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低通胀:原因及启示(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函数。即经济增长推动失业率下降,进而推动货币工资率上涨。同时,工资是产品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从而是价格的主要构成部分,故只有当货币工资上涨超过劳动生产率上升时,货币工资上升才会引起物价上涨,否则,货币工资变动并不会立即引起物价变动(尹伯成等,2000)。
   传统经济体系中,劳资关系形成对立:工人要求提高工资,企业为追求最大利润又不希望提高工资,从而成为失业率与通胀率反相关关系的前提。但美国广泛推行的期权制以及员工持股制打破了这种关系。
   从员工角度考虑,美国股市长期持续繁荣,推动了期权制与员工持股制的繁荣,尤其在NASDAQ大幅攀升的示范效应下,硅谷的股票期权交易风行,绝大多数高科技企业推行了期权制,甚至出现了要期权不要工薪的现象。另外,由于新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具有外溢性,企业为稳住那些掌握知识和专门技术的员工,防止把技术和知识外传,需要将员工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使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因此,雇主除了给工资报酬,还要给以股票或股票期权激励。
   于是,劳资关系的对立局面被打破:员工并不一定要求提高工资,甚至不反对降低工资。因为降低工资可降低产品成本,增强本企业的竞争力,增加每股盈利。这样,员工不但可以从股权中分得红利,更为重要的是,对上市公司而言,员工可以以低于市场价值的价格购买本公司股票,然后,在股票猛涨后赚大钱;对于非上市且新创建的高科技公司而言,员工可以努力奋斗,提高经营业绩促使其上市,从证券市场出售股票获取回报。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1997年底,美国45%的上市公司使用了股票期权计划,而在1994年,这个比例仅为10%。到1999年底,约有60%的上市公司使用了股票期权计划。1996-1999年,美国平均每5天有一家硅谷公司挂牌上市,股票期权制与员工持股制的直接结果,每24小时增加62个新的百万富翁。
   另外,一国通胀率并非与货币工资上涨率同步,二者还存在一个劳动生产率问题,如生产率增长2%,货币工资也上升2%,则成本从而产品价格并不会变化。近10年来,美国劳动生产率每年平均增长2.2%,劳动生产率提高如此之快,部分抵消了工资的小额上涨幅度。而高科技和新技术广泛运用后,单位产量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减少,美国工人和工会组织考虑更多的是保住就业机会,而不是提高工资。
以上多方面的作用,切断了提高工资   成本转嫁为价格    物价上涨   工资再上涨的恶性循环,亦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通胀的压力。

    五、 几点启示
   美国的低通胀,有一定特殊性,但可能也是长期的,代表着当前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低通胀态势。2000年10月以来,美国经济“软着陆”,其资本市场也大幅度调整,但美国近10年繁荣的经历,使其完成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并向所谓的“新经济”发展,联邦预算盈余2000年度创下2370亿美元的纪录,且证券市场经历了快速调整后,尤其是“9.11”事件的冲击后,道.琼斯指数仍然基本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这足以令我们钦羡。美国出现经济中的低通胀态势,对全球经济中的低通胀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低通胀态势。而我国近年来一度物价低迷,陷入通货紧缩怪圈,制约了经济发展。在我国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们至少可得到如下启示:
   1.应从全球视角考察中国经济体系的缺口,重视人民币升值压力。
   根据两缺口模型,长期以来美国属于I>S类型的国家,我国则属于I<S国家,2002年4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总额达7.97万亿元,但我国金融机构的存贷差却不断扩大。2001年底,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1.6%,但存款余额达14.4万亿元,同比增长16%,存贷差达3.2万亿元。I<S导致潜在产出水平偏低,形成通货紧缩缺口,要通过经常项目顺差来弥补。事实上我国出口贸易确实在大幅度增长,200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743亿美元,比1998增长31.5%,其中出口2492亿美元,全年实现贸易顺差241亿美元,2001年,我国贸易顺差225.5亿美元。这种态势发展的结果,造成经济发展中对出口的依赖性过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一度使本已出现的紧缩趋势进一步加强,不利于经济增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改变这一发展态势。
   2.重视与发挥虚拟经济对物价的作用机制。
   鉴于虚拟经济对通胀的特殊作用,大力发展虚拟经济,将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物价,且有利于平抑经济周期。但如果货币供应量增速忽视虚拟经济,虚拟经济的膨胀会将货币吸引到股市、债市、期市及汇市上来,从而造成通货紧缩。1996年我国中央银行正式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并宣布“九五”期间,货币供应量控制目标定为M2年平均增长23%左右,M1年平均增长18%左右。1999年以来,M2增幅不断下降,由上年末的14.0%下降到2000年的12.3%,增幅下降1.7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2000年沪深股市成交额达60827亿元,同比增长94%;年末股票市价总值4.8万亿元,同比增长82%。2001年7月以来,中国股市经历了近6年来的最大幅度调整,其对市场信心的负面影响从储蓄的大幅度上升反映出来。2002年1季度,城乡居民定期存款增加额达5100亿元,超过了2000年全年的增加额。而同期,物价呈现出下跌态势,4月物价同比下降1.3,5月同比下降1.1%。
   当初我们的目标显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虚拟经济的影响,按照刘骏民(2000)的分析,这成为近年来通货紧缩的重要因素。2001年,我国货币信贷预期调控目标拟定为:M2预期增长13-14%;M1预期增长15-16%。但如果股市一如上年度膨胀,则又可能偏离计划值,从而对物价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我国虚拟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超常规”发展阶段)时期,今后制定有关货币政策目标时,必须对此以足够的重视。
   另一方面,在发展证券市场、推进国企股份制改造的同时,股票期权制与职工持股制度的推行,其打破劳资关系的对立局面,割裂菲利普斯曲线发挥作用基础的贡献,对提高我国的企业活力,缓减未来股市膨胀对物价上涨的压力,有一定借鉴意义。
   3.当前加大扩张性政策力度,优化产业结构,不必过分担心通胀问题。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通货紧缩趋势日益明显,虽然也有2000年以来因油价大幅上涨而引起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心,但并不能彻底消除通货紧缩趋势。美经济学家A.加利.西林(Gary Shilling,1999)甚至认为,通货紧缩可能要延续10年或更长。IMF2001年度春季报告亦认为,当前通货膨胀的压力基本解除(刘宪法,2001)。而知识经济时代本身所具有的通货紧缩趋势,即信息产品性能不断提高的同时,其价格却不断下降,对其他产品价格下跌产生了巨大牵引力。这对我国的冲击是显而易见:当前,我国的电脑价格、移动电话价格的下滑趋势基本上与全球同步,而家电行业频频发生的价格战,亦是这种冲击的典型反映。这些产品持续的降价趋势,对整体物价水平的趋跌产生了巨大的牵引力。
   在目前面临通货紧缩、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借鉴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与低通胀率并存的经验,适当运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新技术和新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既促进经济增长又保持物价稳定的功能,可以不必过分担心通货膨胀的出现,以避免我们在决策时因为担心陷入多难境地而过于保守,失去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

参考文献:
1. 克鲁格曼.预期消退的年代(M).王松奇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 韩文秀.通货紧缩演变为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分析――当前通货紧缩趋势的前景(J).管理世界,2001(1):41-45、104.
3. 朱民、陈卫东等.反通货紧缩:政策选择和滞胀风险――历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2001(1):3-22.
4. 张曙光、赵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