、爱好建立若干个“深层学习点”。这些“深层学习点”的建立与培育,不能是“本本主义”的,要追踪学科的前沿,又必须与科技创新的实践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读、写、议”教学模式应向纵深发展,不能只满足“读”了多少,“写”了多少,“议”了多少,要在“读”的深入程度、“写”的思考深度、“议”的质量水平上下工夫。

  其次,从问题一学习一解决过程看,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学生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并查阅有关的资料,从而做出合理的综合和推论,分析、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而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便不断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在建构性学习活动中,问题的解决往往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不断追问问题背后的问题,使解决问题的空间随着问题的解决过程而延展、深化。应该说“追踪问题”的训练是学生研究、探索学习的过程,也是创造性能力生成所必经的重要过程。

  .-“追踪问题”的训练在“读、写、议”整个教学模式中主要是由教师设置的。为了让学生针对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探究,达到一定的理解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问更深一层问题,使得对问题有更深一层的理解,教师应当采取一些有利于探索的方法,设置一些平台,将学生由被动回答问题引向主动解决问题。“议”是一个必要的平台,因此在“议”的过程中,要将课堂对问题的讨论延续到课外,并借助于电脑、网络搭建“读、写、议”讨论、交流平台,专家与学者共同参与讨论,并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学生还可以直接通过电子邮件访问有关专家,使讨论的问题不仅有广度,更有深度。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