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我国政府审计职业化管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论文摘要:从我国目前政府审计管理体制的依附性和缺乏足够的权威性这一视角出发,提出了改进这种现状的对策即实行政府审计职业化。进而从体制因素、法律因素、人员与技术因素以及其他经济利益因素分析了审计职业化的障碍,最后给出了增加审计机关的权威、建立审计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终生审计职业培训体系、建立审计人员等级制度及其职业保障制度的构想。

  论文关键词:审计;政府审计;职业化

  一、审计职业化的内涵及政府审计职业化的必要性

  (一)审计职业化内涵
  所谓审计职业化就是将审计作为一种职业看待,无论是审计组织、审计人员资格认定、审计业务的取得、审计程序的执行、审计证据收集、审计结果和审计评价意见的发表等一系列工作,都必须按职业化标准要求形成一种职业特征。审计职业化至少有以下几个要素:其一,审计组织是否依附于其他组织,特别是是否依附于审计对象,在组织上、经费上人员上是否具有独立性;其二,审计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是否专业化,即审计人员从事的主业必须是审计专业工作,而不是其他专业工作;其三,审计人员用以满足个人物质文化生活的经济来源是否因审计业务的开展而得到保证;最后审计的全部过程是否规范、统一、高效。审计职业化的目的在于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品格高尚的职业审计队伍,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实现对审计队伍的科学管理,保障审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保障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二)实行政府审计职业化管理的必要性
  1.实行审计职业化,是增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独立性的重要途径。
  我国审计体制属于行政型模式,独立性偏弱。审计机关隶属于本级人民政府,是政府的组成部门,对本级政府负责组织、人事、经费均依赖政府。审计机关在执行审计监督职能时,不得不考虑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和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难以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审计工作经常受到各方面的干涉。同时,由于审计工作经常揭露问题,必然触及某些部门、地方的利益,有时甚至触及某些个人的利益,审计人员面临遭到打击报复的危险。加上目前国家对审计人员管理的行政色彩浓厚,审计人员难以恪守职业道德和社会良知,难以保持独立性。实行审计职业化,就是要通过建立审计职业准入、职业培训、职业道德和职业保障等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2.实行审计职业化是提高审计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
  审计监督工作是一个对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要求很高的职业,其涉及的领域经常是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知识结构、较高的业务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审计人员做好审计工作的必备条件。因此,审计人员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须熟悉各项法律、政策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毋庸讳言,我国现阶段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与新形势的要求有着不小的差距。同时,我国国家审计人员是国家公务员,但现行的公务员管理体系行政色彩浓厚,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存在一些弊端,审计机关很难把住进人关,审计人员的素质难以得到保证。实行审计职业化,建立规范的审计职业准入、职业培训和职业保障制度,有助于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实现对审计队伍的科学管理,为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提供高素质的人员保障”。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