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理人力资本理论与经理股票期权制度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第二,团队性。经理人力资本的经济效能的充分发挥必须依赖于其他非人力资本的协作。这是因为经理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导致了程度更深更广的社会分工,只有参与社会协作,经理人力资本才能更多地创造出“集体产品”或组织租金,并在一定程度上占有这个租金。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团队特征实际是经理人力资本的团队特征。

  第三,创新性、风险性。经理人力资本不同于一般员工人力资本的重要属性是,经理是企业发展的创新主体,他承担着引进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的重任。同时为了追逐经济生活中潜在的利润,他还必须承担经营决策中的巨大风险。

  (二)经理人力资本与经理股票期权激励
  在传统企业时期,由于物质资本的稀缺和普通人力资本的相对丰裕,企业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资本。企业中物质资本的所有者(也是经营者)占据着统治地位,占有全部剩余索取权;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利益高于一般要素所有者的利益;企业的最终所有权和控制权高度合一。在工作努力容易被监督以及产出能够准确计量的条件下,普通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回报只能是工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加强,企业内在地需要职业化的、具有较高资产专用性的经理,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开始分离,同时还伴随着企业的所有权的分散(股份化)。

  此时,经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回报除了薪金外,开始占有一小部分企业剩余即奖金。而在现代企业中,由于具有专用性特征的经理人力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更加稀缺,职业经理的知识、经验、技能,日益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于是,物质资本的所有者与经理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的角色发生了逆转:经理人力资本开始主张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新古典经济学要素分配理论中的工资决定理论遇到了障碍,传统薪酬制度已不能体现这一稀缺性资源的产权价值。薪金无法起到激励的效果。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应运而生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首先,从经理人力资本与经理天然不可分离、能动性的特征看,对经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激励要有足够的广度和强度,以保证经理人力资本经济效能的最大释放,而不至于使经理人力资本流失和价值缩水(比如难以观测到的偷懒行为等)。由于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完全决定人力资本使用和发挥的状况,而其他人要使用这种人力资本,则必须对其所有者进行激励。

  这也就是说,股东必须承认经理的人力资本价值,并给予相应的剩余索取权。股票期权以期权的形式让企业经理获得了企业剩余索取权,实际是企业对其人力资本不可替代作用的承认和肯定。作为经理,要想使期权收益最大化,就必须努力使公司股价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这就使经理与股东两者的目标函数达成内在一致,从而减少经理的短期行为及股东对其进行监督的成本,起到激励相容的效果。可以说,股票期权的方式既实现了经理人力资本的价值(期权),同时也体现了劳动收入(工资)。还可以换个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由于不承认人力资本的存在或否认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天然不可分离以及能动性的特征,又因为无法消灭个人实际控制其自身人力资本的事实,企业的人力资本最大幅度缩水,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这里假设不考虑意识形态和政治动员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企业经理却通过非法减价的形式大肆攫取企业里的公共财产,以非法手段主张其剩余索取权。

  其次,从经理人力资本的专用性特征看,其所有者应当像物质资本的所有者那样享有剩余索取权。由于剩余索取权是企业收益与事先可以确定的“合同报酬”差额,即由于经理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协作生产的集体产品或组织租金,那么为了激励经理服从于企业剩余最大化的目标,而使具有创新精神和承担经营风险的经理占有部分集体产品,就理所当然了。股票期权以期权的形式让企业经理获得了企业剩余索取权,可以避免这种专用性资产退出企业或要挟而造成的巨大损失。这里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取得了对等的地位,甚至,经理的控制权更大。

  再次,从经理人力资本的团队属性看,其所有者更适于由市场定价、由市场监督。现代企业的产出是社会化专业分工和协作的集体产品,要想从企业内部清楚界定经理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贡献,把产品按个体进行原子化细分已经不现实,即使有高超的监督甄别技术,也恐怕因高昂的成本而难以实施。经理股票期权实际是以企业外部的资本市场对经理监督、激励和约束部分替代企业内部对经理监督、激励和约束。或者说,经理股票期权实现了从极少数人(董事、监事)监督激励经理到绝对多数人(众多中小股东)的有效转换,实现了企业内部主观定价到市场外部定价的有效转换,从而起到激励经理的目的。

  最后,从经理人力资本的创新性和风险性看,其所有者应当像物质资本的所有者那样享有剩余索取权。从现代公司中经理的作用看,经理拥有的特殊人力资本已经具有与金融资本等量齐观的地位,甚至由于其特殊的创新精神和风险意识,已成为金融资本为实现增值目的而竞相追逐的对象。为保护经理创造财富的创新精神和风险意识,企业予以剩余索取权作为回报应当是顺理成章的。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