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小企业融资SWTO分析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一体化,权力相对集中,便于生产决策统一一致 ;企业组织机构灵活性,创新能力较强。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企业柔性化程度不断增强需求个性化日益明显,标准化生产方式逐渐向个性化和柔性化生产方式转变。中小企业作为一支灵活机动的力量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资本有限,权力集中,易受个人意志的影响。同时,信息透明度差,管理体制不健全,市场占有率低,竞争力弱的缺陷决定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大的特点。
七.改进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政策思路
1.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确保担保公司得到协作银行,再担保机构支持。积极开展政府行政担保,政府扶持下的社会担保,建立银行企业间良好的信用关系,提高中小企业信用观念,加强以政府为主导的信用制度体制建设,建设以社会为主体的信用体系,确保中小企业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
2.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加强信用信息收集管理和传播,降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减少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信息问题上的差距,充分的信息使银行能为信用高的客户提供更优惠的利率,降低中小企业信贷的成本费用和利息。
3.放松利率管制;加大信贷供求缺口,加大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的利差,放款利率限制,给予商业银行一定的决定贷款费用的利率,可能会使受到压制的利率有所上升,但会减少中小企业信贷缺口,有利于信贷资源的合理配置,将中小企业银行产权改革和进行利率市场化结合起来,让民营银行率先实现利率市场化。
4.中小银行及金融机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改革,加快中小企业信贷技术创新。中小金融机构是我国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中小银行及金融机构在经营商面临的困境限制了其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作用的发挥,不能形成相对于大中型银行的比较优势。长期以来,我国中央银行限制对金融机构提供信贷透支服务,不允许收取信贷承诺费,使得中小企业获取贷款的周期加长,延误了投资机会,使中小企业贷款成本提高。
5.对中小企业实行贷款援助
(1)提供贷款担保;集合社会限制分散资金为中小企业设立专门的贷款担保基金及贷款担保机构。
(2)政府优惠贷款;在政府财政支持下设立专门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贴息贷款。设立专项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流动资金,给与中小企业长期贷款贴息及中小企业自由贷款补贴。
6.建立健全社会信用法制体系,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当前我国社会法制不健全,信用化程度低,融资过程中的道德风险相当大。因此健全社会信用法制体系,创造中小企业进入市场的同等条件,解决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来源,解决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来源,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引导中小企业创造条件上市,鼓励允许中小企业直接融资。
7.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稳定原材料供应,生产及销售,鼓励其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建设一条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链服务体系。鼓励公平竞争,规范合并收购。加快产业体制改革,转变经营机制,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及企业财务制度,重视自身资本积累和发展,增强中小企业自身造血功能,提高自有资金比重,积极与银行,担保机构,资金机构,资信机构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加强中小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
8.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基金体系: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保障金及政府财政支持下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会”,设立专项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民间性质的“企业互助基金”,充分利用民间资本。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事关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需要政府高度重视,需要银行家的睿智和配合,需要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我们相信,经过国际金融危机洗礼,全社会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认识一定会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其融资难问题也一定能够早日得到破解。
参考文献:
[1] 谭俊华、谭文兵、吴爱军等:《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现状特点与理论分析》,《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第1 期。
[2] ( 英) 菲利普·韦布等著, 王倩芳译:《小企业基业长青》,中信出版社2005 年版。
[3] 欧新黔:《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环境共促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小企业简报》2007 年第40 期。
[4] 王竞天、李正友、冯雪飞:《中小企业创新与融资》,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5] 张彩霞、王光玲:《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对策》,《经济论坛》2004 年第7 期。
[6]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及对策》, , 2006- 4- 6。
[7] 刘明康:《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小企业融资工作》,《中小企业简报》2007 年第41 期。
[8] 杨光:《中小企业如何规避财务风险》,《会计之友》2005年第2 期。
[9]张杰中国国有金融体制变迁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45-47.
[10] 傅元略. 中级财务管理.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11] 梁莱歆. 现代财务会计理论.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