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探析
论文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关键性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当前中小企业融资改革着力点在于融资体系的发展完善上,在于不断金融创新实现融资机制的根本改变上。同时,就中小企业当前融资渠道提出一些看法。
中小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或处于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在社会认同和制定扶持政策的实践中,各界人士对中小企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中小企业,一般是指国家确认为大型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狭义中小企业不包括微型企业(微型企业是指雇员在8人以下的经济组织)。目前,我国广义的中小企业约有3980万户,狭义的中小企业约有1000万户。就狭义的中小企业而言,其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工业产值的60%,利税的40%,出口额的60%和就业的75%,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就是这样一个数目庞大,作用举足轻重的队伍,在其成长和发展中却面临种种制约,尤其在融资方面,目前仍存在融资体系不健全、融资渠道狭窄、手段缺乏等金融约束。据统计,目前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仅占其贷款总额的38%,即使加上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和信用社的贷款也仅占全部贷款的44%。探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进行金融创新,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融资方式,已成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一大课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制约因素
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可以分为两类: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前者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应付票据应付票款等,后者主要指股票融资。受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所限,目前中小企业融资过分地依赖债务融资,权益性融资相对不足;在债务融资中又偏重于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贷款,忽视其他融资方式。在当前现有的资金融通模式中,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原因、银行方面原因及外部环境等因素,依靠金融机构贷款这一融资渠道艰难重重。
(一)观念和体制因素。中小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金融机构在认识上还持有偏见,认为政治风险大,出了问题不好说。再是国有银行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观念上仍停留在信贷资产只有投给国有企业才是安全的思想,十五大以来,在观念上虽有所转变,但在某些地区仍没有放开手脚。
(二)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也影响了其融资效果。表现为:1、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水平低,表现在财务报表上真实性差,随意性大,如大多私营企业资产总量不实,对财务核算办法不清楚,不计提折旧等,造成资产原值与净值分不清,数字不实,还有时故意虚报资产额度,以达到借款条件等;再如营业收入数字不实,其原因主要是少报营业收入少交税、私营企业间业务往来中的不要发票现金交易等也为这一现象形成提供了条件。2、中小企业信用度差。据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浙江、江苏两省的有关调查,中小企业信用等级60%以上为3B或3B以下。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恶意骗、逃、废贷款,也影响了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关系,据中国农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主体的乡镇企业贷款的调查,截至1997年10月末,转制过程中未按有关规定落实农业银行贷款债务的乡镇企业合计1.36万户,悬空贷款本息100.3亿元,分别占转制乡镇企业户数和贷款余额的31%和26%,使银行形成了大量不良贷款,严重损伤了银行投资积极性。3、缺乏抵押品和担保。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大量采取挂靠集体、合资合作经营等方式,在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合法取得上仍然存在一些法律障碍,使得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实行抵押难以进行。4、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管理机制不完善。这里主要指私营企业,他们大多由改革初期的私营作坊发展起来,家族意识和家族观念较强,管理人员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大多为由血缘关系和亲属关系的人,家族式的管理,使一些私营企业缺乏发展前景、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的状况。
(三)银行方面的因素。1、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银行管理经验来进行运作,实行市场化的资产负债管理。前些年,由于一些行盲目争规模,搞贷款盲目扩张,使银行资金严重超负荷,不得不采取增存控贷的手段缓解资金紧张。2、由于一些中小企业信誉不高,出现骗贷、逃贷行为,损坏了中小企业的名声,使不少银行产生了“惜贷”现象。3、银行利益机制的影响。目前银行已成为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追求盈利最大化是其经营目标。中小企业对贷款的要求具有“急、频、少、高”的特点,贷款要的急,频率高,数量少,风险大且管理成本高。据统计,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平均为大中型企业5倍左右,而支持大企业具有交易成本低、操作简便、风险较低、还款有保障等多方面优势,受利益驱动,也造成了银行大多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
(四)外部环境的因素。我国目前大多数地区尚未建立个人信用记录系统,银行获取