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竹材、笋干产量
全市毛竹采伐量稳定在年l1O0万株左右。笋干产量增加很快,由1991年的4236吨增至目前的年36237吨,9年间年产量增加32001吨,增长7.6倍,年均增3556吨。
1.2竹林经营
竹林经营有了许多转变,主要有:
1.2.1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经营型转变由原来的重取轻抚粗放经营模式,逐步向集约化经营发展。有些抚育管理象蔬菜那样细致,促使竹林质量、产量不断提高。
1.2.2从零星分散型逐步向集中连片经营型发展
几年来全市已建立竹林基地6.44万hm。,其中毛竹2.58万hmz,食用笋竹林2.45万hm。,笋干竹林1.41万hm。,竹林生产结构更趋合理,为经营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1.2.3从传统低效型向优质高产、高效型发展
几年业,发展雷竹、早竹、哺鸡竹、高节竹、红壳竹等优良笋用竹2万多hm,建成毛竹笋材两用林0.67万hm,丰产笋用林4万hm。,已占笋用竹总面积的75.0。低效林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快,全市已改造低产林1.67万hm。,其中毛竹1万hm,笋干竹0.67万hm。,规模效益明显。临安、余杭两市集中了全省6O一7O9/6的雷竹、早竹,面积达到2万h。
1.2.4从副业型生产逐步向专业化经营转变
全市随着竹林面积扩大,区域分布也逐步扩大,经营效益不断提高,目前已涌现出毛竹万亩以上乡(镇)43个,杂竹千亩以上乡(镇)65个。
1.2.5从原始经营型逐步向科学经营型转变
杭州市有一支较强的从事竹业工作的技术队伍,1996年还成立了竹科技工作者协会。多年来,竹业工作者进行了艰苦的科学研究,在雷竹、早竹丰产,天目笋干竹、苦竹复壮,毛竹林地化学除草试验及竹子主要病虫害防治等十多项技术研究获得成功,并进行推广应用。由于科技示范和推广应用方法得当,产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是常规管理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1.3竹产品系列加工
竹子生产具有发展快、再生能力强,周期短,一次投入世代经营、可持续发展等特点,农民易接受、肯投入、会管理、懂经营、发展竹资源积极性高。竹子有多种产品为社会直接利用,竹笋是一种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蔬菜,供应季节长、品种多;竹材用途广泛,可以以竹代木,许多产品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加工的各种制品,与我国的工业、农业生产,文化、音乐、艺术等领域密切相关。杭州市随着竹资源培育的成功,带动了竹加工业的迅速崛起,竹产品从加工、数量、质量、规模、经营到经济效益均得到较大发展。且竹产品在国内外流通领域中占有一定的市场规模。竹加工产业发展特点主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