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反全球化思潮中的迷思与难题(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统计,因特网用户的88 %集中在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美国拥有的电脑比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所拥有的电脑总和还多。经济发达国家平均每1000人拥有300台个人电脑,而在第三世界,每1000人仅拥有16台电脑,在危地马拉,仅为8台。
首先是网络经济发端于发达国家,因而发达国家先天地占据优势。其次,发展中国家缺乏网络经济健康发展的宽松的市场环境、完备的法律体系、高效率的金融体系,因而进一步影响到发展中国家吸收网络经济的先进成果。基于网络经济所特有的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规模经济的特点、以及所?quot;快鱼吃慢鱼"的游戏规则,因为网络发展而加速的全球化正在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但是,目前为止,我们还难以找到有效的协调方式来降低这种"数字化分离"的威胁。
六 全球化的推进必然要求各国的国内经济政治体制作出改进,要求政府的行为规则作出改变,这必然会触动发展中国家相当比例的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从而会受到这些既得利益阶层以不同名义进行的、不同程度的抵制
事实表明,发展中国家要想更多地从全球化进程中受益,就必需根据市场的要求、特别是国际资本的要求加强国内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这主要表现为放松政府管制、冲破行政垄断、引入市场竞争、强化法制建设等等。这无疑会触犯发展中国家部分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与发达国家相比,全球化要求全球经济采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所要求的市场化模式,从而带来了制度转换的成本,对发达国家来说基本不存在转制的过程,而发展中国家的转制成本却十分高昂,这就决定了这种制度转轨将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
反观部分激烈地批评国际经济体系对于发展中国家不公平、从全球化进程中不能分享好处的国家,其国内的经济政治状况确实堪忧;一个国家是否贫穷与落后,是否能够分享全球化的好处、是否能够有效地利益外资,尽管与国际环境有关,但是更多地与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投资环境、法制环境等密切相关,如果其中的部分国家贪污腐败盛行、投资环境恶劣,更不幸的是有些经济很落后的的国家种族冲突不断,那么,即使有再有利的国际环境,其经济也是很难获得发展的。
另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原来在经济运行中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政府的影响力将逐步下降;换言之,其部分经济决策权力将根据市场规则和全球化的新原则转移到新的市场主题,其转移对象一是国际组织,如从关贸总协定(现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历次减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到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为了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将政府的决策权力转移给国际组织。政府权力转移的另外一个对象是在全球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进入各国市场后,必然更多的考虑的是其全球范围内的总体收益最大化,因而较少顺应东道国政府的目标,例如,跨国公司经常利用转移定价进行合法避税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同样值得指出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更多的关注的是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因为这种先进技术的转移和引入难度相对较低,也更容易取得成效,这就是所谓技术上的"后发优势"。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则常常容易忽视市场化的制度的建设和培育,这是因为制度建设更为艰难、其培育和形成需要一个演进的过程、同时制度的变更会触动部分既得利益阶层的收益。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支撑,当模仿的潜力已经耗尽,或者劳动分工的网络变得日益复杂的时候,这种单纯依靠引进和模仿的思路将付出重大的代价,日本在90年代陷入经济停滞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因此,就目前而论,全球范围内的反全球化思潮充其量还是一种抗议全球化的呼吁、还更多的是停留在象征层面上,不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反对全球化的动机不同,而且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之间的反全球化思潮的协调目前也可以说是无从谈起的。以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积极参与组织的77家集团133个成员参加的哈瓦那首脑会议看,这些国家的首脑虽然坐在了一起,但分歧是明显的,一位与会者评论说:"如果说77国集团的133个成员国中有122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南方首脑会议的话,那么在走廊里就出现了180种不同的意见。"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种反全球化的思潮目前还缺乏现实支持而忽视其中的合理成分,在事实上,无论反全球化论者是出于何种动机、何种目的,他们提出的一些反全球化思潮确实提出了目前我们难以准确回答的问题,或者说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还常常存在困惑、还常常陷入迷思。或许人类总是带着困惑和迷思从农业文明走入工业文明、从工业文明逐步发展到现代的信息经济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困惑是可以任意忽视的。
如果说全球化是一艘不得不乘坐的船,那么,只有正视这些我们还难以确切回答的问题,我们才能够保持一种对波涛汹涌的全球化进程的敬畏之心,经常地反思航行的方向。
首先是网络经济发端于发达国家,因而发达国家先天地占据优势。其次,发展中国家缺乏网络经济健康发展的宽松的市场环境、完备的法律体系、高效率的金融体系,因而进一步影响到发展中国家吸收网络经济的先进成果。基于网络经济所特有的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规模经济的特点、以及所?quot;快鱼吃慢鱼"的游戏规则,因为网络发展而加速的全球化正在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但是,目前为止,我们还难以找到有效的协调方式来降低这种"数字化分离"的威胁。
六 全球化的推进必然要求各国的国内经济政治体制作出改进,要求政府的行为规则作出改变,这必然会触动发展中国家相当比例的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从而会受到这些既得利益阶层以不同名义进行的、不同程度的抵制
事实表明,发展中国家要想更多地从全球化进程中受益,就必需根据市场的要求、特别是国际资本的要求加强国内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这主要表现为放松政府管制、冲破行政垄断、引入市场竞争、强化法制建设等等。这无疑会触犯发展中国家部分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与发达国家相比,全球化要求全球经济采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所要求的市场化模式,从而带来了制度转换的成本,对发达国家来说基本不存在转制的过程,而发展中国家的转制成本却十分高昂,这就决定了这种制度转轨将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
反观部分激烈地批评国际经济体系对于发展中国家不公平、从全球化进程中不能分享好处的国家,其国内的经济政治状况确实堪忧;一个国家是否贫穷与落后,是否能够分享全球化的好处、是否能够有效地利益外资,尽管与国际环境有关,但是更多地与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投资环境、法制环境等密切相关,如果其中的部分国家贪污腐败盛行、投资环境恶劣,更不幸的是有些经济很落后的的国家种族冲突不断,那么,即使有再有利的国际环境,其经济也是很难获得发展的。
另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原来在经济运行中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政府的影响力将逐步下降;换言之,其部分经济决策权力将根据市场规则和全球化的新原则转移到新的市场主题,其转移对象一是国际组织,如从关贸总协定(现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历次减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到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为了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将政府的决策权力转移给国际组织。政府权力转移的另外一个对象是在全球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进入各国市场后,必然更多的考虑的是其全球范围内的总体收益最大化,因而较少顺应东道国政府的目标,例如,跨国公司经常利用转移定价进行合法避税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同样值得指出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更多的关注的是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因为这种先进技术的转移和引入难度相对较低,也更容易取得成效,这就是所谓技术上的"后发优势"。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则常常容易忽视市场化的制度的建设和培育,这是因为制度建设更为艰难、其培育和形成需要一个演进的过程、同时制度的变更会触动部分既得利益阶层的收益。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支撑,当模仿的潜力已经耗尽,或者劳动分工的网络变得日益复杂的时候,这种单纯依靠引进和模仿的思路将付出重大的代价,日本在90年代陷入经济停滞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因此,就目前而论,全球范围内的反全球化思潮充其量还是一种抗议全球化的呼吁、还更多的是停留在象征层面上,不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反对全球化的动机不同,而且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之间的反全球化思潮的协调目前也可以说是无从谈起的。以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积极参与组织的77家集团133个成员参加的哈瓦那首脑会议看,这些国家的首脑虽然坐在了一起,但分歧是明显的,一位与会者评论说:"如果说77国集团的133个成员国中有122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南方首脑会议的话,那么在走廊里就出现了180种不同的意见。"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种反全球化的思潮目前还缺乏现实支持而忽视其中的合理成分,在事实上,无论反全球化论者是出于何种动机、何种目的,他们提出的一些反全球化思潮确实提出了目前我们难以准确回答的问题,或者说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还常常存在困惑、还常常陷入迷思。或许人类总是带着困惑和迷思从农业文明走入工业文明、从工业文明逐步发展到现代的信息经济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困惑是可以任意忽视的。
如果说全球化是一艘不得不乘坐的船,那么,只有正视这些我们还难以确切回答的问题,我们才能够保持一种对波涛汹涌的全球化进程的敬畏之心,经常地反思航行的方向。
上一篇:国际经济学最新理论概述
下一篇:战后金融外交与美国金融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