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我国政府审计职业化管理(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三政府审计职业化管理的构想

  审计职业化是国家审计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审计职业化程度普遍较高。在我国,法官和检察官已经启动了职业化进程,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了提高法官和检察官的素质,实现对法官和检察官的科学管理,保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职责,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5年制定了《法官法>和《检察官法》,分别对法官和检察官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任职条件、任免、任职回避、等级、考核、培训、奖励、惩戒、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退休等作出了规定,为法官和检察官的职业化奠定了法律基础。实行审计职业化,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可以借鉴我国法官和检察官职业化的经验,通过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对审计人员的职业准入、职业培训、职业道德和职业保障作出规定,从制度上确保审计人员依法独立履行审计监督权。目前,我国的审计职业化可以在现行公务员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审计职业资格制度,增加有关审计职业化的内容。

  (一)增加审计机关的权威
  主要是以法律形式明确其具有对其他行政机关特有的经济监督权力。其二与监察部门的职能合并分拆,彻底划清职能,为以后审计机关独立做准备,由监察部门替代审计机关行使内部审计的职能。三是人事任免上,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由上一级审计机关提名,本级人大决定任免,并将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期与政府任期区分开,使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尽量不受政府任期的影响,保证审计的独立性。

  (二)建立审计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
  通过职业化建设,要进一步规范审计人员选任程序,统一审计人员选任标准,从学历、任职资格等方面提高审计人员职业准入“门槛”确保准入的人员从一开始就具有良好的素质,不合格的人员进不了审计部门。类似于注册会计师考试和统一司法考试的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应是确定这一“门槛”的必然选择。同时;通过建立退出机制,使人才可上可下,将达不到有关标准的人员逐步淘汰出审计队伍,促使审计人员不断进取,在审计队伍内部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

  (三)建立终身审计职业培训体系
  通过职业化建设,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伴随审计从业人员职业生命始终的审计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理论、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水平,使其始终胜任本职工作。

  (四)建立审计人员等级制度
  审计人员等级应当是表明审计人员级别、身份的称号,是国家对审计人员专业水平的确认。审计人员等级根据审计人员职务编制。审计人员职业等级的确定,以审计人员所任职务、德才表现、业务水平、审计工作实绩和工作年限为依据。

  (五)建立审计人员职业保障制度
  要从制度上确保审计人员依法履行职权,维护执法公正。第一,要保障审计人员的职业权力。审计人员应当依法独立公正行使监督权,排除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排除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第二,要保障审计人员的职业地位。审计人员一经任用,除正常工作变动外,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各级审计机关特别是上级审计机关要坚决支持审计人员严格依法办事,支持他们依法履行职责。第三,要保障审计人员的职业收入,逐步提高审计人员的待遇,增强审计职业的吸引力。

  完善社会主义政府审计制度,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行政府审计职业化是完善政府审计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实现政府审计职业化的影响因素,扫清障碍,争取早日实现政府审计职业化。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