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反全球化思潮中的迷思与难题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毋庸置疑,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世界各国除了积极参与、主动适应之外,并没有其他的道路可供选择。各国,1983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高收入发达工业化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2.4%,即后者等于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这一比例降低为1.6%,即后者为前者的62倍。
另外的统计显示,居住在63个发展中国家的占世界人口60%的人仅得到世界收入的6%,人均每天不足2美元。
联合国统计显示,全球仍有一半人口没听过电话,非洲有40%的成年人不能阅读。在世界著名企业家都富可敌国的时候,非洲大陆至今还有30多个国家无法解决庞大的外债问题。粗略地测算,世界上最富的3个人,他们的富裕程度加起来,可以相当于最穷的47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应当承认,发展中国家从参与全球化中获得了不少的益处,但是,在分享全球化的好处方面,发达国家无疑占据了绝大多数。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这种相对优势使它们在价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导权,不可避免地会使其在与处于边缘地位、作为劳动主要拥有者的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换时获得更多的利益。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结构相对脆弱,资金匮乏,技术落后,市场发育不成熟,因而在分享全球化的益处时所得有限,因而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现象,那就是在发展中国家状况有所改善的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在逐渐拉大。据联合国统计,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十年前是36个,五年前是42个,现在则增至48个。如果考虑到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发展中国家的货币经常遭受冲击而贬值、进而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值的减少,那么,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就更少,据简单测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高达20%-50%的货币名义贬值,就使它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值倒退了10年。
全球化是人类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大方向,所有的参与国家都能够不同程度地从中得益,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在获取利益方面是居于主导地位的,这必然在客观上加大全球范围内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差距;这种差距确实是市场化竞争的结果,应当说是有效率的,发展中国家不能更多地分享全球化的收益也是有现实原因的。但是,如果这种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话,那么,全球化就可能面临来自部分获益甚少的发展中国家的不稳定的威胁。任何冷静的人都不能不承认,如果全球化只是主要给世界百分之二十的人口带来了大量益处,它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全球化。
但是,我们的难题是,即使是在一个市场化的国家,要用市场化的调控工具,在不损害市场效率的情况下有效减少收入分配的差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是在全球范围内,在不同的主权国家之间。
四 发达国家既得利益阶层对于全球化带动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抗拒会增大全球化推进的难度,但是,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在长期内又是不可避免的
在反对全球化的声浪中,来自发达国家的同样不容忽视。但是,如果撇开抽象的口号,他们的不满与发展中国家的不满很难说有多少一致的地方,实际上,发达国家的反全球化者主要针对政府未能有效阻止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低廉的劳动力对发达国家的工人构成了竞争;他们抗议世界银行的一些项目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一些发达国家的反对全球化人士建议要在推进全球化进程中更多地提高劳工和社会标准,实际上无非是找一个借口来抵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的冲击,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来看,全世界的穷人不是这些反全球化论者所关注的、为跨国公司工作或在现代化出口行业工作的,而仅仅是能维持温饱的农民或打零工的游民,这些反全球化论者建议的提高主要行业的劳工标准同他们完全不相干。
这实际上就是来自发达国家的对于全球化的抵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 由于发达国家在全球大市场的竞争实力中占据优势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常常处于劣势,因而发展中国家对于全球化应该是持 抵制态度的。然而,现实恰恰相反,发展中国家推进全球化、试图从全球化中寻求新的发展动力的愿望空前强烈;而发达国家中的部分利益受到损害的阶层,则已成为全球化的坚决反对者。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的一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经受了相当大的冲击,但是在劳动密集型 的产业却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而发达国家的相关产业则因为缺乏竞争优势而面临调整。这就必然涉及到部分阶层的利益,特别是涉及到就业的调整等重大的现实问题。于是,这些阶层会转而成为反对全球化的力量,并且积极促使本国政府建立、强化贸易壁垒。
实际上,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已经形成了不容忽视的后果。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先生在谈到拆除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问题时说,每年由于发达国家贸易壁垒所增加的贸易成本,就相当于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援助资金数量的两倍。如果这些贸易壁垒还要强化。后果将更为严重。
因此,全球化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一个艰难的调整过程,尽管发达国家从全球化中获得的好处要更多一些,但是发达国家同样不容回避其内部的艰难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基于比较优势和利益驱动的全球化,比如会在全球范围内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如此, 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只有通过这样的结构调整,全球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才可能不断提高。从当前最为激烈地反对全球化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力量看,其就业的调整是迟早的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最终是会让给发展中国家的。在美国经济中最典型的例子是纺织品。最初美国的纺织业集中于大城市,后来逐渐消退。这种调整无疑是有 阵痛的,例如就业的压力、需要培养新的技能、工会的压力等等。如果在这些领域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歧视性待遇,必然会阻碍自由贸易的发展。但是,我们能够清楚地知道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不可避免,但是,发达国家对于全球化的抵制同样也成为发达国家推进全球化的现实阻力。
五 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但是也正在成为扩大发展差距的现实动力,而我们目前还难以有效地协调这种网络发展的不平衡
从现实进展看,全球化的发展因为网络的发展而加速,跨国公司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应当说,这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头赶上的机会,但是,现实的状况却是,发端于发达国家的网络,正在扩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并且正在造成一种"数字化分离"。
据
另外的统计显示,居住在63个发展中国家的占世界人口60%的人仅得到世界收入的6%,人均每天不足2美元。
联合国统计显示,全球仍有一半人口没听过电话,非洲有40%的成年人不能阅读。在世界著名企业家都富可敌国的时候,非洲大陆至今还有30多个国家无法解决庞大的外债问题。粗略地测算,世界上最富的3个人,他们的富裕程度加起来,可以相当于最穷的47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应当承认,发展中国家从参与全球化中获得了不少的益处,但是,在分享全球化的好处方面,发达国家无疑占据了绝大多数。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这种相对优势使它们在价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导权,不可避免地会使其在与处于边缘地位、作为劳动主要拥有者的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换时获得更多的利益。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结构相对脆弱,资金匮乏,技术落后,市场发育不成熟,因而在分享全球化的益处时所得有限,因而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现象,那就是在发展中国家状况有所改善的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在逐渐拉大。据联合国统计,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十年前是36个,五年前是42个,现在则增至48个。如果考虑到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发展中国家的货币经常遭受冲击而贬值、进而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值的减少,那么,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就更少,据简单测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高达20%-50%的货币名义贬值,就使它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值倒退了10年。
全球化是人类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大方向,所有的参与国家都能够不同程度地从中得益,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在获取利益方面是居于主导地位的,这必然在客观上加大全球范围内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差距;这种差距确实是市场化竞争的结果,应当说是有效率的,发展中国家不能更多地分享全球化的收益也是有现实原因的。但是,如果这种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话,那么,全球化就可能面临来自部分获益甚少的发展中国家的不稳定的威胁。任何冷静的人都不能不承认,如果全球化只是主要给世界百分之二十的人口带来了大量益处,它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全球化。
但是,我们的难题是,即使是在一个市场化的国家,要用市场化的调控工具,在不损害市场效率的情况下有效减少收入分配的差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是在全球范围内,在不同的主权国家之间。
四 发达国家既得利益阶层对于全球化带动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抗拒会增大全球化推进的难度,但是,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在长期内又是不可避免的
在反对全球化的声浪中,来自发达国家的同样不容忽视。但是,如果撇开抽象的口号,他们的不满与发展中国家的不满很难说有多少一致的地方,实际上,发达国家的反全球化者主要针对政府未能有效阻止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低廉的劳动力对发达国家的工人构成了竞争;他们抗议世界银行的一些项目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一些发达国家的反对全球化人士建议要在推进全球化进程中更多地提高劳工和社会标准,实际上无非是找一个借口来抵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的冲击,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来看,全世界的穷人不是这些反全球化论者所关注的、为跨国公司工作或在现代化出口行业工作的,而仅仅是能维持温饱的农民或打零工的游民,这些反全球化论者建议的提高主要行业的劳工标准同他们完全不相干。
这实际上就是来自发达国家的对于全球化的抵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 由于发达国家在全球大市场的竞争实力中占据优势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常常处于劣势,因而发展中国家对于全球化应该是持 抵制态度的。然而,现实恰恰相反,发展中国家推进全球化、试图从全球化中寻求新的发展动力的愿望空前强烈;而发达国家中的部分利益受到损害的阶层,则已成为全球化的坚决反对者。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的一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经受了相当大的冲击,但是在劳动密集型 的产业却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而发达国家的相关产业则因为缺乏竞争优势而面临调整。这就必然涉及到部分阶层的利益,特别是涉及到就业的调整等重大的现实问题。于是,这些阶层会转而成为反对全球化的力量,并且积极促使本国政府建立、强化贸易壁垒。
实际上,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已经形成了不容忽视的后果。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先生在谈到拆除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问题时说,每年由于发达国家贸易壁垒所增加的贸易成本,就相当于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援助资金数量的两倍。如果这些贸易壁垒还要强化。后果将更为严重。
因此,全球化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一个艰难的调整过程,尽管发达国家从全球化中获得的好处要更多一些,但是发达国家同样不容回避其内部的艰难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基于比较优势和利益驱动的全球化,比如会在全球范围内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如此, 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只有通过这样的结构调整,全球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才可能不断提高。从当前最为激烈地反对全球化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力量看,其就业的调整是迟早的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最终是会让给发展中国家的。在美国经济中最典型的例子是纺织品。最初美国的纺织业集中于大城市,后来逐渐消退。这种调整无疑是有 阵痛的,例如就业的压力、需要培养新的技能、工会的压力等等。如果在这些领域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歧视性待遇,必然会阻碍自由贸易的发展。但是,我们能够清楚地知道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不可避免,但是,发达国家对于全球化的抵制同样也成为发达国家推进全球化的现实阻力。
五 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但是也正在成为扩大发展差距的现实动力,而我们目前还难以有效地协调这种网络发展的不平衡
从现实进展看,全球化的发展因为网络的发展而加速,跨国公司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应当说,这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头赶上的机会,但是,现实的状况却是,发端于发达国家的网络,正在扩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并且正在造成一种"数字化分离"。
据
上一篇:国际经济学最新理论概述
下一篇:战后金融外交与美国金融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