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俱乐部机制与制度耦合:枣庄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商会效应分析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枣庄担保商会案例的分析,认为这是在工商联和人民银行协会指导下以“俱乐部”形式聚合分散信用担保资源、耦合银行信贷制度的有效方式,对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信用担保;行业协会;融资制度

  一、引言

  融资难是困扰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尽管有高利率的诱惑和接连不断的政策激励,但众银行仍然停步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之外,多数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贷款难、担保难的闲扰。这说明,价格机制(市场机制)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是失灵的或部分失灵的。于是,中小企业信贷供给就自然演变成了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而信用担保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通常,私人通过提高供给价格、政府增加供给或者形成“俱乐部”机制增加供给三种办法都能改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但就目前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供给而言,价格机制(商业担保)显然不能完全达到增加信贷供给的预期目的,政府财政扶持(政策性担保)也难以为继,而只有“俱乐部”机制却在全国各地的信用担保实践中被不断模仿或复制,显示出其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枣庄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商会便是由工商联与人民银行合作引导的、企业间自发结盟而形成的互助性信用担保组织,尽管其制度设计者最初并不熟悉俱乐部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暗合了俱乐部理论及其规则,并以创办8年无坏账的担保业绩被全国各地效仿和学习

  二、行业协会与俱乐部机制的相关理论综述

  自萨缪尔森在其《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提出公共产品的概念以来,许多经济学家不断加入到公共产品的研究队伍中来,使得公共产品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布坎南同样依据排他性和竞争性规则,在《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一文中明确提出,现实世界中,既存在萨缪尔森所说的纯公共产品,也存在完全由市场来决定供给的纯私人产品,而更多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一般具有“拥挤性”特征,即只有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消费者并不增加使用成本,不构成对其他人的损害:若超过一定人数范围,再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将减少原有的消费者的效用。于是,准公共产品南谁来承担更有效率且更能体现公平就成了理论界争论不休的焦点问题。但现实存在往往领先于理论研究。在现实世界中,行业协会及其俱乐部机制的实践早在理论研究成果成型之前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行业协会(IndustryAssociation)是指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着的一种旨在促进行业发展、规范行业秩序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分工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结果,反映了各行业的企业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自我监督、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要求。萨拉蒙是较早在行业协会理论体系中将交易成本引入公共产品供给领域的。他认为,行业组织是提供公共产品交易成本“有利可图”的选择。行业协会是为减少交易成本而达成的一系列合约安排,以协会内部的监督、管理的成本代替企业问经常反复出现的谈判、签约以及履约的交易成本。而行业协会之所以能够替代市场和政府发挥作用,基本依赖于内在的俱乐部机制,以特定供给者为中心,将产品的消费者由无限约束到一定范围,供给方仅对俱乐部成员提供产品,以实现准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在我国,行业协会一般冠以商会、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等称谓。而工商联作为非公有制企业的联合者和服务者,从某种程度上行使了企业行业管理的职能,这是行业协会在我国最基本的组织方式。行业协会及其俱乐部机制的作用机理大致是:
  (1)通过企业会员的自主参与而形成为组织,使得同一行业内的企业间相互确立信任、合作、互惠以及网络资源共享。(2)作为一种自主治理的制度安排,行业组织在既定环境约束下,能够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攫取资源,获得外部信任,具有保护或增进自身利益或价值的职能。(3)行业协会还能够对不同层面的参与者提供各自所需的“选择性激励(惩罚)”,在对会员提供有价值资源的同时,对会员实施有效监督,使得会员背叛、违约和退出等具有较高成本约束。

    三、枣庄担保商会成长图谱

    已有8年担保历史、却无一分钱坏账的枣庄担保商会便是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由人民银行和行业协会所主导的、以俱乐部方式运作的互助性信用担保组织。
  山东省枣庄市作为传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受市场环境和煤炭资源枯竭影响,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恶化,该市被省级银行机构列为金融高风险区,银行对企业贷款普遍采取严格的抵押担保制度,加之全市中小企业在起步阶段普遍存在土地、房产“两证不全”等抵押担保能力不足问题,融资难成为困扰当地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制约瓶颈,最困难时期全市一年贷款新增仅7000万元。
  2000年初,在市中区工商联年会上,深受贷款难困扰的10余家中小企业代表一致呼吁要解决担保难、贷款难问题。区工商联通过与银行的联合调研认为,只需建立一个银行认可、企业信任的互助担保平台。经过充分酝酿,在市中区工商联的组织协调下,2000年3月24日,以山东华派制衣公司董事长杨清华为会长,13家信誉好、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为会员,组建了全省首家非赢利纯民营性质的信用担保中介组织—枣庄市中区中小民营企业信用担保商会(以下简称为“担保商会”)。会员企业共自愿筹集担保基金60万元,与市城市信用社建立合作关系,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城信社按不超过1: 5的比例向会员企业发放贷款。由此,“银行(社)十担保商会+企业”的“枣庄担保商会”模式初步形成。
  在机构形式上,担保商会是由当地工商联牵头或中小企业自发组织成立的具有社团体法人性质的会员制担保组织。担保商会按照企业入会自愿、会长公选、会费均摊的运作原则,以互助性、非盈利性、中介性为宗旨,主要为会员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在担保流程上,会员企业提出贷款担保申请*同时提供2-3家会员担保企业、担保商会进行初步调查*担保商会对符合担保条件的出具“担保推荐函”*提交贷款合作银行*银行组织贷前调查、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与担保企业及商会签订《担保承诺书》。与借款企业签订《借款合同》、发放贷款。
  8年后的今天,担保商会已被复制发展到35家,担保基金9200万元,会员企业361家;以市中区担保商会为代表的担保商会的对外联系图谱也由最初的城市信用社扩展到各类金融机构。2000年3月24日,市中区担保商会与市城市信用社首次合作,当年担保贷款460万元;2001年1月与农村信用社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当年实现担保贷款5720万元;2003年8月,与市工商银行达成合作协议,实现了信用担保商会与国有银行合作的新突破;2004年10月,实现与全市所有国有商业银行的全面合作;2008年7月,全国首家农业政策性信用担保商会成立,实现了与政策性银行的合作。
  8年来,担保商会累计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4326笔,贷款金额15.6亿多元,无一笔呆、坏账出现。超出寻常的业绩,带来了广泛的轰动效应。近几年,来自全国12个省、30个地市的政府、统战、工商联及金融系统的400多人次先后组团前来考察学习,来电来函索取经验材料,“枣庄担保商会模式”在全国各地被广泛复制和推广。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