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天生具有两张不同的“脸”——由美国大企业造假想到(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如何地被神话,未来前景如何被看好,它毕竟还只是一个幼稚的新兴产业,其对资金的吸纳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可容纳的资金空间也是十分有限的,它无法更无力为那浩浩荡荡于全球各地渴望着各种投资和投机机会的庞大的剩余资金提供一个广阔的求财天地,无法从根本上满足这些过剩资金对未来提出的各种美好要求的。这样,在两者之间就形成了巨大反差与矛盾,使两者间的关系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充满了虚幻、泡沫与危险的成分。由此而导致的两者关系的紧张与不协调,使得资金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严重的失衡,资金的供大于求的局面已如传统产业领域内商品的供大于求局面那样已基本形成。但全球过剩资金依然毫不犹豫(或者说是毫无选择地)地相继汇聚到这一相对狭小而又拥挤的领域,纷纷披挂起高科技的外衣,无声地汇成了一股巨大的合力在猛烈地冲击着世界上这最后一道"美丽而圣洁的风景线",鲸吞着这最后一块"精美的糕点",蹂躏并强奸着"网络经济"。

  当全球大量过剩的资金蜂拥而至美国股市,美国股市在高科技股带领下一路高涨时,被寄予热望与期待的网络股在滚滚而来的热钱的追捧下便被神话般地托到了天上,无论什么股,只要和高科技稍微沾上点边,一上市就会被那些个过剩资金一抢而空,股价就像腾空而起的气球一样扶摇直上。股票的价格与其自身的价值开始发生严重的背离,各种高新科技股因被巨大的饥不择食的过剩资金争抢撕咬而严重扭曲、变形,浑身冒出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斑斓泡沫来。据耶鲁大学泰勒教授所著的《非理性繁荣》一书的记载,1997年7月美国股市的市盈率超过了1929年9月创下的最高记录,在2000年初始又攀升了三分之一,2001年市盈率已经达到了40倍是危险的[12]。1989年底美国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仅为2753.20点,1997年4月接近6000点, 1999年3月突破1万点大关,12月28日上升到11476.71点,仅1999年一年就大涨了25.2%,共32次改写新高记录。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1989年底只有454.82点,1999年12月31日竟突破了4000点大关, 仅1999年该指数就创记录地飙升了85.6%,远高于1998年的40%,2000年3月10日更创下了5048.62点的历史高峰。

  个股情况更是如此,如美国的在线公司股票在10年的时间里价格上升了将近800倍(扣除拆股因素),收益率将近80000%;微软公司的股价增加了70多倍,收益率超过了7000%。在美国股市和美国的"新经济"理念的推动下,包括欧洲和亚洲各主要市场在内,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与网络经济有关的股票热,网络股热潮席卷着全球,备受万人追捧,一切能与网络扯上关系的股票都大幅度地飙升。眼见投资网络股回报又快又高,就连一向以保守而著称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为之心动,投资百万买网络股。

  "钱"与"财"的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相继出现在两个不同的经济层面,并严重地侵蚀着全球的经济。生产(财)过剩已率先造成了大量企业的倒闭与破产,工人失业下岗,商品价格一跌再跌,通货紧缩加深,并向全球的各个角落蔓延开去;而资金(钱)的严重过剩,一方面使得金融投机日益猖獗,金融危机频频,另一方面则造成少数发达国家的股市不断攀升,使得这最后一块未饱和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无法承受的巨大的资金压迫下严重变形失态,形成泡沫而痛苦不堪。大量的过剩资金绑架了"网络经济",将其作为人质,在股市上兴风作浪,进行着骇人听闻的恶意的炒作和投机。

  被谎言所煽动起的投资激情荡漾在美利坚大地上,美国股市的这种非理性亢奋使美国经济在最后几年也着实地火了一把。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唯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光彩照人。但可惜的是,好景不长,从2000年下半年起,持续增长了近10年的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到千年交替之际几乎陷入停顿,其他一些经济指标也低迷不振。股市价格在2000年第一季度达到高峰后,便逐步在起伏动荡中一路下滑。2002年7月22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破了7800点,以7784.58点收盘。而反映高科技的纳斯达克股指更是一落千丈而不可收拾,从 2000年5月开始做高台跳水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股指就跌去了三分之二,2002年7月22日更是跌得只剩下1282.65点了[13]。如今,美国股市已是熊气漫天,飘零而萧条。据统计,美国"股市自从攀升到最高点以后至今,已丧失了7万亿美元的市值"[14]。网络经济的被神话以及被神化后的失败(严格地说是被扼杀),终于捅破了美国的股市泡沫,美国股市随之应声哗啦倒下,无奈地走向了崩溃。

  可见,谎言虽然美好但却是虚幻的,它所能带来的欢乐与喜悦也只能是暂时的。通过编造美丽的谎言虽然可以轰轰烈烈于一时,但这毕竟不过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性游戏,一个用美丽的语言与想象编织出的神话(实质上是一个美丽的骗局,一个诱人的陷阱),因此,最终仍还是要破灭的。

  资本天生具有两张不同的"脸"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个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生产资料的少数富国与富人的占有与生产的全球化,构成了资本世界所无法克服的内在固有矛盾。由此而造成了资本的"人格分裂",如体现在对财富的态度上,则集中表现为资本既是财富的积极创造者,同时又是财富的破坏者或毁灭者。当资本处在繁荣的创造阶段时,它是诚实的,守信的,是因循着人类的自然天性而发展着的,是积极向上的,造福于人类的;而当资本被迫步入到危机和毁灭阶段时,它就变得嗜好谎言,偏爱暴力,背叛人性,是消极颓废的,戕害人类的。因此,资本天生具有两张不同的脸,一张是天使,灿烂而美丽,另一则是魔鬼,凶恶而丑陋。它们形影不离,如同硬币的正反两面,制约着资本世界,并共同规定着资本的本性与走向。



 在一个"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世界里,资本的双重本性在改变和撕裂着西方世界,使其同时生出了两张不同的脸。密西根大学亚得里安学院(Adrian College in Michigan)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摩蒂塔·柯汉(Muqtedar Khan)说;"西方实质上像一个人面兽,一半是人,一半是兽。人性的一面使西方享有民主、平等,以及言论和宗教自由。它为最大程度地保护其公民和尊重其公民提供了道德基础,但它也努力推进以政治进步和物质发展程度衡量的利益。西方兽性的一面使它犯下了违反人性的巨大罪行。大屠杀、殖民主义、帝国主义、贩卖黑奴、种族歧视及世界大战,都仅仅是西方过去犯下的残暴罪行的一部分。"[15]当资本由财富的创造者摇身一变为财富的毁灭者时,它便会逐渐地收敛起那天使般可人的笑脸,而露出它的一面--"魔鬼"或"兽性"的一面。

  首先是对内。当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造成了生产的严重过剩,资本无法再从现实中获取利润的时候,一刻也无法停止逐利的资本,就会向虚幻伸手,向谎言乞讨,就会通过编造利润报表,通过虚构一个金色的未来来自欺欺人地自我安慰与自我陶醉。资本进入了一个充满了谎言的时代,不断地编造各种美丽动人的谎言来美化自己,打扮自己,使资本表现得似乎比任何时候都要美丽与可爱。大量虚假的盈利报表充斥会计事务所,为的是欺骗股东和广大的股民。因为它害怕(股票)被股民抛弃,(企业经理人)被股东抛弃,(企业)被市场抛弃。它必须不断的去追求利润,无法也不能有片刻的歇息。当资本沦落到只有靠谎言来维持生计的时候,当资本逐利的脚步从现实的土地转为迈向虚无缥缈的虚幻太空时,资本的本性便在这一刻发生了质变--由创造转为破坏:它会无视现实的规则,玩弄、践踏乃至破坏内部的制度和规则,它会无中生有地去"创造"出许多虚幻的东西,掠夺股民财富,欺上瞒下,胡作非为。资本在饮鸩止渴,在制造着斑斓亮丽的泡沫,并静静地等待着泡沫破灭后被押送上审判台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