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道路的经济学分析(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等化的政策,如征收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扩大失业补助和社会救济等,这可以在不增加国民收入总量的条件下,使社会福利得到增进 [12] 。依据庇古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理论观点,北欧福利国家把“充分就业”和“收入再分配”作为政府的长期主要经济政策,力图向公民提供尽可能多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
俄罗斯基于现实的经济条件,其社会保障制度奉行的是社会安全阀理论,同时也接受了庇古福利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例如,竭力增加国民收入总量和通过收入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但是在政策实施力度上则与福利国家相差甚远。随着经济条件的创造和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才能逐步增加福利政策的色彩。普京提出的“强国富民”、“让所有人都过上应有的生活”的目标,就属于未来的理想。
关于社会保障模式,依据保障对象可以分为普遍保障制和选择保障制。普遍保障制指全体公民(不论其收入和就业状况如何)均可享受规定的(老年、伤残、失业、医疗等)福利金和免费服务的一种制度。选择保障制指对工薪者和有收入者实行社会保险,对低收入者实行社会救助,对残疾人等特殊对象实行津贴的一种制度。在给付原则上,分为受益基准制、缴款基准制和混合制三种类型。受益基准制预先规定给付标准,强调受益标准的公平性,具有较强的再分配作用。缴款基准制是根据缴纳保险费的数量确定给付标准的制度。混合制是把受益基准制和缴款基准制结合起来,由受益基准制的保险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以缴款基准制提供附加保障。在资金筹集上,分为现收现付制、基金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现收现付制指根据当前一定时期内社会保障费用的需要,确定社会保障税率或缴纳比例,以支定收,现收现付。这种体制意味着代际转移支付,在人口老龄化的条件下,会因赡养系数过大而出现社会保障系统财政困难。基金积累制是将受益人在工作期间缴纳的保费存人保险基金,到退休时期支付使用。这有助于增加储蓄,形成巨额养老保险基金,将其用于投资会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部分积累制是将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结合起来,一般以现收现付为主,同时辅以一定比例的基金积累。
俄罗斯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对象上,实行选择保障制;在给付原则上,实行受益基准制;在资金筹集上,实行现收现付制。资金来源由国家预算拨款改为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实行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社会保障事业社会化。俄罗斯学者和政府都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方向是:在资金筹集上,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或完全积累制过渡;在给付原则上,从受益基准制向混合制或缴款基准制过渡。
在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的具体政策上,目前政府把消除贫困和提高居民实际收入作为政策的优先方面。对国家公务员将实行高薪养廉政策,对职工将保证工资增长率超过通胀率,对退休人员将使退休金稳定增长,并实行最低退休金指数化。俄经济部预计,在到2003年的4年内平均工资将增长近1倍,物价上涨近半倍,实际工资增长50%;而把全体公民包括在内的居民实际货币收入将增长25%。政府长期经济发展纲领计划使居民消费需求在10年内增长80%。
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家庭将实行有针对性的社会帮助,改变目前的平均化倾向。1999年比重占40%的生活最无保障居民所获得的补助只占社会补助金总额的36.2%,到2005年要提高到占85%。政府将竭力缩小两极分化,计划使比重占40%的生活无保障居民的收入到2005年增长1倍,使收入低于最低生活费标准的人口减少1/3,届时贫富收入差距将从目前的14倍缩小到10倍 [13] 。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的两种基本模式——英美模式和欧洲大陆模式之间,俄罗斯选择的是欧洲大陆经济模式,实质是德国模式。普京要建立一个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保持一定国家干预的、实行有序竞争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正如普京在2000年国情咨文中指出的,“俄罗斯需要一种有竞争力的、有效益的、社会公正的、能够保证政治稳定发展的经济体制。”
注释:
[1]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俄〕《独立报》1999年12月30日。
[2]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俄〕《独立报》1999年12月30日。
[3]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28页。
[4]普京总统2000年7月8日对联邦会议作的国情咨文:《俄罗斯国家:强国之路》。
[5] 米正圻等:《联邦德国的发展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5~36页。
[6] 《1997-2000年俄罗斯政府中期纲要构想:结构改革和经济增长》,[俄)4经济问题M997年第1期;[俄“经济与生活》周报1997年第5期。
[7] 《普京1999年11月22日在全俄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会议开幕时的讲话》,俄塔社莫斯科1999年11月22日俄文电。
[8]A·拉迪金:《公司所有权和一体化进程》,〔俄〕《经济问题))2001年第5期。
[9]〔俄〕《货币与信贷》2001年第5期。
[10]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18页。
[11](俄)A·布兹加林:《俄罗斯过渡时期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235页。
[12]张卓元主编:《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74页。
[13]《俄罗斯政府长期社会经济政策基本方针》,2000年6月28日政府会议通过。
俄罗斯基于现实的经济条件,其社会保障制度奉行的是社会安全阀理论,同时也接受了庇古福利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例如,竭力增加国民收入总量和通过收入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但是在政策实施力度上则与福利国家相差甚远。随着经济条件的创造和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才能逐步增加福利政策的色彩。普京提出的“强国富民”、“让所有人都过上应有的生活”的目标,就属于未来的理想。
关于社会保障模式,依据保障对象可以分为普遍保障制和选择保障制。普遍保障制指全体公民(不论其收入和就业状况如何)均可享受规定的(老年、伤残、失业、医疗等)福利金和免费服务的一种制度。选择保障制指对工薪者和有收入者实行社会保险,对低收入者实行社会救助,对残疾人等特殊对象实行津贴的一种制度。在给付原则上,分为受益基准制、缴款基准制和混合制三种类型。受益基准制预先规定给付标准,强调受益标准的公平性,具有较强的再分配作用。缴款基准制是根据缴纳保险费的数量确定给付标准的制度。混合制是把受益基准制和缴款基准制结合起来,由受益基准制的保险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以缴款基准制提供附加保障。在资金筹集上,分为现收现付制、基金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现收现付制指根据当前一定时期内社会保障费用的需要,确定社会保障税率或缴纳比例,以支定收,现收现付。这种体制意味着代际转移支付,在人口老龄化的条件下,会因赡养系数过大而出现社会保障系统财政困难。基金积累制是将受益人在工作期间缴纳的保费存人保险基金,到退休时期支付使用。这有助于增加储蓄,形成巨额养老保险基金,将其用于投资会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部分积累制是将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结合起来,一般以现收现付为主,同时辅以一定比例的基金积累。
俄罗斯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对象上,实行选择保障制;在给付原则上,实行受益基准制;在资金筹集上,实行现收现付制。资金来源由国家预算拨款改为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实行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社会保障事业社会化。俄罗斯学者和政府都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方向是:在资金筹集上,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或完全积累制过渡;在给付原则上,从受益基准制向混合制或缴款基准制过渡。
在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的具体政策上,目前政府把消除贫困和提高居民实际收入作为政策的优先方面。对国家公务员将实行高薪养廉政策,对职工将保证工资增长率超过通胀率,对退休人员将使退休金稳定增长,并实行最低退休金指数化。俄经济部预计,在到2003年的4年内平均工资将增长近1倍,物价上涨近半倍,实际工资增长50%;而把全体公民包括在内的居民实际货币收入将增长25%。政府长期经济发展纲领计划使居民消费需求在10年内增长80%。
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家庭将实行有针对性的社会帮助,改变目前的平均化倾向。1999年比重占40%的生活最无保障居民所获得的补助只占社会补助金总额的36.2%,到2005年要提高到占85%。政府将竭力缩小两极分化,计划使比重占40%的生活无保障居民的收入到2005年增长1倍,使收入低于最低生活费标准的人口减少1/3,届时贫富收入差距将从目前的14倍缩小到10倍 [13] 。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的两种基本模式——英美模式和欧洲大陆模式之间,俄罗斯选择的是欧洲大陆经济模式,实质是德国模式。普京要建立一个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保持一定国家干预的、实行有序竞争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正如普京在2000年国情咨文中指出的,“俄罗斯需要一种有竞争力的、有效益的、社会公正的、能够保证政治稳定发展的经济体制。”
注释:
[1]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俄〕《独立报》1999年12月30日。
[2]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俄〕《独立报》1999年12月30日。
[3]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28页。
[4]普京总统2000年7月8日对联邦会议作的国情咨文:《俄罗斯国家:强国之路》。
[5] 米正圻等:《联邦德国的发展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5~36页。
[6] 《1997-2000年俄罗斯政府中期纲要构想:结构改革和经济增长》,[俄)4经济问题M997年第1期;[俄“经济与生活》周报1997年第5期。
[7] 《普京1999年11月22日在全俄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会议开幕时的讲话》,俄塔社莫斯科1999年11月22日俄文电。
[8]A·拉迪金:《公司所有权和一体化进程》,〔俄〕《经济问题))2001年第5期。
[9]〔俄〕《货币与信贷》2001年第5期。
[10]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18页。
[11](俄)A·布兹加林:《俄罗斯过渡时期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235页。
[12]张卓元主编:《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74页。
[13]《俄罗斯政府长期社会经济政策基本方针》,2000年6月28日政府会议通过。
上一篇:私有化与俄罗斯的六大财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