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以促进和谐为宗旨,塑造宜居新环境。构建和谐农村是建设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塑造新环境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新农村环境建设既要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又要有利于树立良好形象、扩大对外开放。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原则,坚持高起点规划、生态型发展,稳步推进镇村环境的优化。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构筑绿色生态产业走廊,推进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二、新农村建设的难点
1、农民总体文化程度低,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这既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难以逾越的障碍。中国科协最近开展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全国城市人口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为4.2%,而农村居民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0.7%,差距达3.5个百分点,农村具备科学素质的人口比例仅为城市人口的1/6;从教育情况来看,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目前已有4.9亿农村劳动力中,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52%,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是新时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2、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严重不足。从农村现状来看,农村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落后,农村公用事业用品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到20o5年底,我国还有70个乡镇、近4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近1万个乡镇、30多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路和水泥路,四级和等外路占农村公路总量的近90%;全国农村自来水的普及率约为60%,不少省份如贵州、宁夏还不到30%;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等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医疗设备落后,医疗技术力量薄弱,环境差等多方面的问题。
3、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滞后。目前,在全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仅占全国农村人口的44.7%,由于医疗市场的变化,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仍以互助共济的目的为主,处于低水平、广覆盖的阶段,难以完全满足农民的医疗服务需求。特别是由于城乡医疗资源差距巨大,农民在患大病时往往选择城市大医院就医,农村医疗保险水平难以承担高昂的医药费用,农民家庭往往不堪重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较为普遍。
4、中国农民的乡土性、传统性决定了缺乏社会发展的现代性。农民之所以还没有具有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现代性,除了制度安排的原因外,还与农民生活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费孝通看来,农村社会最大的特性在于其“乡土性”。也就是说农民被土地束缚在一个封闭狭隘的地域空间,与外界交流很少。这种“乡土性”对农民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英格尔斯认为,在传统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人们易于具有下列素质:被动的接受命运,缺乏效能感;害怕革新,不相信新事物;同外界隔绝,对外界发生的一切毫无兴趣;信赖传统的权威,接受长者、宗教和习俗领袖劝告;只关怀个人的特别是家庭的事务,对社会的事务很冷漠,等等。这些素质往往把他们冻结在其现在生存和固有的情形和地位之中,这就会使那些过时的、陈腐的、时常令人难以忍受的制度继续下去,他们紧紧束缚着人们,最终的结果是个人与社会处于一种几乎相对静止,停滞不前的状况。显然,农民的传统特性来源于农村社会环境和在这个环境中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